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葯副作用這麼大,為啥還要用?
菠蘿說
本篇是菠蘿聊肺癌的第12期,關於這次科普連載的詳情,大家可以點擊這裡查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化療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
但很多人非常排斥,因為網上傳言說「化療毫無作用,僅僅是醫院和醫生賺錢的工具。由於副作用大,化療實際會加速病人死亡。」真是如此么?
當然不是。
毫無疑問,化療副作用非常大,從情感角度,這讓患者受苦,從科學角度,這嚴重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我個人也不是化療粉絲。
但如果說它毫無效果,則是純粹的謠言。是否使用化療,說白了是一個風險和收益的選擇,有的人適合,有的人不適合。只要大家了解化療的客觀效果和風險,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正確的選擇。
當然,我希望這樣的選擇是患者自己做出的。
我最怕的是,大家根本不了解化療,就放棄這個選項,投入「神醫」懷抱,最後人財兩空。
化療是什麼?副作用從何而來?
化療是一種系統性治療手段。化療葯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射進入體內,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正因如此,它可以用於晚期癌症,對於轉移的癌細胞也有效果。
化療葯很多種,但本質機理都是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
這是它起效的原因,也是副作用的來源。
癌細胞生長快,因此化療很有用,但可惜,我們身體中有很多正常細胞也是在快速生長的,比如頭皮下的毛囊細胞,這是為啥化療的病人頭髮都會掉光。
負責造血和維持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也會被殺死,因此化療病人的免疫系統會受損。消化道上皮細胞也會被殺死,於是病人嚴重拉肚子,沒有食慾,等等。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樣嚴重的副作用,讓醫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維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甚至妥協。所以化療的藥物濃度都必須嚴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須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來。
如果化療葯能像抗生素一樣,一直大劑量持續使用,癌症早就被治癒了;可惜我們現在還不能這麼做。
化療的療效到底怎麼樣?
化療其實歷史不長,只有幾十年,第一個化療葯出現在上世紀40年代,在它之前,沒有任何系統性治療癌症的方案,而只有手術和放療這類局部治療,因此轉移的晚期癌症患者,幾乎都只能等死。
化療出現後,改變了很多患者的命運。
對於一些癌症類型,化療效果非常好!
從1970年到現在,睾丸癌生存率從67%提高到了98%,白血病從12%提高到了62%,非霍奇金淋巴瘤從40%提高到了75%左右,這些進步背後的主要因素,就是化療的使用和優化。
對於這些癌症類型,僅僅靠化療,不少病人就可以活超過10年,20年,實現臨床治癒。謠言把化療藥物說成一無是處,謀財害命的毒藥,顯然是靠著大家對現實情況不熟悉,睜眼說瞎話,忽視了無數被化療拯救的生命。
當然,化療也不是神葯,並不適合所有人,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肺癌治療中該如何使用化療?
根據使用時間和目的不同,肺癌的化療可以分為兩大類。
1:如果患者可以手術,化療通常起輔助治療作用。
手術前用於縮小腫瘤體積,這被稱為「新輔助療法」。
手術後用於殺死可能還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這被稱為「輔助治療」。
2:對於晚期癌症或者由於體質差無法手術的患者,化療則可以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有時伴隨放療,稱為同步化放療)。整體來看,雖然晚期肺癌治癒很難,但化療能緩解患者癥狀,延長患者生命。
化療並不適合所有人。比如,化療由於副作用明顯,一般不推薦用於健康情況欠佳的患者。
我前面文章提到過,患者營養一定要跟上,千萬別相信「餓死癌細胞」這種鬼話。因為身體差的話,治療方案的選擇和生活質量都會差很多,各種治療後恢復也慢。
小細胞肺癌vs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藥物有何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使用的化療藥物是有點不同的。
小細胞肺癌通常是聯合化療,最常使用的組合是:
(1)順鉑(或卡鉑)聯合依託泊苷
