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善助人者固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

我作為李氏的後裔,對老子李耳的《道德經》及老莊哲學有著先天的獨特的深厚感情。我自幼讀《道德經》多少遍,在大學任教,講過《道德經》多少遍,已無從查考,所以每每談到《道德經》,我不願死記硬背經書條文,也不願咬文嚼字,我願從中體察感受《道德經》的精髓。

這一生中,我無論講哲學、人學、美學、詩學等,總願尋求事物之根本,無論從中外對照還是古今對比中,總會想到事物的本原,每當想到這些,總會不期而然地想到老子,而當想到老子時,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道德經》。

何謂道?

道,是規律,是法則,是途徑。

道,是神。

《聖經·約翰福音》中: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神,是什麼?按照中國人應有的理解,神字,是「示」字旁,另一邊是「申」,申字,是田字上下出頭,喻意一個智慧之人站在田地之中,上能了解天,下能了解地,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就是神,就是道。所以,中國人一直認為道並不玄妙。

「道」字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老子在五千言中,「道」字出現了74次。

從老子言論中,可以感到老子之道,約有兩種含義。

首先,道是宇宙的本體,即宇宙中最根本的存在。它先於天地而存在,有獨立而不變的恆久性。所以道無形無名,不可道,說不清,道不明。老子認為,能被說清楚了的,就不是道了。

其次,道是一種規律,它支配著世上萬事萬物,支配著一切事物變化的規律,並引發出「無為」、「不爭」、「貴柔」,順其自然等。

進而,他又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會出現無,無也會變成有;困難可變為容易,容易也可變成困難;有長才有短,有短才見長;有高才有低,有低才見高;音與聲也是相對立的,有協調才能動聽;前後排列,也是有序的需要。這裡都是在闡發客觀事物的變化與規律。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有人說:道是生命、光明……它就是一切無所不在。既然是無所不在,只要我們活著,它就在你和我之中,因此,我們每天都能感受道的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把「道」看做化生萬物的始源。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從中,我們可以深深感到老子的偉大,當他經歷了人世滄桑以後,真真悟出了許多人生真諦。如果把他視為導師,他應是中國第一個德育教授,第一個「博導」。如果承認聖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的話,那麼他就是聖人中的聖人。

老子《道德經》給人的啟示是多方面的,至少包容著:

哲理之道,或稱明理之道。

為人之道,或稱修身之道。

處事之道,或稱公關之道。

健身之道,或稱長壽之道。

成功之道,或稱創新之道。

總之,他居高臨下,高屋建瓴,從根本上尋求天與人、人與人、人與己諸多方面的規律與法則。在他的啟發下,我在中南海演講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命題,即「天地人·精氣神·真善美」。

一個人生活在人世間,要在天地人中找到坐標位,必須要形成獨特的精氣神,並能創造真善美。總之從根本進行研討,並做到「善助人者固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

老子之道,從陰陽出發,綜觀寰宇,放眼世界,從宏觀到微觀,提出了許多發人深思、令人深省的重大課題,堪為萬世師表。

老子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多,而上士少,現在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了解「道」,即了解大千世界的法則,然後順其自然而行之。這樣才能做到「順風順水順民意,得義得利得天時」。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人學

道學,實質是人學。

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探索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人與己的諸多關係。

《道德經》絕非一般知識性教科書,而是一部從根本上開啟智慧的典籍。

雪萊問他的學生,什麼是大學?

雪萊自問自答:大學是智慧。

如果問愛因斯坦:什麼是科學?

愛因斯坦也會強調是智慧。

如果查究希臘語中哲學的實質含義,它也會告知你:哲學也是智慧,是愛智慧。

我們研究老子《道德經》,就能體察到這裡深藏著東方古老智慧,所以我認為老子《道德經》,也是一部關於人的智慧學。

我們從《道德經》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它不僅引導我們懂得人要講道德,同時,還要懂謀略,而且讓人有智慧,又可以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所以有人說學習《道德經》,既可弘道明理又能學到養身之術及康復之術。

首先,它從人類社會的根本利益出發,引導人們既要懂道,又要有德,既要有健康的精神,又要有健康的體魄。

老子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在這裡告誡人們,要從小到大,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從小做起,合抱的大樹,開始也只是小萌芽;九層高台,開始也是一筐一筐土壘起來的;千里之行,也是從第一步開始的。

