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姬十三: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在果殼網做科普

姬十三: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在果殼網做科普

2007年,我從復旦大學神經生物系博士畢業,擺在面前的是三條路:跟隨師兄師姐的軌跡出國做博後;留在上海找個外企工作;繼續個人興趣,成為職業科普作家。我選了看起來最不穩定的第三條路。沒想到,因為這份興趣,在2010年的互聯網創業高潮中,風險投資看中我,認為未來科普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群對科普有熱情的夥伴,我和姚笛、徐來、王艷、劉暘、吳歐等,從各自領域離開,投身創辦果殼網,開始一個全新的事業。從一個寫作者到創業者,前兩年經歷了很多坎坷。自2012年以來的五年時間,果殼逐漸摸清了思路快速成長。

回顧過去五年,是果殼網快速突破,夯實科普基礎,探索科普產業化的五年。也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履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態度與精神的五年。

最初,我們自問,在科普方向創業,接下來幾年裡:能否讓科普獲得更大傳播?能否讓科普有更大的社會價值?可否讓更多人群從科普中受益?可否讓科普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可否令更多人成為科普傳播者,讓科學家更多投身科普?

應該說,我們交出了一份自己也還比較滿意的答案。

從月球車玉兔到引力波傳播奇蹟

科普首先是把科學界的重大成果、重大突破介紹給公眾,尤其是把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成績介紹給公眾,增強公眾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每逢國內重大科學事件發生的時候,我總是督促編輯團隊在第一時間跟進準備,籌劃報道,同時也強調以互聯網思維為立足點,探索科普各種新的可能性。在與新華社國際部團隊聯合籌劃「玉兔號月球車」的新媒體報道項目時,我鼓勵團隊成員從國內外最新、最有想像力的科普案例中吸取經驗。經過反覆策劃與演練,報道團隊決定參考美國NASA的好奇心火星探測器在推特上的運營模式,以第一人稱微博報道的方式,塑造一個「月球車玉兔」賬號。

2013年12月14日,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著陸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果殼網編輯團隊在微博上一邊以「果殼網」賬號實時滾動介紹著陸過程的技術細節,同時開始以「我」的名義運營「月球車玉兔」賬號。這個賬號以活潑親切的表達方式,準確精當的科普細節吸引了大批讀者的關注。與此同時,我也積極安排這個賬號與周邊科學賬號、科學家賬號的互動,讓準確又易讀的信息傳播出去。

2014年2月,玉兔號結束月夜斷電關機狀態時一度出現技術故障。13日,在恢復工作之際,「月球車玉兔」一句「Hi,有人在嗎?」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在極短時間內轉發近11萬次,評論超過7萬,點贊近9萬,成為當時最熱門的互聯網現象,引發國內外媒體的熱議。著名的《外交政策》雜誌更是給予了「為十多年來努力尋求公關之道的中國太空計劃指明了一條道路」的評價。

玉兔號之外,在國內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中,如嫦娥系列、天宮系列、墨子號衛星、長征五號、慧眼望遠鏡的報道中,都能看到果殼團隊的積極運作。許多有中國科學家參與的項目中,也能看到我們的努力。

2016年2月11日,國際聯合研究項目LIGO確認引力波的重大發現。如何將這一項凝結了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全世界900多位科學家和4.4萬名志願者的重大發現,介紹給普通讀者,我們的工作團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當時,參與LIGO項目的科學家們已經撰寫了一系列文章,總結、介紹自己的工作。我看到這些文章之後,覺得生澀難讀,無法直接面對一般公眾,於是和編輯團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後決定,由果殼編輯對科學家的稿件進行改造,增加開頭電影橋段的引入過程,以及結尾抒情性的展望式闡述,構成鳳頭豹尾的結構。

果然,這樣的結構極大地緩解了科學內容讓讀者產生的疏離感,為一般公眾深入理解引力波出現的原因和重要意義提供了可能性。相關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實現了總閱讀近5000萬次,轉發近12萬次的極好成績,成為科普領域的一篇標杆性文章。

從疫苗科普到核電科普

科普工作在公共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在過去幾年中,圍繞著化工企業、污染處理、垃圾填埋焚燒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規劃與建設,各地方都出現了一系列反對建設的集體事件。非常類似於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從英國開始興起並且席捲世界的「鄰避效應」事件。

在建立果殼網之前,我就已經高度關注這一發展趨勢。當時,我和朋友們利用「科學松鼠會」網站,在鄰避事件發生之後,積极參与討論,以科學專業知識應答公眾的疑問,避免恐慌情緒的蔓延。

果殼網成立之後,我可以更有效地組織科普力量,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重大突發事件的討論。果殼網成立不久後,就發生了日本東海大地震和福島核危機。在由此引爆的國內「搶鹽風波」中,我帶領團隊及時出擊,通過縝密的計算和詳細的產業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核污染影響我國沿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必要為此囤積食鹽,為平息風波盡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化品倉庫爆炸事故發生之後,當地一度傳出氰化物將隨著大風進入北京造成極大危害的謠言。我隨即安排團隊,組織化工、氣象、醫學等多方面的專家資源進行分析,及時進行了闢謠。而在歷次疫苗安全問題爭議當中,我也一直積極籌措,幫助編輯團隊建立作者資源庫,推敲措辭,以國際主流觀點和一線醫務工作者的臨床實踐為出發點,幫助陷入焦慮的工作走出迷霧。