(2)順鉑(或卡鉑)聯合伊立替康
而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化療葯選擇較多,包括:
(1)順鉑
(2)卡鉑
(3)紫杉醇
(4)吉西他濱
(5)長春瑞濱
(6)伊立替康
(7)依託泊苷
(8)長春花鹼
(9)培美曲賽
通常情況下,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也會選擇兩種藥物聯合,最常見的是順鉑或卡鉑再加上另一種藥物,通常是化療葯,最近也在嘗試聯合免疫藥物。
之所以強調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葯的不同,是因為見過一些小細胞肺癌患者居然在使用進口紫杉醇等昂貴藥物。
臨床試驗顯示,在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紫杉醇效果並不比依託泊苷好,但價格卻是後者的十多倍,甚至幾十倍。亂用藥物會顯著增加治療的「經濟毒性」,也就是花冤枉錢。
肺癌化療周期和副作用
無論什麼化療葯,都是按照周期來給葯。治療時間通常為1~3天,然後休息一段時間使身體恢復。一個化療周期通常為3~4周,初始治療一般為4~6個周期。如果有效,會完成整個周期,如果在治療期間出現進展,或治療結束後複發,那通常會嘗試其它藥物。
除去掉頭髮,拉肚子,噁心嘔吐等情況,肺癌用的化療葯可能會有特定的副作用。例如,順鉑、長春瑞濱、多西紫杉醇或紫杉醇可引起神經損傷(周圍神經病),比如導致手和腳上出現疼痛、灼熱或麻刺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治療停止後這種情況就會消失或好轉,但有些人持續時間很長。大家一定要向醫生及時報告任何副作用,以便他們進行及時干預,包括給化療葯減量或者延遲用藥時間等。
小結
化療葯不完美,副作用嚴重限制了它的使用。但它不是簡單毒藥,也不是一無是處,最近有研究發現肺癌中的化療,還能顯著增加免疫療法的效果。
希望各位肺癌患者和家屬,能盡量了解各種化療葯的優點和缺點,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經濟情況和治療目標來做出理性的選擇。
作為研究者,我們的任務是和醫生一起,研究和開發更好的抗癌藥物組合,爭取達到更低的副作用,和更好的治療效果。
下一期,我們聊一聊癌症治療中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視的環節——隨訪。
讓我們一起努力,致敬生命!
—————— Q&A時間 ——————
讀者小強:我想知道,我母親肺腺癌晚期不放療化療只吃靶向藥行嗎?
菠蘿:完全可以考慮。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都是肺癌治療工具,是單獨用其中一個或者用幾個的組合,要看患者的多方面情況而定,沒有一定之規。很多EGFR突變和ALK突變的肺癌患者在開始的時候確實可以只服用靶向葯,在耐葯後才會考慮其它治療方法。
肺癌知識問答
第12期
到2030年,全世界香煙每年殺死的人數,將相當於下面哪個城市常駐人口數量?
A:北京
B:南京
C:昆明
D:鐵嶺
答案見下期「菠蘿聊肺癌」。
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作答。每兩期我們會統計一次,並從這兩期知識問答都答對的讀者中,隨機挑選兩名幸運讀者,送上菠蘿親筆簽名的新書《癌症·新知:科學戰勝恐慌》一本。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上期答案:B(碘131放射療法)。甲狀腺癌病人常用的碘131治療,就是讓患者服用含放射性碘131的膠囊或液體,進入血液循環。甲狀腺癌細胞天性喜歡吸收碘,結果「引狼入室」,具有放射性碘131在癌細胞那裡富集,從而局部產生大量輻射,有效殺死癌細胞。肺癌細胞不吸收和富集碘131,因此不會使用。
大家繼續加油,我們在評論區等著你!
點擊下列標題,即可直達往期「菠蘿聊肺癌」
本期參考文獻:
1. http://www.cancer.org/cancer/cancerbasics/thehistoryofcancer/the-history-of-cancer-cancer-treatment-chemo
2. Trends in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Americas,1970–2000. Ann Oncol. 2005 Mar;16(3):489-511.
3. Would oncologists want chemotherapy if theyha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1998 Mar;12(3):360,363, 365.


※醫生為啥常被砍?鹿晗知道!
※【招募志願者】向日葵兒童癌症公益講座
※除了直接照死癌細胞,放療還能怎麼用?
※中國淋巴腫瘤患者生存調查:近一半患者自費金額超過家庭年收入3倍!
※記住這12條,癌症患者能吃得更好
TAG:菠蘿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