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窮秀才偶遇姑娘河邊淘米,姑娘隨即出了一個對聯,秀才當即被嚇跑

窮秀才偶遇姑娘河邊淘米,姑娘隨即出了一個對聯,秀才當即被嚇跑

中國的漢語憑藉著獨有的魅力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不僅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合轍押韻,就連由詩詞分支出來的對聯也是極具語言的獨特之處。

之前給大家講了不少前人的絕對,也引起了大家的熱烈探討,有很多朋友所對之作,讓我不得不感嘆——高手真的在民間呀!這也說明歷經千年磨合,這種古文化已經深深地與每一個中國人融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象徵了。

今天我繼續給大家說幾個很有意思的對子,以及與這些對子的有關的一些小故事。

讀書人無論是哪個朝代都不會缺少的群體,大家都想通過讀書來考取功名,日後雖談不上盡忠報國,但是,也能謀求一官半職,登堂入室,光耀門楣。所以,在古代,讀過幾句書人還是很多的,但是,這人一多起來,就會良莠不齊,什麼人都有。

列位,讀書人可不盡然都是謙謙君子,這不,話說明朝有個秀才,進京想要考取功名,一天走到一個木橋上時,看到有個姑娘在淘米,可能是受唐伯虎的影響吧,明朝秀才大多風流,看見姑娘在淘米,頓時來了雅興,詩興大發,想調戲一下這個小姑娘。

於是,他搖頭晃腦的出了一個上聯:「有木是橋,無木也是喬,取掉橋邊木,有女便是嬌,是嬌君都愛,為君皆愛嬌,叫聲多嬌女,來也!」

這個小夥子說完還自以為是的點了點腦袋,誰曾想這淘米的小姑娘也不是善茬兒,好歹也是個大家閨秀,張口便回了秀才一個下聯:「有米是糧,無米也是良,取掉糧邊米,有女便是娘,是娘兒都愛,為而都愛娘,叫聲娘的兒,滾吧!」

聽罷,旁邊的行人都哈哈大笑,這聯對的雖不算工整,但是,那個時候的一個小姑娘,能有如此才氣,也是令人很佩服的。

此時,酸秀才臉上實在掛不住了,心想我堂堂一個秀才,能讓一個小丫頭片子羞辱嗎?於是,賊心不改,看到姑娘手中淘米用的籮筐,又想出了一個上聯:「大籮是籮,小籮也是籮,小籮裝進大籮里,兩籮合一籮。」

這個時候正巧一隻出殯的隊伍走了過來,小姑娘也毫不客氣,「棺材是,材秀才也是才,秀才裝進棺材裡,兩才合一才。」這一回秀才的臉上確實掛不住了,自己一個秀才讓一個小姑娘羞辱了兩回,但是,他也絲毫沒有辦法,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說起對聯,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天,祝枝山閑來沒事就打算去游西湖逛逛景兒,但是,不料此時卻在半路遇到了杭州舉人徐子建,兩個才子見面,當然是要磨合磨合了。

此時徐子建就緩緩的走過來,大聲說道:「久聞祝兄大名,如雷灌耳。今有一對請教可否?」祝枝山也知道這人不是善茬,自然他也是有兩把刷子的,隨即說道:「談不到請教,你就馬兒伸腿——出蹄(題)吧。」

徐子建想,既然你叫我出題(蹄),不妨就以蹄為題吧,於是,他就吟了上聯:「馬過木橋,蹄擂鼓,咚咚咚。」

口中說著,連擂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想,好哇,你名為請教,實則打人。來而不往非禮也。

於是,他便說道:「這有何難?下聯為『雞啄銅盆,嘴敲鑼,哐哐哐』。」邊說哐哐哐,邊打了徐子建三個耳光。

此時的徐子建非但不生氣,連聲說:「小弟,佩服,佩服!」

說完窮秀才,再來說一說位列朝堂的大人物。同樣還是明朝的事,這個主人公可不簡單,明朝首輔張居正。

不明白首輔的小夥伴請參考康熙年間的鰲拜,而且,鰲拜還並不是當時的首輔大臣,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在張居正考舉人時,曾和的同行艾自修相互對對聯,結果,當時張居正拿了個首位,艾自修卻得了個末位。張居正不僅挖苦艾自修,還出了一個上聯給他:「艾自修,自修沒自修,白面書生背虎榜」。

張居正隨著官越做越大,傲慢之氣也越來越盛,多次在公開場合嘲笑艾自修,把艾氣的啊,一直想找個機會報仇。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

這一次艾找張居正商量事情,張居正不在,聽下人說好像去了後園,便邁步來到了後花園,到了後院,卻沒找著張居正,找了半天才發現張居正在假山的一個洞里,正往進走。艾自修覺得很奇怪,一個堂堂宰相大人,為何趴在山洞裡,便跟了上去。

但當他攆上去的時候,洞口已經被青石板壓住了,但是,被青石板壓住的還有一片衣服,艾自修只得作罷,把衣角拿下來,打道回府了。回到家後他越想越不對勁兒,於是,他自己暗中調查,結果卻讓他查出個驚天大案來!

原來啊,那個山洞的另一頭,是通往的是太后寢宮!

這下可把艾自修高興壞了,終於抓住張居正的把柄了,於是,他便想出了與故事開頭相對的下聯,並將此下聯寫在黃絹上,呈給了當時的皇帝——明神宗。

下聯是:「張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龍床。」

皇帝一看就明白了,龍顏大怒,但是,卻又毫無辦法!

畢竟張居正身為朝廷的首輔大臣,權傾朝野,背後又有太后為其撐腰,皇帝想扳倒他可謂難啊,但是,皇帝也將這筆賬給他記上了。後來,張居正一著不慎,讓神宗皇帝抓住了把柄,將他免職並發配到邊疆,並將他兒子以及一干心腹也都一併殺頭,斬草除根!

自古以來關於對子的故事可不在少數,那個時候人們沒有娛樂方式,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對詩,對對子,所以,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產生了非常多的對子。當然這些對子有能對出下聯的,也有想不出下聯的,這些沒有對出來的,也就成了絕對,留給後世的聰明人。

比如,在清光緒年間,為了紀念因反對邪教殘害教民而被暗殺的江西南昌的江知府,一個叫江亢慮的人在江亭出了一個上聯:「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縣令」。

此聯一出,立刻有無數人為其對下聯,但是,所對之作,要麼平仄不合,要麼內容太過歡快,不符合上聯嚴肅之氣,所以,此聯在那個時候竟然成了絕對,沒有人能對的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原本很厲害,戰績歐洲第一,但是,至今仍被叫做慫包之國
戚繼光一生最不怕的就是日本人,但是,他唯獨怕一種人見了直哆嗦
一個人就因抓住了「座山雕」,結果,死後這個排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這種人連皇帝都不敢惹,誰要是敢不重用,國家很快就會玩完
这个小国就因惹怒了一个中国人,中国当即下令:直接将其灭国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