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科學闢謠在當前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意義,並以此為抓手,強化果殼網甫一上線就開始經營的「謠言粉碎機」子品牌,建立了「流言陳述 – 線索分析 –專家論證 – 給出結論 – 提供文獻」的謠言破解流程,並為科普同行所借鑒,成為一定意義上的科學闢謠範式。為了進一步提升科學闢謠的效果,搜集科學謠言,集中有效破除。團隊經過慎重考慮,反覆調研,建立了中文世界最大的科學謠言庫「流言百科」,目前,這個謠言庫已經收集有科學謠言近3000條。基於這個謠言庫,我們和許多同行展開合作,積极參与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的闢謠工作,並為微信、微博官方的闢謠產品提供專家支持。

謠言粉碎,從爸媽朋友圈到農村

在主持果殼網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別人的謠容易辟,父母親戚深信不疑的謠難解。在和廣大科普同行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並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困擾,也是深深困擾廣大科普同行,甚至廣大中青年科學家的一個情況。

在此基礎上,我逐漸意識到,科普或許也需要從「老年人」抓起。中國的家庭結構導致了,中老年人是家庭日常消費的主要出口,同時,也是極易受到「健康欺詐」、「安全欺詐」影響,而蒙受巨大損失的人群。做科普,一定要在這個方向上投注力量。我安排編輯團隊精心製作了直接面向「父母人群」的科普闢謠手冊,尤其是每年的春節前夕,我都會安排推出「把科普帶回家」的專題內容,讓城市青年白領能更好地和父母進行科學闢謠層面的溝通,既有利於家庭的和諧,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我本人以及團隊成員,也抓住各種機會,利用多渠道、多媒體,積極地向老年人傳遞知識,特別是健康闢謠的知識,我本人就曾經參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闢謠專題節目,通過遊戲的形式講科普。科普和娛樂相結合,效果非常好,錄製結束後,現場有一位明星的母親反覆叮囑我,「你們的內容太好了,這樣的知識一定要讓更多人知道」。

還記得2013年春天,有一位編輯突然告訴我,自己收到了一封來自黑龍江的果殼網友的求助信。這是一封青年農民的來信,在信中,他告訴我們,對自己在內的許多農民朋友來說,選購化肥、農藥和種子的過程總是非常的困惑,希望我們能提供一些關於農資產品的信息,好讓自己在選購時不被忽悠。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者、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是科學素質行動措施的重點群。這其中,大部分都在果殼網使用人群的覆蓋範圍之中。但作為互聯網公司,過去總覺得我們的產品覆蓋不到農民。但是,這封來自農村的求助信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意識到他們對科學知識有著不容忽視的渴求。於是,我很快安排編輯打破舒適區,請教專家,連續撰寫發布了三篇「謠言粉碎機」文章,對農資問題進行了梳理。

對未來的責任,兒童科學教育至關重要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就是孩子,他們承擔著國家的未來。這些年來,我支持果殼的出版部門策划出版了兩套叢書——一套是從整個人類科技史的角度來講述科學發展的繪本「果殼閱讀·生活習慣簡史」,一套是百科知識類的「大嚼科學」,這兩套書都獲得了一系列的獎項和社會各界的肯定,還組建了專門針對兒童進行科普服務的「果殼童學館」項目,今年安排編輯團隊與音頻知識APP「得到」展開針對兒童的課程合作,此外還積極安排編輯進入校園,面對面給孩子們講科普。目前,果殼網的編輯已經深入北京、上海、廣東的多所中小學開展科普活動。寒暑假期間,果殼會組織各地的孩子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專門請了資深專業並且有趣的老師來給他們講展品背後的知識。今年更是找到了旅遊機構一起合作科考性質的遊學,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到自然環境中了解生態,感受天文地理。

2016年的暑假,果殼參與了淘寶教育主導的「村淘」公益項目,利用村淘站點來給當地兒童,特別是父母去往外地打工的留守兒童做科普。這些站點有一些平時利用率不是很高的播放屏,以及特地為站點架接的網路,能用來做什麼呢?果殼童學館的負責人王艷嘗試著帶領團隊在暑假期間做了一系列直播課,傳送到了這些站點,給數千名農村兒童帶去了關於太陽系的知識、關於植物的知識和關於食品的知識。

而今,果殼童學館更是在兒童的STEM教育方向上做出了各種探索,配合教育部在2017年2月頒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新政策,積極開發輔助課程、課件。從2015年的線下親子課程開始,拓展至2016年的線上系列科學微課,2017年始開展至今不到半年的兒童編程課已經吸引了大批用戶。

有意思的科技是生產力

果殼網一直秉承著「科技有意思」的理念,將晦澀難懂的科學轉化為生動而不失專業的傳播信息,將科普知識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傳遞給大眾,讓人們願意去了解科學,了解更專業的知識。這樣具有趣味和富有活力的傳播方式也同樣應用在果殼網商業化的發展之中。

