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別讓健步走變成「傷害走」

別讓健步走變成「傷害走」

潛江新聞網訊常言道「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在機關單位工作的李女士為了健身,從去年開始堅持每天繞體育中心足球場健步走,除了颳風下雨基本雷打不動,並且每次步數都上萬。

就在朋友們為她的毅力所折服時,李女士卻感到膝關節越來越不對勁,開始腫脹、發熱,到後來下蹲困難並伴有疼痛。到醫院一查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分析原因後認為,李女士是因為過度運動傷害到了膝蓋。

健步走如今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曬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潮流。為了拼排行,很多健友日走萬步甚至幾萬步,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葯,經常走路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運動要掌握方法和度,運動不當會損傷腿部,反受其害。

市中醫院外科醫生侯思輝介紹,運動愛好者遭受運動傷害的病例如今在門診屢見不鮮,就拿健步走來說,一些運動愛好者因不具備專業知識、缺乏科學的運動規劃,常造成關節、韌帶、骨骼損傷,導致滑膜炎、膝關節積液或傷了大腿骨等。

如何才能既鍛煉身體又不致損傷?侯醫生建議運動愛好者首先要準備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最好不要穿皮鞋步行,其次運動方式和強度要因人而異,步數應當量力而行。一般情況下,對於缺乏鍛煉的上班族來說,每天步數維持在六七千步就差不多了,不要超過一萬步。「運動最好的方法是走路,但不要盲目拼步數,最好將運動融入生活,這樣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侯醫生還提到,如今相當一部分市民選擇爬樓梯這一健身鍛煉方式,事實上,這一運動掌握不當也會傷害到膝關節。「因為人在向上爬時,膝關節所要承受的重量是人體重量的3~5倍,在關節軟骨已經退化、病變的情況下會加劇關節軟骨的磨損,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磨損就無法修復,這種情況每年我都會碰到好幾例。」侯醫生認為,「無論哪種鍛煉方式都要根據自身狀況量力而行,才會有益無害!」(潛江日報記者 洪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愚線 的精彩文章:

這回真長見識了!原來運動也傷身
跑跑步,他們掉進了「蜜罐」

TAG:人愚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