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牛、雞、魚哪種最營養?吃肉到底該怎麼選?
雞、鴨、魚、豬、牛、羊......吃貨的選擇這麼多,可是你知道怎麼吃這些肉才最健康?哪種肉才是營養之王呢?
肉類:
泛指畜類(豬、牛、羊等)、禽肉(雞、鴨、鵝等)和水產品魚類等;是動物的皮下組織及肌肉,包括用作食品的任何動物的可食部分;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以及大量卡路里。從營養價值方面看,肉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同時它們也有各自的特點。
各種肉類的營養對比
各種肉類詳解
豬肉
含鐵量豐富
優點:
作為最常見的肉類之一,豬肉中含鐵量豐富,其含有的血紅素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物質,同時也是B族維生素(尤其是Vb12)的優質來源。
缺點:
豬肉裡面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而蛋白質含量少,特別是肥肉部分,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因此要盡量控制肥豬肉的攝入,多吃豬瘦肉。
牛肉
氨基酸更適合人體所需
優點: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的基本一致。牛肉的脂肪含量低,但肌氨酸含量卻比其它肉類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很有效果。
缺點:
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所以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如有需要,可適當吃些嫩牛肉。
羊肉
最滋補的肉
優點:
《本草拾遺》中,將羊肉與人蔘相提並論,認為它是溫補、強身、壯體的肉類。現代營養學也證實,羊肉營養豐富,且鈣、鐵、維生素D的含量相對豬肉和牛肉更多。
缺點:
因羊肉溫補的特性,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癥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雞肉
脂肪含量低(去皮)
優點:
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同時也是磷脂的重要來源。同時,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缺點:
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而有差別,從高到底的排序大致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雞肉皮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切忌吃過多的雞翅等雞肉類食品,以免引起肥胖。
鴨肉
蛋白質高
優點
鴨肉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同時,鴨肉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而且脂肪含量適中且分布較均勻。
缺點
對於體質虛寒,患有慢性腸炎的人群來說,鴨皮的脂肪含量高,因盡量避免食用過多。同時要注意鴨肉的做法,烤鴨中含有大量油脂且烤焦的鴨皮中也有一定的致癌物質,不宜多吃常吃。
魚肉
易於吸收
優點:
魚的種類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魚包括鯉魚、草魚、鯽魚、鱖魚等;海水魚包括黃魚、帶魚、平魚等。它們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
缺點:
各類慢性病者不宜多食,肝病、肝硬化、痛風、結核等患者應慎食。
建議肉類攝入的順序:沒有腿>兩條腿>四條腿,同時各種肉類交替食用,這樣才能均衡營養。
肉類中的哪些部分不可食用
秋冬季適合吃什麼肉
羊肉:
作為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濕之功效。
胖頭魚:
胖頭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
牛肉:
有滋養脾胃、強筋健體的食效,適合作為冬季的補益食品。
鯽魚:
冬季鯽魚相對其他季節更為肉嫩味鮮。同時鯽魚湯有潤燥滋補作用,適合寒冷的冬季食用。
雞肉:
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吃雞進補適宜在秋冬季節。
各位吃貨們,現在知道該怎麼選肉了嗎?既然選肉秘籍在手,不如留言討論一下,你們對於烹飪它們都有什麼訣竅?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天啊,原來這些病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沒有大眾臆想的那麼可怕!
※黑痣會癌變?點痣會毀容?到底該拿痣怎麼辦?
※天天吃維生素E就能健康又漂亮!吃錯可是折壽又傷
TAG: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