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隨想錄:千萬不要有道德的潔癖

隨想錄:千萬不要有道德的潔癖

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有道德潔癖,如果有,也是律己,不是律他。

很多基督徒絆倒人,都是道德潔癖使然。人的缺陷無所不在,我們所要做的,是愛與憐憫,而不是苛求。

我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語,是因為我從人性論的角度,發現一個普遍的事實,所有人都有道德潔癖,而且所有人都首先試圖彰顯自己的道德潔癖來為自己幻想的正義論尋找依據。

比如猶太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審判的對象是一名妓女,或者是一名婚姻出軌的婦人。

比如中國文化老早就告誡我們,萬惡淫為首。

至於中國人愛好的貞節牌坊,完完全全是一種盛大的道德審判儀式,一個婦人的丈夫死了,如果這個婦人終身不再嫁,那麼這個婦人就是貞潔的。這是怎樣愚蠢的價值觀!

還比如所有男人都有處女情結,因為所有人都把處女這個物理事實理解為道德層面的潔凈。

而在今天的教會裡,如果一個人撒謊或者貪腐,總是會被原諒,但如果一個人有淫亂的行為,估計就要被教會的領袖們驅逐了。

相關的事實還有很多,比如在中國,如果一名婦人離婚了或者是喪偶了,人們就會認為這樣的婦人不值錢了,她們通常很難再結婚了,為什麼會這樣,骨髓深處的邏輯是大家都認為,這樣的婦人不潔凈了。

很有趣,《聖經》所呈現的觀念秩序卻不是這樣。

依照我們的道德潔癖來看,路得是一個死了丈夫的婦人,不僅如此,在她守寡的時間裡,她竟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睡在財主波阿斯的身邊。我再重複一遍,依照我們的道德潔癖,路得是一個多麼不潔凈,多麼不守婦道的人哪。

但是《聖經》卻向我們呈現了一幅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歷史圖景:耶和華讓路得生下了兒子俄備得,這個人是耶西的父親,而耶西則是大衛的父親。由此,路得的生命牢牢紮根在耶穌的家譜之中。

我想說的是,面對這樣的敘事,我們這些人的所謂道德潔癖算什麼呢,我們基於自身的倫理觀念的道德審判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路得的生命故事還不能讓你對自己的道德判斷力產生懷疑,那麼我請你思考瑪利亞的丈夫約瑟的故事。

一個男人,發現自己未婚的妻子竟然有身孕,這是一個完全炸裂性的事件了。不理解、不接受才是人性的常態,約瑟也在這個人性的常態之中,所以他「打算暗中與她解除婚約」。

我想說的是,這個時候的約瑟,是一個類似於我們的有著「道德潔癖」的人,他按照自己的道德潔癖觀念決定自己的行為。而當他在夢中聽見了主的使者的啟示,理解了瑪利亞的身孕乃是從聖靈而來的事實,約瑟放棄了自己的道德潔癖,擁抱了上帝的倫理秩序。

正是這種倫理學觀念的徹底破碎與重建,約瑟成為《聖經》敘事里少數幾個義人之一。

我想說的是,面對這樣的敘事,我們這些人的所謂「道德潔癖」算什麼呢,我們基於自身的倫理觀念的道德審判,有什麼意義呢?你對著他人生活行為上的缺陷臉紅脖子粗,大打出手,真的能夠證明你自身的正義么,真的是在捍衛上帝的潔凈么。

你以為你是誰。

行文至此,我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個熟人,娶到了一位美麗妻子,家境優渥,有知識,有職位,還挺會待人接物,大家都羨慕他。但婚禮之後,人們很快發現這個人鬱鬱寡歡,哀聲嘆氣。有人問他原因,他憂傷地說,這個女人不是處女,在婚前和其他男人上過床。而且,這不是他的猜測,而是女人自己承認了的事實。但有意思的是,這個男人並沒有和自己不貞潔的妻子離婚,而是日子繼續過下去了。這個時候,愛管閑事的人們表達了他們的不解,追問為什麼不離婚。還有人義憤填膺地說,如果自己遇到這種令人蒙羞的事件,絕對是無法忍受的。這個男人詭秘一笑,說自己後來找了一個處女上床,而且在上床的時候,故意被老婆逮了個正著,然後這個男人對妻子說,你就原諒我吧,我如果這一生沒有睡到一個處女,我會死不瞑目的。

