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警惕「秋季抑鬱」!自我調節用三招

警惕「秋季抑鬱」!自我調節用三招

小編說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的肅殺、悲涼之氣總讓一代代文人墨客在這個季節,抒發著更多的悲歡離合,悲秋也由此而來。




科學也證明,秋天的確是一個情緒易於波動的季節。臨床上,患者在秋季產生抑鬱情緒的現象十分常見。目前研究發現日照時間的減少會引發「秋季抑鬱」。值得注意的是「秋季抑鬱」會伴有睡眠增多、食慾增強及體重增加等癥狀,這與典型抑鬱的發作的睡眠減少、食慾減退、體重減輕並不相同,出現這些癥狀對於診斷「秋季抑鬱」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為何秋季抑鬱如此頻繁?


隨著腦科學的發達,研究者發現,人腦的深部有個叫「松果體」的內分泌腺,這個腺體對陽光和明暗非常敏感。


立秋以後,白天漸短,天色暗淡,松果體開始分泌大量的松果體激素。而松果體激素,能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


眾所周知, 甲狀腺素能增強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發育,缺乏甲狀腺素則食欲不振、反應遲鈍。腎上腺素能促進心跳、升高血壓、增加心輸出量,升高血糖。這兩種激素皆有助於思維活動的增強,使人精神振奮。若這兩種激素在血中的濃度降低,就使大腦細胞的功能活動降低,抑制過程增強。於是,人就變得無精打采,善感之人更會愁腸滿腹。



如何減輕秋季抑鬱?


減輕「悲秋綜合征」的辦法就是提高身體的興奮性,最簡單的辦法是增加室外活動,老年人推薦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生活工作有規律,積極應對生活工作中帶來的壓力,如早睡早起,擴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工作時勞逸結合,培養興趣愛好等。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假如一個人不能客觀制訂目標,結果往往是目標落空,在個人心理上蒙受打擊,產生挫敗體驗,給自信和心境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他人。過高地估計自己,常常會感到不順心、不如意,常常為嫉妒而煩惱。只有擺正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才會心理平衡


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應學會對不愉快的事冷靜分析,學會理智抑制不必要的衝動,不感情用事,做到情感適度。



內容綜合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秋葵,餐桌上的「網紅」,真有這麼神奇嗎?
【趣聞】心臟真的在一直跳動嗎?
秋天到了,這「素三寶」一定要吃哦~
補鈣學問大,你的觀念也該升級了!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