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技術可保護加密數據免受量子計算機威脅

新技術可保護加密數據免受量子計算機威脅

自2017年以來,量子計算取得了各種各樣的進展。然而人們也一直關心一個問題:當量子計算機真的走進生活,對應的加密保護技術是否能夠緊跟量子計算的步伐。歐盟資助的項目正在為解決該問題鋪平道路。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概述了開發新的抗量子攻擊加密技術的幾種方法。其中一個普遍的方法是開發新的加密技術,而慢慢放棄當前使用的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將來可能會受到破壞。

目前,我們的在線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所謂的RSA(Rivest-Shamir-Adleman)系統,該系統主要用於加密。而這種方法需要依賴由兩個素數的乘積組成的公鑰。目前,即使是最強大的計算機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識別兩個素數,這個過程稱為因式分解——這是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需要幾個世紀才能解開的謎題。

加密數據的另一端是消息接收者,他們持有的私鑰以僅為他們自己和消息發送者所知道的方式呈現,並通過數學運算,用私鑰獲得解碼消息所需的兩個素數。只要私鑰不被攔截,編碼就處在很穩健的狀態。

但是,隨著更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加密機制被破解的幾率也隨之提升,但到目前為止,上述過程還可以維持在安全狀態。自從1994年以來,科學家們就已經公布了一種用於量子計算機的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在幾分鐘內將大型公鑰分解成其兩個素數。

現在,該項目的研究團隊在其論文中概述了一種雙管齊下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的可行解決方案可能要基於新的加密技術的開發。而另外一個方法是關注量子計算機並不擅長的數學操作相關的技術。

另外,研究人員強調了即將開發的技術中的幾個限制,在後續研究中也應該避免長度不等的密鑰。研究相關論文的作者也強調了對未來後加密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早期標準化的關注,因為所有各方都必須使用相同的加密系統。

本文由量子計算最前沿基於相關資料原創編譯,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計算最前沿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創造量子態測量記錄
印度加入量子計算競賽
東京大學出新招:基於環型線路的光學量子計算方法
朱莉婭·克萊默榮獲2017年NWO Minerva獎
評估量子模擬器的新方法

TAG:量子計算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