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刀所指,所向披靡」,中日長刀圖比,哪個更帥?
GIF/126K
中國苗刀:漢時有之,初名「長刀」,民國初期定名,因狀似禾苗而得名「苗刀」。刀身修長,長度一般在長度120~160厘米,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特點,且可單、雙手變換使用。
馬刀(長刀式)
陌刀:《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
掩月刀(亦名偃月刀),中國的長柄大刀種類繁多,類似的長柄大刀諸如「鳳嘴到、眉尖刀、筆刀、屈刀等」。此類刀型宋時較為流行,著名的如關羽所用的「青龍偃月刀」。
朴刀:同樣是宋代「刀八色」中的一種。介於大刀與單刀之間的一種兵器,俗稱雙手帶。全長約一米二至一米五。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出現於宋代,到了清末前後開始被廣泛使用。在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多在民間使用,但是在清朝,卻破例地把朴刀納入軍隊的指定兵器之中。
康熙戰刀(朴刀式)
環首長刀,無具體刀名,出土的永初六年漢代鋼刀、湖北出土的三國環首長刀、唐代昭陵韋貴妃墓及出土的諸多壁畫中,儀衛所持均為此類環首長刀。長度約1.2米。
日本大太刀:又稱野太刀,主流武道中是不常見的,大太刀在軍隊兵器史上經常被提及,主要活躍於鎌倉末期至室町中期這個年代,但在武術史上精於此武器技巧的人則寥若星辰。經常在遊戲中出現。
日本薙刀: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作為僧兵守護寺院所用的武器,有出色表現。鎌倉時代末到室町時代成為戰場的主要武器。因為不適合密集型戰鬥,而被槍替代。後武士禁止攜帶。逐漸被作為女性專用的武術器。長度1.2米至3.6米不等。


※所羅門海戰里的夜間軍艦殺手:日本海軍九三式氧氣魚雷傳
※蔡元培擔任女學校長之職後,培訓女殺手
※肆虐歐洲的黑死病竟是他們所傳播的?韃靼人霸佔克里米亞簡史
※這個斷頭台竟記錄了英國最後一個被砍頭的洛瓦特勛爵
※源自印度苦行僧的刺盾與施萊邦武術竟有三千年歷史?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