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懷孕還來「月經」?未必是流產!

懷孕還來「月經」?未必是流產!

有約君說

聽說自己已經懷孕8周,32歲的笑梅(化名)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我半個月前才來過月經!如果那時已經懷孕,怎麼還會來月經?」經醫生提醒,笑梅才想起,這次「月經」的時間比平時短了兩天,出血量似乎也比以往少。

在孕媽微信群里,不少過來人七嘴八舌地告訴笑梅:

「我也有過!中醫管這種情況叫『激經』,西醫叫『孕期假月經』,是正常的。」

「孕早期來月經,會讓預產期算不準。」

「這是流產的信號,就算勉強保胎,媽媽也會在孕期吃很多苦頭。」

……

笑梅越聽越害怕,不知道該不該留下這個孩子。

「其實,孕媽媽們的說法並不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圍產專科副主任陳慧副教授說,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一些處於孕期頭三個月的孕媽來詢問「陰道出血」問題。然而,西醫並沒有「孕期假月經」的說法,早孕期陰道出血也不等於流產。

陳慧強調,孕期出血絕對不是正常現象,一旦有陰道流血就表示出現了異常情況,但是在懷孕早、中、晚期,陰道出血的含義大不相同。她建議,孕婦要儘快到婦產科檢查,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出血,並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案。

孕早期:

四分之一女性會陰道出血

陳慧指出,在孕早期,也就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直到妊娠12周,陰道出血是常見問題,大約1/4的孕婦會發生這種情況。在孕早期出血的患者中,只有約50%的人能成功地繼續懷孕,有30%的人會發生自然流產,剩下的10%則可能跟宮外孕、葡萄胎、子宮頸病灶、雙子宮等子宮畸形有關。

「懷孕後,女性孕激素分泌增多,子宮內膜隨之增厚。如果一些女性的激素水平沒有增長到正常水平,就無法支持內膜的生長,導致內膜脫落出血,如同來月經。」陳慧指出,有些女性懷孕後,體內激素紊亂,卵巢黃體沒有正常增加,導致卵巢繼續排卵,也如同來月經

如果孕婦出血呈點滴、持續狀態,要警惕「異位妊娠」也就是俗稱的「宮外孕」。當受精卵在子宮腔外的輸卵管或其他部位著床,即為「異位妊娠」。

宮外孕導致的陰道出血有兩種可能:一方面,子宮內膜隨之增厚,但因為激素水平偏低,支持不了內膜的發育,導致內膜中途脫落出血,另一方面,由於受精卵沒有長對地方,血液供應不好,不能充分發育,往往中途流產而造成陰道出血。這種情況需要儘快做手術,終止妊娠。

葡萄胎」則是另一種需要警惕的危險情況。構成胎盤的絨毛組織變性而異常增殖,形成葡萄串樣水泡。孕婦常有多量間歇性陰道出血,不僅早孕反應嚴重,子宮的大小也比正常妊娠月份要大。「葡萄胎」有可能變成絨癌,發現後應馬上住院治療。

還有一些極為罕見的情況。有的孕媽媽因陰道出血就診,才驚覺自己有雙子宮。當受精卵在其中一個子宮「紮根」,另一個子宮的內膜依舊增厚,卻因激素分泌不足,過不了多久便脫落出血。雙子宮的患者,兩個子宮都比正常子宮小,隨著胎兒的長大,子宮承受巨大的壓力,需要婦產科醫生及早介入,對妊娠給予更嚴密的監測。

誤區1

陰道出血≠先兆流產

初次懷孕者別急著保胎

孕早期陰道出血,常被人當成「先兆流產」的徵兆,其實未必如此。陳慧指出,造成流產的原因很多,如胎兒發育異常、母體內分泌失調。此外,現代女性工作忙碌、精神壓力大,心理因素導致流產的幾率也相應增加。

例如,感染、精神刺激、外傷及性生活等,也屬於流產的發病原因。在這些因素作用下,胚胎生長受到損傷,從母體向胚胎輸送營養的小血管破裂,出血逐漸積聚,多到一定程度就流了出來。

「其實,就算有過出血,如果能夠繼續懷孕,並不意味著會生下先天異常的寶寶。」陳慧說,對於以往沒有過流產史、初次妊娠的女性,流產也並不一定是壞事。

「早期流產尤其是8周前的流產,接近70%-80%以上,跟受精卵有缺陷有關。」陳慧不建議超過30歲、以往沒有流產史的初產媽媽強行保胎,不妨遵從「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不過,對於多次流產的媽媽,當再次出現孕期出血的情況時,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治療建議。

誤區2

出血未必都怪寶寶

有的時候,早孕期出血不能怪胎兒「底子不好」,而是與媽媽的婦科病有關。

陳慧指出,懷孕後,隨著孕婦體內孕激素水平不斷提高,宮頸的柱狀上皮也向外移動,就容易出現陰道出血。孕期性生活、過多食用巧克力、辣椒、桂圓或火鍋等熱性、刺激性食物也會加重出血癥狀。

宮頸息肉也是相對常見的病因。該病由於慢性炎症刺激、宮頸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漸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贅生物,可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甚至伴有感染。

陳慧指出,對於孕早期女性,儘快尋找出血原因是關鍵,需要抽血查孕酮、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做B超和婦科檢查。B超可以直觀地看到孕囊是在宮內還是在宮外,排除宮外孕。還可以看到孕囊的形狀,判斷胚胎髮育是否良好,並排除葡萄胎。