霍金說「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這簡直像文藝復興時代的詩人在說話。比如像那個高聲讚美人的價值的莎士比亞。但看得更遠的人必然知道,人必須在神性和人性之間尋找一種優美的平衡。在命運與人的努力之間尋找平衡。忽略神性,人會短視,會狹隘,會虛空。忽略人性,人會僵硬,會平庸,會懶惰。神與我同在,意思是說,神在,我也在。所以,向著神的方向,努力吧。

有些人生的道理,大家都能說,但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夠深深領會。苦難和失敗,是人生的必修課,那些在蜜罐里長大的人有禍害了,那些期待大團圓結局的人有禍了,當災難來臨,也許你除了哭泣和絕望,幾乎就不會有別的反應。但是經歷過苦難訓練的人,卻能夠向死而生,出死入生。

我現在就是一個堅定的保守主義者,而且我的保守主義的坐標,是基督精神。拒絕一切理由的暴力,提倡絕對意義的寬容,把個人的自由意志看成起點,也看成終點點。只有每個人的自由得到保護,國家才能得到自由。

對於一個相信上帝的人而言,《聖經》這本書的最大好處,就在於把人的缺點寫得太清楚了,你內心最隱秘的齷齪之處,毫不客氣給你寫出來,叫你不得不直面自己。

我的基督信仰,是我的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基石。我自己認為,中國傳統的文化秩序,在很多地方可能和基督信仰背反。比如聖經強調人性之惡,對人性的幽暗性的批評與懷疑,構成了一種悲劇的動力,這使得人們對世界,對生命有一種深度的審視。而中國文化過度彰顯了一種偽善,一種優美的道德原則,將人性簡化,這使得我們不能直面苦難,使得我們疲軟,無力。使得我們在別人面前道貌岸然,私底下卻男盜女娼,甚至無惡不作。

基督信仰陳述的一個事實,是每個人揮之不去的利己特徵,這是聖經關於人的最大的論述前提。而古典經濟學則是從理性經濟人假設開始,每個人都基於利己的原則工作。有意思的是,聖經反覆陳述人性之惡,結果確實彰顯了人性之善,經濟學以人的自私為基礎,追求的卻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福祉。所以,我寧願相信,古典經濟學是上帝意志的一個見證,古典經濟學起源於亞當斯密,並蔚為大觀,與斯密生活在一個傳統的基督教家庭有直接關係。這就意味著,基督信仰是人類心靈的生活方式,而古典經濟學,是人類經濟的生活方式。

上帝的名義下,人人平等,一定是要在上帝之下,如果上帝缺席,那麼人間就是格鬥場。

對神絕對敬畏,對人絕對懷疑。在敬畏中發現謙卑,在懷疑中發現同情。

張灝說他受到萊努·尼布爾的影響,「尼布爾是基督徒,基督教有些地方是很厲害的,把人看透了」。基督信仰的確是一種對人深深懷疑的信仰,耶穌說,「這個世界上一個義人都沒有,所有人都有罪」。在一個有著純正基督信仰的地方,個人崇拜的意識形態,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讓我用心靈和誠實愛你,每個人的心靈都是惟一的,每個人的誠實,只有你才能看見。他人不是我的坐標,他們像我一樣恓惶。你在十字架上陳列,我在塵埃里張望,這才是我的世界,我的生活。

聖經是神的話,神是整全的真理,而每個人都是局部。不要試圖把自己對神的理解覆蓋到別人身上。每個人的信仰方式都只與自己有關。在一個人的範圍內,捍衛自己對神的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方面我堅守自己對真理的理解,一方面我寬容別人的理解方式。所謂多樣性,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同意一種觀點:不去教會敬拜,不開口禱告,無論你多麼有學問,也許你都讀不懂《聖經》。不管是沿著靈修的路徑,還是沿著基督教思想史的路徑,都讀不懂。這算是我這些年讀《聖經》的一個最大的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小和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我的七個錯誤:無知、短視、暴力、自負、偽善、僭越、懶惰
深刻的愛情只能發生在婚姻之內
蘇小和:小心翼翼和你接吻
如何讓我們的臉蛋看上去清秀一點
歷史的真相併不能讓我們更新

TAG:蘇小和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