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建立之前,成湯就把都邑遷到了亳,自稱武王
商朝600多年的歷史中,定都時間最長的地方是殷(今河南安陽),而僅次於殷的都城則是亳(今河南洛陽偃師商城遺址一帶)。商朝建立之前,成湯就把都邑遷到了亳,自稱武王。此後的100多年間,是商朝國力的時期。從成湯、經太甲、到太戊六代十一王的努力,建立起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商朝剛剛建立,王畿內就發生了一場旱災,共延續了七年。這場旱災,旱情非常嚴重,烈日暴晒,河井乾枯,禾苗不生,莊稼顆粒無收,人民生活異常困苦。旱災本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由於商朝時期,科學技術還很落後,商人無法解釋這些類似的自然現象,把它看成是上帝的安排。
於是,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人們紛紛祈求上天,希望早日下雨,緩解旱情,然而毫無結果。到第七個年頭,成湯命令史官們在一座草木茂盛的山上,選桑林設立祭壇,親自率領伊尹等大臣向上天祈雨。但是,成湯的祈雨行為依然無果,毫雨未下,他就讓占卜原因。史官們說:「拜祭時除了要用牛羊作犧牲外,還要用人牲。」成湯聽了以後,生氣地說:「我祭祀占卜祈雨本來就是為了人民,怎麼能再把無辜的人燒死呢?還是用我來代替吧。」於是,成湯先命令把祭祀的柴火燒起來,然後將自己的頭髮和指甲剪掉,沐浴潔身,最後向上天禱告說:「我有罪,就懲罰我一個人吧,不要懲罰我的臣民。」禱告完畢,毅然向燃著的柴火走去。恰在此時,天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成湯自我犧牲的精神,終於感動了上帝。於是,商人都用歌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熱烈擁戴。這只是一種機緣巧合,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自然現象,但是成湯這種勇於犧牲自我的精神,卻值得敬佩和景仰。
成湯死時,長子太丁已逝,太丁的弟弟外丙繼立為商王。外丙在位僅三年便死去,又由他的弟弟仲壬繼位,仲壬在位四年便死去。這一時期,商王朝的大權事實上掌握在大臣伊尹手中。伊尹又立太丁的長子、成湯的嫡長孫太甲為商王。太甲繼位後,面對著四方臣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局面,開始頭腦發熱,飄飄然起來。他認為天下已經太平,不需要管理,只需要享受,便耽於酒色之中,追狗逐兔。荒疏了政事不說,還寵信奸佞小人,這和他祖父成湯的做法大相徑庭。伊尹便苦口婆心地向他講述夏桀暴虐傷民、寵愛妹喜、失德亡國的歷史,講述成湯如何反對暴虐、愛護民眾、亡夏建商的歷史。
可是,太甲根本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吃喝玩樂。伊尹並沒有失去信心,繼續教導太甲,要想做一個好的君王,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什麼事情。這次,太甲開始厭煩伊尹整天在耳邊嘮嘮叨叨,並且責備他多管閑事,懷疑他想要篡奪王位。多次的批評教育都沒有成功,伊尹經過再三的思慮,就把太甲囚禁到王都郊外的桐宮,自己攝政處理國家大事,接受諸侯的朝拜。在桐宮的三年中,太甲開始反省,開始重新思考伊尹的教誨,逐漸認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妥當的,願意改過自新。於是,伊尹親自到桐宮接回太甲,並且還政給他。太甲重新登上王位後,果然痛改前非,效法成湯,兢兢業業主持朝政。於是,商朝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


TAG:鴻說歷史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