老子人學中,主張「上善」。綜觀人類歷史,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哲人,多以向善為做人處事之原則。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上善,無疑是講最高德行。

他認為,最高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喜歡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短長,水總是居住在眾人所不願去的低洼之地,而水的品德更接近於「道」。

在論述中他還強調柔能克剛,至柔則至剛。

老子還講: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他講,生養萬物,卻不據為私有,有所作為,卻不居功自傲,身為領導,卻不濫施淫威,這才是至高的品德。

老子從積極的方面講了至高的道德之後,又從消極的方面,提出杜絕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口迷五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老子告誡人們不要沉湎於「五色」、「五音」、「五味」。

老子還強調:「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領導,是無為而治,所以人民大眾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次一些的領導者,多辦善事,人民親近他,稱譽他;再次一等的領導者多強暴,而使人民畏懼他,疏遠他;最差勁的領導者,殘害人民,禍國殃民,人民必然罵他,侮辱他。

老子還強調:「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總是善於挽救別人,所以在聖人眼裡沒有無用之人。聖人總是善於補救東西,所以在聖人眼裡沒有無用之物。

從這些論述中,可以感受到老子教導人們,無論待人待物,都應寬厚仁義,對人要善於幫,對物要善於補,總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些都是為人之道。人和人之間不應該像海邊的石頭那樣互相碰撞,應該像天上的星星那樣相互照耀。用這句話,我曾經化解了很多衝突和爭執。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是老子的一句振聾發聵的名言,既講了人生觀,又體現了生死觀。人生不過百年,為了真理正義視死如歸,無疑是一種大勇,此類人就是大寫的人。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美學

老子,雖然沒有提出美學這個概念,但我們在《道德經》中總能感受到老子獨特的美學觀念。

綜觀中國文化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文人墨客,既有人受儒學影響,也有人受道家影響。老莊哲學、老莊美學對詩人、文人影響似乎更大些。以文人為例,屈原、陶淵明、李白、曹雪芹乃至魯迅,都曾受老莊哲學、老莊美學影響。

首先,《道德經》中創立的亦韻亦散、散韻結合的形式,對後世詩歌散文、辭賦都有深刻地影響。

其中,特別是哲理與形象的結合,更值得重視,這些顯然是他美學思想的集中體現。

老子與周景王談鑄鐘之事,對後世也頗有影響力。

老子強調:世上有治世之音,有亂世之音,有亡國之音。

他把古律視為帝王施政方針的體現,視音樂並非單純為娛心自樂,而且為治理國家。聲音是行為的基礎,只有音樂正派,行為方能正派。

另外,他還強調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其中,闡發了大與小的對立統一關係。

老子,確有獨特的美學思想,特別是在《道德經》中更有獨特的體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有人讀到這裡,容易產生誤解。一種認為老子不要美,不要藝術。其實老子是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美的概念,即誠信、智慧、善良。

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而美的事物應當適度,「行乎所當行,止乎所當止」,一切過分的都是不美的。

有人引用孔子的話「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來批判老子這段話,是極為不妥的。

有人引用老子的話「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藉以說明老子不以美言市尊,不以美行加人,這也值得再研究。字裡行間,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也承認客觀上有美、有高,只是不應借著漂亮言詞拔高自己而已。這種實事求是的美學觀,很是值得稱道。

老子講:「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他說,聖人方正而不顯得生硬,尖銳深刻而不傷人,正直爽快卻不放肆,明亮卻不刺眼。

從中可以看到老子的「適度論」,是一種判斷美醜的客觀尺度,這就要求人們在美醜之間掌握一個尺度,適度則美,過度則丑。

如果人們都能像老子那樣從根本上研究客觀事物,有了哲理,懂得了處世為人之道,並能健身、修身,同時,還能不斷創造、創新,我堅信會有不少人能成功成才,在社會中,也會出現一批又一批的成功者。

更多乾貨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老子——走出人脈霧區

書名:人生九級浪

作者:李燕傑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2.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經濟學關鍵詞:智豬博弈&鬥雞博弈
生氣會讓你的「肚子鼓起來」
月子大補走了樣:重拾美麗從瘦身開始
互聯網經濟學關鍵詞:社交金融
想減肥,如何計算所吃食物的熱量?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