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哲學究竟對我們有多重要?

哲學究竟對我們有多重要?

哲學到底有用還是無用?

文|之衡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很多人都有可能提出的問題。其實,關於世人對哲學這門學問的價值性質疑,是從哲學誕生那一天起,就已經存在的。這樣說的依據,自然是源於和古希臘哲學之父泰勒斯有關的一則故事。

據說,有一次,泰勒斯因為只顧著抬頭仰望蒼穹,研究星辰,而不慎跌入一口枯井。一位色雷斯女傭便以此來取笑他,說他只知道天上的事,卻看不清腳下的事。甚至還有傳聞說他就是因為這樣的意外而不幸去世的。很明顯,這個故事,極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哲學價值性問題發起的挑戰。

現代人很少會質疑科學的用途,但是面對哲學,我們卻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哲學到底有什麼用?

哲學家的命運,是否真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都在一個無比陡峭的山坡上,艱難地推動一塊沉重的巨石。當巨石被推至山頂的那一刻,它又會以極快地速度滑落,倏忽間,便回到起點。於是,哲學家只能頹喪著返回原點,重複這樣的勞作,直至老死。

面對哲學是否有用這個問題,亞里士多德曾給出這樣的答案,他認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而求知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求知本身,而不是為了實用。他在《形而上學》中指出:「如若人們為了擺脫無知而進行哲學思考,那麼,很明顯他們是為了知而追求知識,並不以某種實用為目的。」因此,亞里士多德得出的結論是,哲學是一切學問中最為自由的,因為它僅僅只為了自身而存在。

學以致知,這是過去許多西方哲學家的治學態度。但是,在如今這樣一個倡導實用主義,追求快餐文化的時代,「學以致知」的態度顯然難以讓大多數人滿足,我們總是希望學到的東西可以加以應用,也就是「學以致用」。關於這一點,在我們中國文化中似乎體現地尤為明顯。

因此,亞里士多德的問答也許並不合我們當代人的胃口。為什麼要學哲學?如果一門學問沒有用,我們為什麼要學它?面對這樣的質疑,許多哲學家都給出過回答。比較有影響力的一種回應就是,哲學並非無用,而是無用之大用。我猜想,這種觀點是從莊子的思想中提煉出來的。

在《莊子·人間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日,莊子與弟子從一座大山腳下走過。他們看見一株蒼翠黝碧的大樹,樹冠如同巨傘,樹榦直入雲霄。這樹估計已生長了千年,但有意思的是,一直以來,都無人將其砍伐。一位經驗豐富的樵夫告訴莊子,這樣的樹,雖然巨大,但是無用,用來做船隻,會沉沒,用來做棺材,會腐爛,用來作器具,會毀壞,總之,這是不材之木。莊子聽罷,竟恍然大悟。原來正是由於它的無用,才讓其得以保存,挺立千年,而不禍及自身。

莊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

莊子的這個故事,確實很適合用來比喻哲學。哲學在常人眼中是無用的,但它卻是無用之大用。可問題在於,哲學的無用之大用體現在何處?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哲學確實不同於科學,科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種歸納。它以現實世界中的經驗為對象,並提煉出較為普遍的規律,再運用於實踐,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而哲學所研究的對象,常常在經驗之外。

兩千多年來,哲學問題被一個個提出,但卻從未有過真正明確的答案。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哲學似乎就只剩下一堆問題,以及一堆彼此衝突,彼此矛盾的解答。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些生活在很久以前的哲學家所提出的疑問,至今都還在困擾著無數的智者。因為哲學,從未像科學一樣,出現過統一的範式。而且,似乎在未來,也可能無法統一。

哲學確然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實用性,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和科學不存在可比性。我覺得,哲學確實是無用的。但是,我們需在這個「無」字上加一個引號。這個「無」不是沒有,而是無形、無限、無定。如果我們把科學比作一片廣袤的大地,那麼,哲學就是一片無垠的天空。

世界從來都不只有一個,而是兩個。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有形,一個無形。而哲學的用處恰恰就在於精神領域。我相信,哲學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用途,那就是拓展我們生命的深度。哲學首先讓我們具備一種懷疑的精神,這種懷疑,不是對某一個人的懷疑,而是一種普遍的懷疑。透過懷疑,我們會重新審視我們的生命,反省我們的人生。

而正是這種審視和反省,才使得我們的靈魂走向成熟。馮友蘭先生曾說:「哲學的目標就是要使人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在此境界之中,人與宇宙不是分離的,而是與宇宙及其中的萬事萬物合一的。」這其實就是中國哲學中一直提倡的「天人合一」。馮友蘭先生把這種人生的終極境界稱為天地境界。

由此可見,哲學的用處是提升我們的境界。因為哲學,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就會不僅僅局限於身邊的人和事,因為哲學,我們所思考的問題就不會僅僅局限於此生。在哲學的幫助下,人生的境界會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超拔。學習哲學的人,會一次又一次地體驗到什麼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們常人之所以有諸多煩惱,正是源於我們不能從具體的事件中抽離。而哲學,恰恰可以幫助我們抽離,以一種「上帝般的視角」去俯瞰整個人生。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煩惱?什麼是幸福?這些問題不是透過語言和文字加以定義加以解說就可以領悟的。

學習哲學,就是要穿越現象的叢林,直面智性的海洋,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去把握和體認整個人生。這就是為什麼哲學問題沒有答案的原因,因為任何一種確定的答案都受到語言的局限,而有限的語言不足以解決這些無限廣大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哲學看似無用的原因,因為哲學的用途向來是無形的,它是對我們內在靈魂的改造和重塑。但是這種改造與重塑,也許需要經歷極為漫長的努力和等待才能結出果實。學哲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學哲學是一輩子的事。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說:「生命從來都不短暫,短暫的是人。」我想,生活中正是因為有了哲學的存在,人生這一出悲劇才顯得尤為崇高與神聖。哲學,甚至可以幫助我們超越時間,從而步入精神的永恆。它可以讓我們「在死前死去」,從而以一種散淡的心境去渡過生命中每一個彌足珍貴的瞬間。

本文選自投稿,感謝作者提供優秀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也期待收到朋友們更多的美文,投稿郵箱:guohong0045@qq,com.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這個覺悟,你的老年將變得冷漠、貪婪
自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病
你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不夠愛自己丨悅己能力評估
猶太人的那些神思維
你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不夠愛自己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