果殼網總編徐來是科學傳播學屆的腦司機,在他眼中,任何枯燥的科學原理都可以通過創新的形式引爆社交網路。而在果殼網的商業道路上,腦司機徐來也從未減速。2017年,果殼網和天貓聯合打造全新月播腦洞實驗秀《超級腦司機》。在「思維列車」實驗室里,總編徐來與夥伴天貓共同開啟知識之旅。例如,針對世界難題「電車問題」,一輛電車呼嘯而來,即將撞上前方鐵軌的五個人;如果可以扳動道岔,但這樣就會撞上支線的另一個人。應該如何選擇?徐來結合專業的科學知識,將合作的汽車品牌極為出眾的動力系統、優秀的制動表現還原到「電車問題」現場,通過科學角度去解讀產品,使其變得有趣易懂,讓用戶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產品。

除去商業合作,果殼網也開發了許多蘊含著「科學」價值的周邊產品,打造科技范兒電商平台。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周邊產品當屬《物種日曆》。2016年底《萌物物種日曆》開售當晚銷量達4萬冊,累計銷售金額超過了1000萬,成為最受歡迎的互聯網日曆品牌。追述《物種日曆》起源,要從2014年果殼網和一家五百強化工企業達成合作講起。當時合作需要做一批禮物作為周邊,主題為「人·城市」可持續發展,果殼決定把這批周邊做得既有趣、又有信息量,作為科普的途徑之一。最後,「頻次高、信息量夠」的日曆被一致認為是個不錯的形式,這也就是後來的《城市物種日曆》。自稱「不務正業達人」的老貓是《物種日曆》主編,他曾總結道,「日曆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凝結了幾十位作者前半生的學識和經驗。」除此之外,果殼網也陸續推出了量子積木、果殼Tee等周邊產品。

果殼的背後,是一個頂級的科學家共同體

果殼的科普做得深入人心,並在大眾層面建立了一定認知,和我們所獲得的學界專業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果殼上線沒多久,我們首先打通與學術界溝通的渠道,研讀最新論文,採訪科學,後來,國際著名的學術出版機構,包括AAAS(美國科學促進會)、Spring-Nature(施普林格·自然)、愛斯維爾等都來拜訪果殼網,我們通過協議,這些機構開通了他們的embargo(提前禁止發布)機制給我們。Nature還為果殼網開放了白名單,允許我們的讀者通過果殼網直接閱讀Nature所有的學術論文。這個白名單許可權在全球只有100家,中國除了新華社和中國科學網站,就只有果殼網。

利用這些和學術出版機構的合作,果殼網可以常規性的獲得最新科研進展的消息,第一時間解讀科研最新進展,尤其是和中國有關的科研進展,果殼都及時進行了報道和解讀。

幫助科學抵達公眾,科學家是源頭,果殼網持續在幫助科學家做科普方面做出很多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的專訪。在過去5年,果殼網持續採訪了近百位頂級科學家,其中不乏劉嘉麒院士、杜祥琬院士、周忠和院士、王貽芳院士、徐星、張雙南、蔡天新、韓喜球這樣的頂級中國科學家。同時,果殼網不斷為善於做科普的科學家提供平台和機會,創辦於2012年的「未來光錐」,開創了國內科學家為主的劇場式演講,包裝了包括魏坤琳、李淼、姜振宇、呂植等一大批「科學家明星」。上線於2016年的「科學人」公眾賬號,更是將幫助「科學家做科普」作為運營目標,以科學家專欄、科學家專訪、線上沙龍、線下沙龍等,全方位的運營科學家社群。這個團隊密切接觸國內頂級的科學家團隊,密切跟蹤國內的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大科學項目,不斷將中國的科研成就報道給公眾。這個團隊還通過「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科學人沙龍」等線下活動的方式,打通和擴大科學家與公眾溝通的渠道。

針對科學家做科普的意願和能力較弱的狀況,科學人團隊還為科學家開展如何做科普的培訓,通過中國科協、各地方科協、各個學會、學術出版機構的論壇、中國食藥局、中國自然博物館協會、中科院高能所、國家天文台等機構,不斷把果殼做科普能力釋放到科學家的群體中去。

針對科學家做科普動力不足等問題,科學人團隊非常重注培育年輕的科研人員參與工作,積極調用以博士生為主體的年輕科研工作者,持續開展的「我的專業是個啥?」 諸多博士以親身經歷介紹自己所在的專業情況。這一專欄集結之後,在高考填報志願期間,受到諸多網友的追捧和好評。

我們這一代科普人,絕大多數在少年時代受過優秀的科普作品熏陶,走上科學之路,而今,讓科普影響更廣泛的人,成為了我們一生的事業使命。五年很短,未來很長。

作者:果殼網CEO 姬十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都互聯網協會 的精彩文章:

2017中國網路媒體足球精英賽小組賽第三輪
北京十二項惠民便民地圖指南

TAG:首都互聯網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