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備胎才算厚道?原來還有這麼多門道?
前段時間,家裡一位親戚採納了小偉購買賓士E級的建議,結果一來就來了輛頂配E320L,60多萬,簡直是「壕」啊。
而就在準備提車檢查時,親戚卻充滿疑問的給我打電話,為啥後備廂沒有備胎,是不是簡配了,4S店人員告訴我說E級的輪胎都是「防爆」的,這是真的么,他們不會坑我吧?
賓士E級行李廂底板內未發現備胎
當時小偉就有點兒哭笑不得,直接給這位親戚解釋了起來:
汽車「防爆胎」究竟是什麼鬼?
賓士E級確實是「防爆胎」,放心買就好了。而且除了賓士以外,很多品牌也都在用,比如寶馬、凱迪拉克、英菲尼迪等等。
其實「防爆胎」的真正的學名叫缺氣保用輪胎或零壓續行輪胎,它可以讓車子在漏氣時繼續行駛。
通常情況下,只要速度不超過80km/h就能讓車輛再行駛80-200公里左右。具體限速和繼續續航里程根據輪胎型號而定。
固特異三能缺氣保用輪胎245/45R19 98Y
同時缺氣保用輪胎也便於調整車身配重和提高後備廂便利性等。當然它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輪胎較硬,開起來胎噪相對大一些。
而上文之所以用引號標出來,就是想說防爆胎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咱們民用的防爆胎並不是不會爆胎或者漏氣,只是爆胎幾率比普通輪胎低。
此外值得一說的是,輪胎損壞太嚴重的情況下缺氣保用輪胎也無能為力,我們平常還是要注意養成隨時檢查輪胎狀況、檢查胎壓的好習慣。
那麼怎麼分辨自己的胎是不是缺氣保用輪胎呢?除了查配置以外,還可以根據輪胎標識進行區分。
普利司通的RFT標識
現在市面上,普利司通用「RFT」作為缺氣保用輪胎的代號,馬牌缺氣保用胎側印著「SSR」,而印著「ZP」的是米其林,胎側有「Run@Flat」的是固特異,鄧祿普為「DSST」,倍耐力印的是「r-f」。
缺氣保用輪胎是如何實現漏光氣還能「跑」的呢?
拿普利司通來說,目前有兩種結構設計:
一種是用強化橡膠加強輪胎的胎側部分,即使在失去氣壓的狀況下也能夠支撐車輛的側壁增強型RFT輪胎。
另一種就是失壓狀態下由輪胎和輪輞間被稱為中間層的支撐環來支撐車輛的支撐環狀RFT系統。
怎麼樣,掌握了這些姿勢是不是一秒變老司機?
非全尺寸備胎,到底是不是偷工減料
除了缺氣保用輪胎,大多數車型其實還是配備的「普通」輪胎,比如這輛大賓利,居然用非全尺寸備胎,看來是"不厚道"啊。
不過話說回來,幾百萬的賓利真的會偷工減料么?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目前汽車配備的備胎都有哪幾種形式,看完就能得出結論了。
全尺寸備胎+原車同樣式輪轂
這種情況,通常認為廠家最厚道,但實際上個人認為是不環保也不科學的。而且那些錢也都是車主付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用戶的車都報廢了,備胎輪轂還跟新的似的,好歹也拿出來替換一下有傷的輪轂嘛。
全尺寸備胎+鋼輪轂
只為降低成本,性能沒問題。省點兒錢總是好的,別浪費。
非全尺寸備胎+鋼輪轂
降低成本+減輕配重+節約後備廂空間 這是目前最高效的使用非缺氣保用輪胎的選擇。大賓利也是這麼乾的。
千萬注意,使用非全尺寸備胎是有速度限制的,一般不能超過60km/h,而且最好不要放在驅動輪。因為備胎會比正常輪胎窄,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打滑,甚至是轉向不足或者轉向過度等問題。
無備胎,隨車配備補胎劑和氣泵
唯一優點是節約空間,早期的7座途安是這樣的,原因是沒地方裝備胎,而當時缺氣保用輪胎還沒大量投入使用,才出此下策。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
另外,對於越野車而言,全尺寸備胎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荒郊野嶺,而且有可能是崎嶇爛路,非全尺寸備胎有可能造成無法脫困。不過現在很多城市SUV都是非全尺寸的,比如大眾途觀L、日產新奇駿、本田新CR-V等,當然漢蘭達等車型還是全尺寸備胎。
豐田漢蘭達配備了全尺寸備胎
所以,單從備胎樣式是不能判斷出車輛是否厚道,是否偷工減料,這需要考慮的車型設計、成本等因素,總之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了。小夥伴們你們都是什麼備胎?不對,你們的車都是什麼備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5萬起步!這3款顏值爆表的SUV靠譜嗎?
※X6勁敵來了!保時捷轎跑版卡宴效果圖曝光!
※這2台寶馬i3竟賣350萬?還有人搶著買!
※F1 1.6T六缸引擎終民用!梅賽德斯AMG頂級超跑完全解析!
※寶馬全新X5設計比X3還激進?換代X5將延續輕量化平台!
TAG:汽車洋蔥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