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發現一古墓,墓主人姓朱還做過和尚,朱元璋都不敢隨便挖開!
導讀:古代的封建帝王,自封真命天子,篤信風水之說,為了讓自己的子孫能夠長保帝位,也為了讓自己身後得享安寧,一旦繼位,就會選擇一個上佳的龍脈之地,徵集全國工匠,花費大量錢財,修建自己的巨大陵寢,以供自己駕崩之後長眠於此,繼續在另一個世間享受榮華富貴。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是窮苦人家出身,但是稱帝之後成了九五之尊,為了朱家天下,為了朱家子孫打算,他也不能免俗,因此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於南京紫金山(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修建自己的陵寢。
兩年後的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孝陵的主體工程完工,在此期間,修建明孝陵所調用的軍人和工匠就有十萬人之多,然而直到朱元璋駕崩,明孝陵也沒有完全修建完成,直到朱棣繼位之後的永樂三年(1405年)才算是大功告成,前後總共歷時25年之久,可見工程之浩大。
有趣的是,在朱元璋修建明孝陵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原來,剛開工的時候,在明孝陵的範圍內發現了一座古墓,這座古墓是一個著名高僧寶志和尚的墳墓,皇上要修陵寢,這座墳墓就得遷移到其它地方去。
這個寶志和尚是南北朝時候的一代高僧,江蘇句容人,俗家姓朱,和朱元璋還是本家,寶志精通佛法,而且據說能夠預測未來,就連當時的皇帝梁武帝蕭衍也將寶志和尚視為上賓,禮遇有加,寶志和尚去世後就被埋葬在了鐘山附近,沒想到千年之後竟然被朱元璋給挖出來了。
朱元璋得知這是寶志和尚的墳墓,很是重視,一則寶志是得道高僧;二則寶志和自己都姓朱,是本家;三則朱元璋也做過和尚;因此朱元璋在遷移寶志的墳墓之前,暗暗對天發誓說:「我要借您點地方修陵寢,以後會給您每天上供供養,還望包涵!」
然後朱元璋發掘了寶志的遺骨,用金棺銀槨裝殮,改葬在其它地方,在墳墓上修建了一座佛塔,又修建了一座無梁殿,來遮蔽風雨,並且敕建一座靈谷寺來守衛寶志的墳墓,為此花費了巨額金銀。
朱元璋還賜給靈谷寺莊田360所,讓每一所莊田每天獻給寶志一份供養的貢品,這樣一年到頭都不會重樣,算是朱元璋給寶志和尚的補償,此外朱元璋還親自撰寫碑文記載此事,結果石碑被雷擊毀,連續兩次都是如此,朱元璋說:「這是寶志和尚不願意我為他立碑」,然後就取消了這個打算。
明太祖建壽陵,將遷寶志冢,祝之不報,曰:「假地之半,遷瘞微偏堂,一日享爾一供。」乃得卜發其坎,金棺銀槨,因函其骨,移瘞,建靈谷寺衛之,立浮圖於函上,覆以無梁磚殿,工費鉅萬。仍賜莊田三百六十所,日食其一,歲而周焉,以為永業,御制文樹碑記跡。俄霹靂靂其碑,再樹再擊,上曰:「志不欲謂吾跡耳。」乃寢不樹。(《野記》)


※明朝一個理髮匠,私藏朱元璋的指甲,結果被封為三品大官!
※這是一個沒有歷史記載的小鎮,隱藏5大詭異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明朝太監敢把公主往火坑推 原因主要有兩點
※漢文化全球受追捧,老外學明史後驚呼:明朝怎麼亡了呢
※曠世大典的命運:《永樂大典》到底遭受了什麼劫難?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