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趙國慘販,決不能全怪趙括個人

長平之戰:趙國慘販,決不能全怪趙括個人

關於秦趙長平之戰,大家都認為邯鄲換帥趙括掛印是整場戰役的轉折點,老廉頗老成持重,對峙上黨三年,沒有讓秦軍佔有多大的便宜 ,而趙括沒有實戰經驗,所以喪師辱國 。

我認為這並非完全客觀.公正。

趙括為人鋒銳激烈,主張進攻,而老廉頗卻一直主張防守。當時若論軍中資望,個人才華,其實這兩個人都相差不多,趙孝成王用誰為將,完全是出於整體戰略目的的考慮.。

趙國國力本不及秦國,上黨對峙三年,五十萬精壯開赴長平,不能勞作生產,而且又要保持訓練,耗費國家糧草之巨,可想而知.。

當時的趙國是耗不起,也拖不起了,趙孝成王之所以用趙括為將,也是想儘快結束戰鬥,以速勝至秦.。

有人會據此提出相反的意見,說長平之戰,秦與趙相比,秦的補給線更長, 所以糧草消耗更大, 趙國拖不起 ,秦國當時也拖不起 。

那麼我就給大家算一筆賬 。秦國當時人口僅關中一地就有四百多萬,成年精壯至少也有一百好幾十萬 五十六萬大軍開赴長平, 後面務農的精壯男女尚有三百餘萬, 這是秦國國力根基 也是大戰最重要的後源基地 。

另外巴蜀之地尚有近一百萬人口, 成年精壯二三十萬, 足可以保證蜀中的勞動力與可觀數量的糧草輸出 。

新佔領的韓魏河東之地,人口約在四十萬左右,成年精壯約十萬,雖然河東郡尚在融合消化期間,法令沒有完全刷新, 人心也未必向秦, 想要在這個地方輸出可靠的兵員和糧草 ,當時還不現實。 然而河東郡距長平主戰場最大不過十天的路程, 當時秦王已經親自駐紮河東郡將這裡建成了長平大戰的總兵糧囤積所, 並徵發了當地的人民做輸送糧草的腳夫, 可以說已經是將秦趙兩國補給線的差距縮到了最小化。

而反觀趙國方面,在武靈王中期趙國舉國不過一百多萬人口,在肅侯以前最大限度也只能成軍二十萬左右 等到武靈王盡滅三胡,吸納了五六十萬的胡人收入本土,軍隊數量才達到激增,因為胡人不需要農耕種糧,他們無論老少,舉族皆兵 ,聚則成軍, 散則為民。所以幫趙國平增二十萬飛騎大軍, 長平大戰以前, 趙國擁有大軍四十萬,武安一戰中喪師六萬,老馬嶺一戰喪師三萬, 後來因為上黨對峙 趙國又瘋狂擴軍二十餘萬, 這新徵集的二十餘萬人已經是動用了國家根本 。當時除了李牧的兩萬北線部隊,與邯鄲守軍一萬以外, 其餘五十三萬全部開赴長平, 這五十三萬人可以說是當時趙國的舉國精壯了, 在後方務農的趙人只剩下老弱婦女, 這五十三萬大軍除了不能務農以外,還要保證訓練量 ,算平均每一個趙國士兵每一天消耗一斤米 、半斤肉,五十三萬大軍一天要消耗一萬四千餘石的糧食, 這還不包括肉類、淡水與馬草, 可以想像上黨對峙三年已經是耗空國家存糧 ,邯鄲換將, 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換 。

另外說列國救援 ,要知當時的情況,邦國伐交,雪中不送炭 。其餘五國對於秦趙決戰都是坐壁上觀, 根本不會援助其中任何一國 。

趙國國力不及秦國,若要勝秦,只能迅速擊潰其長平守軍,以速勝制秦。然而上黨多山地,不適於趙國飛騎大軍展開做戰,而對於秦國 ,則沒有這樣的不利 。大家都知道, 平原步騎戰, 對攻方最為有利 ,而山地攻關戰 ,則對守方最為有利,趙國放手一博,在上黨山地選擇以最不適合攻關的飛騎軍,迎戰秦國精密部署的銅牆鐵壁,可以說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在秦軍佔盡優勢,而趙軍佔盡劣勢的情形下,又是在一個趙軍不得已不發的前提下而觸發的,可以說在戰爭發起的一瞬間 ,趙軍就已經註定了失敗。

有人說 ,趙括最大的戰略失誤是在秦軍剛剛形成合圍的時候 ,沒有及時採取突圍,而是選擇就地防守,坐以待斃 。其實不然,我想任何一支軍隊在突然遭受敵軍合圍之時, 第一反應都是選擇突圍 ,當時的情況並非趙括不突圍 ,而是實在無法突圍 ,兵法有云: 十則圍之。 就是說兵力十倍於敵人的時候, 才能選擇包圍敵人, 這是因為 一但選擇合圍 ,就勢必會將自己的兵力分散成多個兵團而形成一個兵力網 ,那麼如果兵力達不到敵人十倍的話,在局部的兵力就會處於劣勢, 就會很容易被對方突圍 。

而長平之戰 恰恰是等而圍之 。這是因為上黨山地多崎嶇險關, 而且又有一條水勢洶湧的丹水橫穿其中,將上黨分為了南北兩半, 趙軍當時被包圍的地點就在丹水南岸。

丹水水勢兇猛, 趙軍又沒有隨身攜帶船隻 ,泅渡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北面的道路已經被天然障礙鎖死,而其他突圍路線, 可以說都被橫桓的大山所阻隔, 所能夠行軍的路線, 只有強攻秦軍關口 。

可以說上黨是個四面多山, 中間稍微平坦的盆地, 而盆地的出口僅僅是幾條只能散騎通過的關口 ,這些關口當時已經被秦軍全部封死, 趙國當時若要突圍便只能, 用自己不擅長攻關的飛騎軍去攻擊狹長多伏 ,而又有秦軍以重型武器嚴密防守的險關 ,在沒有補給 沒有援軍的情況下, 這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趙括當時能做出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是強行突圍,玉石俱焚;要麼是在援軍到來之前,先保護好有生力量,對於當時已經陷入絕地的趙軍來說 ,大家覺得趙括這樣的做法有何不妥呢 ?

其實我覺得長平之戰,趙國充其量也只有一成勝算 ,唯一的取勝機會就是三晉達成合縱, 秦軍不戰自退, 至於戰場上究竟是廉頗為將 ,還是趙括而將 其結果都一樣的, 甚或廉頗的死守戰略, 最後會拖死整個趙國, 而不僅僅只是五十萬趙軍 。

但我覺得秦趙決戰,趙國則至少有四成勝算,趙國當時若不貪圖上黨一地的小利,而選擇以九原雲中為據點,壓制秦國 ,逼秦主力出離石與趙軍在岱海決戰, 趙軍也可能會戰勝秦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時,為什麼其他國家不願意幫助趙國?
戰國時期長平之戰趙國勝了會出現什麼樣的格局?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到底損失多少人?
揭秘長平之戰的時間地點及歷史意義
長平之戰秦勝趙敗的原因,長平之戰有何歷史地位?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