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砸340億購買四代機,飛行20小時發動機噴管即報廢,一半已趴窩

砸340億購買四代機,飛行20小時發動機噴管即報廢,一半已趴窩

軍用戰機的出口是俄羅斯防務公司一個大生意,根據俄羅斯相關媒體的統計,從2000年以來,俄羅斯一共出口了各類型軍用飛機超過1500架,包括但不限於武裝直升機、運輸機、戰鬥機等等,其中尤其以戰鬥機最為暢銷,型號也囊括了蘇-27、蘇-30、蘇-35、米格系列等各種型號,這些軍機的出口總額達到了驚人的700億美元(摺合近4760億人民幣)。可以說,正是巨大的出口利益撐起了俄羅斯戰鬥機生產廠家的興盛。

在俄羅斯出口的戰鬥機當中,尤其以印度為最大的客戶,其次為中國,但是隨著近些年來中國在自主戰鬥機研發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戰鬥機數量正在不斷的下降,近些年來僅僅購買了一些航空發動機和少量的蘇-35戰鬥機、運輸機等,而印度空軍進口的戰鬥機種類幾乎囊括各個型號,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比如,花巨資參與到第五代戰鬥機蘇-57的研發當中。

印度進口戰鬥機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中國買什麼,他也要跟著買什麼,而且往往還要買更加先進的,早些年,中國購進了蘇-27和蘇-30戰鬥機後,印度也火速跟進向俄羅斯提出一個採購大單,而且購買的還是號稱裝備了矢量噴管的升級版蘇-30MKI戰鬥機,最開始購進的50架蘇-30MKI戰鬥機單價達到了驚人的8000多萬美元,加上相關的技術轉讓費和培訓費,印度一共砸入超過50億美元(摺合340億人民幣)。

由於非常看好蘇-30MKI的矢量噴管發動機技術帶來的超常規機動性,印度空軍自己又投入了近200億美元(摺合1300多億人民幣),生產組裝了200餘架蘇-30MKI戰鬥機,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一系列的故障和事故將這款戰鬥機推上了風口浪尖,截止目前,已經有超過8架墜毀,平均每年都有一架墜毀,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墜毀的原因是蘇-30MKI的飛行電子控制系統存在設計缺陷,更有印度軍事專家表示,「蘇-30MKI根本不夠摔,還是放在機庫里最保險。」

而到了後來,蘇-30MKI又被曝出了嚴重的缺陷,其配套的「先進」矢量噴管技術的發動機有著非常致命的缺陷,一是發動機葉片本身的質量就不太過關,已經發生了數起發動機葉片斷裂的事故,險些危及飛行員的生命。二是矢量噴管的壽命極其短暫,原本預計的500小時壽命根本無法達到,基本上每飛行20個小時就直接報廢了,需要更換全新的噴管。

迄今為止,印度空軍裝備的270多架蘇-30MKI戰鬥機的妥善率僅有不到六成,除去已經墜毀的部分,也就是說將近有一半的蘇-30MKI處於不斷的維修趴窩狀態,能夠順利飛上天也僅有100多架,雖然印度要求俄羅斯對此負責並改進戰鬥機引擎的設計,但是俄羅斯卻將故障原因歸結於印度工廠的裝配工藝不過關和飛行員的操作不當,讓三哥有苦說不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八武器庫 的精彩文章:

造不出來就污衊:俄稱量子技術是一種毀滅性的工具,將打破平衡
中國窮山溝藏著大寶貝:堪稱隱形核武器但現狀令人擔憂

TAG:胡八武器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