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太監敢把公主往火坑推 原因主要有兩點

明朝太監敢把公主往火坑推 原因主要有兩點

很多人說,大太監馮保跟張居正一起,推進了隆慶萬曆大改革,為明朝立下不少功勛。今天我要說的卻是,他做了一件極不厚道的事,為幾萬兩銀子,把永寧公主推入火坑。

《明史 公主傳》中載,萬曆十年,「永寧公主,下嫁梁邦瑞。萬曆三十五年薨。」

梁邦瑞是誰?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他是京城富家子弟,身患重病,醫藥難治,日子都在數著過。他父母愛子心切,我猜測著,估計是聽了什麼人的餿主意,說找個高貴的女人來給他沖喜,說不定能救一命。

這真是根救命稻草啊。既能救兒子的命,又能提升自己家的身價,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更主要的是,在那個年代,想找個公主做老婆,雖然是難事,卻也並非不可能。因為當時駙馬是放開海選,有京師戶口的,可以優先報名。於是,他們也給兒子報了名。

有人要說了,報名之後,還有嚴格的程序吧?

按說,確實是這樣,但實際上,在替公主擇婿的過程中,司禮監、內官監等處宦官說的話,權重很高。更不要說,像馮保那樣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了。

反正,最終梁家拉上了馮保的線,馮保又說動了張居正。我估計,張居正也就是賣馮保個面子,根本不知道老馮收了錢的事。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經過太監們的擇優,會從所有報名者中選出三個人,名字放在金瓶里,送給太后或皇帝親自選擇。一般太后會抽一個出來,另外兩個,雖未入選,也有相應的獎勵,比如——直接保送到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啥的——這次,估計是沒抽籤,慈聖李太后直接要了馮邦瑞。

明人記載,「大榼馮保納其數萬之賂,首揆江陵公力持之,慈聖太后亦為所惑」——如果李太后知道梁邦瑞是個病秧子,只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拜堂的時候,鼻血橫流,「沾濕袍袂,幾不成禮」,絕對不會把女兒嫁給他的。

最終結果是,沖喜無效,梁邦瑞沒過多久就死了,可憐的永寧公主守寡二十多年。

難怪明朝人憤怒罵到,「馮保滔天之罪,十倍李廣矣」。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李廣是弘治朝內官監太監,也是收了錢,差點把德清公主給「賣」了,幸得言官上奏,才沒讓他得逞。

如果只是在公主選婚中有發言權,還不足以解釋為何太監們敢欺瞞皇帝太后,上下其手,更重要的是,他們做了這些壞事之後,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德清公主事件,涉事太監只是被責罵了一下,而李廣,則未受任何處理;

馮保呢?本來啥事沒有。只因正好這年張居正死了,他的靠山倒了,才有人彈劾他,其中一條罪狀,就是害了永寧公主,最終馮保被發配南京。如果張居正不倒,永寧公主的仇,誰能替她報呢?

如果張居正早死一年,永寧公主就不必守二十幾年的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個理髮匠,私藏朱元璋的指甲,結果被封為三品大官!
這是一個沒有歷史記載的小鎮,隱藏5大詭異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漢文化全球受追捧,老外學明史後驚呼:明朝怎麼亡了呢
曠世大典的命運:《永樂大典》到底遭受了什麼劫難?
他是清朝開國功臣,也是滿清第一文臣,妻子遭滿人侮辱卻不敢吭聲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