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首次發現中子星引力波!有啥重磅意義?

人類首次發現中子星引力波!有啥重磅意義?

就在北京時間10月16日22:00,全球三大頂級天文台ESO、LIGO、VIRGO全球同步舉辦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一則天文大發現:

人類首次探測到由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

之前4次引力波信號均來自於黑洞合併。

今年8月17日,包括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歐洲處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三台共同探測到最新引力波信號——

來自於橢圓星系NGC 4993,位於長蛇座,距離地球1.3光年之遙,一對兒中子星合併!

這一對兒中子星質量約有太陽質量的1.1和1.6倍。

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被命名為GW170817。

與此同時,全球60多家天文台同步探測到了短伽馬射線爆發,信號命名為GRB170817A。

什麼是中子星?

我們知道,中子星是恆星演化的三個歸宿之一,超大質量的恆星最終坍縮成黑洞,大質量恆星會變成中子星,跟太陽質量差不多的恆星會變成白矮星直至黑矮星。

當恆星演化末期變成紅巨星之後,大質量恆星(質量大於8倍太陽)就會出現超新星爆發,爆發後的核心就會塌縮成中子星。也就是質量還不足以形成黑洞的恆星遺骸。

這種星球密度極大,大到連原子核都能被壓破,最終只剩下中子,所以得名中子星。

中子星上一顆方糖大小的物質,質量足足有10億噸!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把整個珠穆朗瑪峰壓縮成一塊方糖那麼小!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宇宙密度最大的天體,跟黑洞一起被天文學家譽為——人類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之一!

1934年中子星最早被巴德和茲威基各自提出概念;

1939年奧本海默建立第一個中子星模型,並提出奧本海默極限,超出這個極限就是黑洞。

2004年首次發現一對兒高速旋轉的中子星——脈衝星。

2017年8月17日,發現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信號。

此次發現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有什麼重大意義?

我們知道,人類第一次對引力波的直接探測是在2015年9月,該發現創造了科學發現的歷史,從而證實了一百年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性。

之後又發現三次——

第二次2015年12月26日,信號源來自14.2倍和7.5倍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合併,信號名為GW151226。

今年又探測到兩次,1月4日發現第三個引力波,來自31.2倍和19.4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信號名為GW170104。

8月14日發現第4次,來自30.5倍、25.3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信號名為GW170814。

4次全部都是黑洞合併產生的,天文學家也希望探測到其他來源的引力波,比如說中子星合併或者超新星爆發。

所以呢,這次大發現不僅可以說天文學家如願以償,更重要的是人類有能力探測到由中子星產生的引力波,無疑會進一步激勵在引力波領域的高歌猛進。

因為探索引力波的未來,將會決定人類的未來。這就像19世紀的電磁學,一路發展——最終決定了人類社會跨越到電器時代、信息時代、AI時代一樣。

引力波時代,所帶給人類世界的改變,目前尚無法預見,但可以肯定的是,必將是徹底的、革命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天文學家最新打探到銀河系最遠處66500光年!
周一兩大引力波天文台宣布一個重大發現!
這10種貨色最像外星生物,外貌協會別來看!
重要預告來了:16日LIGO宣布重大發現!
天宮一號,你現在還好嗎?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