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父母:你也許從來沒有真正陪伴過孩子

致父母:你也許從來沒有真正陪伴過孩子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的抱怨:

你家孩子真棒,我們就不喜歡拼樂高;

真羨慕你們,我家孩子就不喜歡去旅行;

真好,我家孩子就不喜歡看書。

等等......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請不要用你三十多年的經驗去判斷一個幾歲的孩子喜歡什麼又不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又不擅長什麼。在做出判斷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

你曲解了「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為很多家庭教育的第一信條,這句話在父母的心中帶有一絲普世真理的意味被信奉著,「孩子教育我不是專家,但多陪孩子一定沒錯」。就此,陪伴兩個字被泛化成同空間相處,喝水喂飯,規範行為,讓孩子最終成為自己意識形態下的「聽話的好孩子」。可陪伴真的如此簡單嗎?

你在說他不喜歡樂高的時候,你有嘗試陪他去從找零件開始,互為助手進行拼搭么?你在說他不喜歡旅行的時候,你真正帶著他行走了幾次呢?你在說他不喜歡看書的時候,你是否和他一起讀書,給他講過繪本呢?

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你吃零食刷韓劇逛淘寶,孩子在看。你喝啤酒吃宵夜看球賽,孩子也在看。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父母行為不及格卻要求孩子得滿分?

所謂教育,就是和他一起成長。

真正的陪伴是什麼?

1.陪伴的姿態是平等,你並不偉大。

很多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不是平等的,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孩子的服從,「不可以玩水,不可以晚睡,不可以亂畫,不可以……」這種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又何嘗不是一種束縛。孩子興奮的跑過來和媽媽分享新奇和喜悅,媽媽卻說孩子弄髒了衣服。

我們愛,我們便也開始限於糾結中。當我看到孩子哭著不肯離開遊樂場時,我是該告訴他「你趕快給我回家」,還是陪著孩子一起度過「正在面對自己心中那捨不得又玩不夠的情緒」?

當我們在山中行走,我滿足於孩子的獨立,但是當在熙熙攘攘的擁擠人群中,孩子說,「媽媽抱」的時候,我是想「你都這麼大了還要抱?」還是我理解他其實是缺乏安全感,想要「跟大人一樣的高度去看相同的風景」?

當我們說,我們要給孩子快樂教育的成長空間,所以當孩子拒絕學習時,我該想的是「你不喜歡就算了,學費有點浪費」,還是選擇陪著孩子度過」面對學習的困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孩子也一樣。父母要有同理心,嘗試與孩子感同身受,也許需要的只是蹲下身,試著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去理解,去學習,去共同感受,此為陪伴。

2.陪伴是與孩子共同成長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每個中國父母的基本準則,為了「給孩子最好的」這個願望不惜傾其所有。去培訓去報班,學才藝學英語。每一個周末都在趕時間,比上班還累。夕陽甚至傍晚,孩子背著小書包疲憊的坐在回家的車上,你想知道孩子今天收穫了什麼,但他好像又很難表達,短暫的分離中,你彷彿錯過了什麼,但又無能為力...

不管孩子是不是開心的,你應該是不開心的。路上的擁堵,糟糕的霧霾,停車的鬱悶,等待的無趣,如果旁邊有個商場,你也許會心情好些,但是也許,錢包就不好了。班上有小朋友感冒發燒了,天呀,我到底該不該送孩子去上課了?你又陷入了新一輪焦慮。

這不是陪伴教育。陪伴教育不是將你的世界灌輸給孩子,而是在陪伴中共同成長,對世界和自己的重新觀察和挖掘。讓孩子獨自學習的父母,永遠無法和他共同成長,因為如果無法參與孩子的學習,那麼他的每一份收穫都是你的錯過。心理學中認為,人在感受瞬間快樂的時候,下意識第一眼要去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對視,這是一種分享共同感知的心裡需求。所以當孩子在看不見你的地方學習成長時,無法完全放下心裡戒備去探索世界。家庭環境,父母環繞永遠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方案。可孩子要學的我教不了怎麼辦?現在,你可以有新的選擇。

颳風下雨?同班的小朋友生病?晚上上課從幼兒園趕過去時間太緊?堵車停車讓你抓狂?兩個小時苦等無趣辛苦?出去旅行就要缺課?生病缺課沒法避免?停車費、飯費、為了哄孩子開心買個玩具的公關費用等等一堆?現在GoGoTalk幫你全部解決。

GoGoTalk提供在線一對一青少外教英語課程。你可以在家,也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有網路,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與喜歡的外教進行一場25分鐘的約會;你可以選擇一周三次,也可以在愛上之後天天見面。只需要提前兩個小時,一份快餐的價格,便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走近這個世界了。

快來【hi翻外教課堂】獲得更多英語學習資料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GoTalk 的精彩文章:

TAG:GoGo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