一些孕媽抗拒婦科檢查,擔心會對胚胎的發育有干擾。其實,婦科檢查相當重要。做宮頸糜爛引起的出血和先兆流產的出血在出血量、時間、顏色上,一般很難自行鑒別,而婦科檢查經窺器擴張陰道後,糜爛宮頸上的出血病灶就可一目了然。

像宮頸糜爛等婦科病導致的出血,並不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只要及時止血、對症處理,例如去除宮頸息肉,孕婦可以正常繼續妊娠。

孕中期:

當心流產和惡性腫瘤

陳慧指出,孕中期也就是從妊娠12+1周到妊娠28周,這個階段出現陰道出血機會要比早孕期少,可能與流產、異位妊娠、絨毛膜上皮癌、生殖道腫瘤等有關。還有些出血根本不是來自陰道,例如泌尿道炎所致血尿,肛裂、痔瘡所致肛門出血,孕婦只是看到內褲上的血跡而導致「虛驚一場」。

晚期先兆流產發育不良的胎盤邊緣,血竇往往薄弱易破裂,可導致陰道流血。

異位妊娠:少數宮外孕因孕囊種植在子宮角等血液較豐富的地方,可以「拖延」到懷孕12周後才破裂,因此發現時機也比較晚。

絨毛膜上皮癌:是一種婦科惡性腫瘤,惡變程度高,早期即可轉移至腦、肺、肝、外陰等處,可有陰道不規則流血或大量流血。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陰道炎:孕婦生殖道的內環境發生微妙變化,適合念珠菌繁殖,因此懷孕後容易出現念珠菌性、細菌性及滴蟲性的陰道炎等。由於陰道粘膜壁充血,陰道分泌物往往呈粉紅色。

宮頸癌:有些是懷孕前就有了宮頸癌,在懷孕後出血被發現。還有些是在懷孕後才出現的。

陳慧建議,孕中期出血要做B超、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化驗確定出血原因

先兆流產需要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使用安胎藥物。如果經處理後,腹痛繼續加劇,流血不減少,就必須住院治療。

宮外孕往往需要手術治療。絨癌如果發現及時,經過化療完全可以治癒。陰道炎,主要是止血與控制感染。對宮頸癌要根據病情輕重決定是否手術,能否繼續妊娠。泌尿道炎可給予抗炎對症治療。肛裂及痔瘡出血可局部用藥治療止血及全身用藥止血治療。

孕中期的念珠菌性陰道炎,可以較為安全地使用制黴菌素膏劑、克霉唑藥物栓劑,控制好癥狀,則停止出血,可繼續懷孕。

孕晚期:

面臨兩種危象 催生寶寶更穩妥

陳慧曾接診一位懷孕35周的媽媽。她坐車出行時,因汽車一個急剎車,肚子被前面的操作台頂了一下,雖然當時沒有異常表現,但半夜出現了陰道流血,肚子也覺得發脹發緊,最終因為胎盤早剝,不得不提前做剖宮產手術。

陳慧指出,孕晚期最常見的的異常出血為胎盤早期剝離和前置胎盤,前一種是伴有腹痛的出血,血不一定完全流出來,可積於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後一種為無痛性出血,出血量常常較多,甚至可引起產婦休克。

胎盤早期剝離:胎兒還未出生,胎盤即從子宮壁上分離。是妊娠晚期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對母子都有很大危險。發病原因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等疾病及外傷、臍帶過短、子宮內壓突然降低有關,這種出血常常伴有腹痛。若胎盤附著位置比較高,血液流不出去,還會刺激子宮引起宮縮。

前置胎盤:胎盤正常應該處於子宮腔的前、後、左、右壁,如果胚胎在接近宮口的位置種下來,到了晚孕期就成為前置胎盤。子宮腔炎症、腫瘤、畸形等,也可以造成前置胎盤。到了妊娠後期,子宮下段拉長或子宮口開大,一部分胎盤就與子宮壁發生錯位、剝離而引起出血。

這種出血呈現多次出血、從少到多、愈發嚴重的特點。如果胎盤只是邊緣挨近宮口,出血量比較小,常常是臨近分娩才發生出血。如果胎盤大部分甚至完全蓋住了子宮口,那出血就會比較早,且來得比較兇猛。

陳慧建議,對於孕晚期出血,首先確認胎兒是否存活,使用胎心多普勒聽診胎心是最簡單的方法。醫生會進行B超檢查,直接觀察胎兒和胎盤,分辨出血的原因,並對胎兒進行生物物理評分和胎兒心電監護,一旦胎兒有宮內缺氧,及時進行剖宮產。

孕婦腹部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撞擊時,哪怕當時沒有腹痛沒有陰道出血,但因為撞擊的對衝力量可能會影響到胎盤後的血管,還是提倡到醫院觀察24小時。對於前置胎盤,若情況兇險,建議提早終止妊娠,必要的時候以剖宮產更為穩妥。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圍產專科副主任陳慧副教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珊珊 通訊員 林偉吟

編輯:李津

圖@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今日省中醫院義診、孫逸仙紀念醫院講座
痛風不痛了,葯就可以擅自停?一時「任性」,當心前功盡棄
男人的終身幸福,真的會被「前列腺炎」毀了嗎?
保護膝關節,秘訣竟然這麼簡單
注意!這些話不能說,說了很有可能影響健康

TAG: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