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北京的名人與美食

老北京的名人與美食

秋風起,人們胃裡的饞蟲就開始痒痒了。三五好友圍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美味,山南海北的侃大山,也是工作之餘的絕妙享受。

作為六朝古都的北京,歷來是文人雅士聚集之處,他們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在千百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數不清的風雅故事。

民國年間,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僅有更多的美味出現在大街小巷,還有眾多知名學者和文化名流,匯聚於此。他們在著書立說的同時,也像普通市民一樣,流連於大大小小的餐館,留下了諸多關於美食的記載,甚至還留下獨創的特色美味。如今回溯這些記載,在感受一道道老北京美食之妙的同時,更能感受這個城市當年的別樣風情。

1 梁實秋張恨水鍾情烤肉

如今,中秋一過,牛羊肉就開始走上人們的餐桌。其實,在晚清及民國時期,一到秋季,各種火鍋和烤肉,也是當時最流行的菜肴。

出生在北京的梁實秋,特別愛美食,當時在北京很多飯店、餐館可以找到他的足跡。重要的是,他不僅善品,而且能寫,他寫下了一篇篇意趣盎然的文章,最為讀者熟悉的是《雅舍談吃》。他筆下所談的美食,既有美味,也有人文風情,平實的文字勾勒出充滿韻味的市井風俗場景。這些文章中就有他吃烤羊肉的記載。

梁實秋喜歡吃羊肉,但是家裡不讓羊肉進門,解饞只能上餐館。當時北京的烤羊肉以前門肉市正陽樓最為出名。大概是為了招攬客人,正陽樓安排師傅在櫃檯表演切肉的技藝,這種做法現在叫「明檔」,就是讓食客看到後場的操作,證明食材貨真價實不摻假,如此看來,民國時期已經有明檔操作了,並不是如今才有的新玩意。

正陽樓烤羊肉在院子里,四張八仙桌,桌子旁是四把條凳。烤肉的支架就架在八仙桌上,直徑約二尺,羊肉掛在支架上,點起下面的松樹枝子,就開烤了。經過松樹枝燒烤的羊肉,散發出羊肉的焦香和松樹的清香,很誘人。食客們就圍在八仙桌旁,邊烤邊聊。參與露天烤羊肉的主要是男食客,女食客一般不參與燒烤,而是坐在正陽樓的餐廳,等著夥計將烤熟的羊肉送進來。

正陽樓的烤羊肉,讓梁實秋吃得滿嘴流油,大快朵頤。若干年後,他在山東青島任教時,時常懷念正陽樓的烤羊肉,每次想起時,他都會饞涎欲滴。

著名作家張恨水也非常喜歡烤肉。他在《說北京》的文章中,也提到過老北京秋日的特色美食:松柴烤肉。他對此道美味感觸頗深:「現在街頭上橙黃橘綠,菊花攤子四處擺著,嘗過這異味的人,就會對北平悠然神往。」

在張恨水看來,松柴烤肉才是真正的北方風味。吃這道美食,不僅要嘗其味,還要領略其中的意境。這道菜太流行,以至於大飯館也有,小餐館也有,即便是街邊的小攤上也有。

儘管價格或者味道不太一樣,但是配置基本都是一樣:一個高三尺的圓爐灶,上面罩著一個鐵棍罩子,老北京人管它叫甑(zēng),然後將二三尺長的松樹柴,塞到甑底下去。賣肉的人,將牛羊肉切成像牛皮紙那麼薄,巴掌那麼大,再用碟兒盛著,放在櫃檯或攤板上。當風吹過時,松火柴在爐灶上吐著紅焰,還散發出繚繞的青煙,青煙隨著風吹散,聞到這股香味的人,就會忍不住循香而來:「掌柜的,來兩碟!」

而這爐子四周,一般會有四條矮板凳,不過,要想找一個完整的座,可是件不容易的事。這時,很多人就是徑直走過去,將長袍兒大襟一撩,把右腳踏在凳子上。店傢伙計還會送上一碟蔥白,一碗料酒醬油的調料。食客此時夾起碟子里的肉,蘸點調料,立刻送到鐵甑的火焰上去烤,再放上蔥白,於是肉香味、蔥香味、醬香味、松煙香味,融合一處,鐵烙罩上吱吱作響,筷子越翻越香。張恨水對這道美食非常迷戀,常常換著花樣吃。

張恨水對北京街頭巷尾的小吃情有獨鍾。年輕時,張恨水忙於辦報,寫小說,廢寢忘食。在他家附近有條小河,小河拐彎處有一家小館子,店面不大,只有三四張桌子。通常情況,張恨水寫作至下午。上午來了客人,張恨水會拉上客人到這家小館子吃飯。小飯館吃什麼並無定式,也不按菜單,客人走進廚房,看有什麼食材,現場搭配。張恨水對菜肴的刀工、火候都不講究,食材的搭配也不嚴格,客人想到什麼,只要有食材就可以,價格也不貴,吃這樣一頓飯,三五個菜,七八個菜不等,花費也就八九毛錢。

2 東興樓的名流身影

提及老北京的餐館,不得不提東興樓。據記載,東興樓飯莊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在東華門大街路北,是北京八大樓之首。當時的人們都流傳東興樓的廚師來自御膳房,所以烹調頗有一手。

在《雅舍談吃》中,梁實秋記載了在東興樓吃過的一頓「奢侈大餐」。1926年夏天,時昭瀛(民國時期外交家,當時正在哈佛大學研究院讀書)從美國歸來,在東興樓宴請同學吳文藻、謝冰心、瞿菊農、謝奮程、孫國華、梁實秋等人。時昭瀛委託梁實秋經辦,梁實秋指定要30元一座的酒席(當時小學教師的月薪不過30多元),而當時,東興樓的燕翅席只需16元。訂餐時,東興樓的夥計說:「16元的燕翅席已經足夠吃了,菜肴夠檔次,分量夠足,包管吃好吃飽,何必多花錢?」梁實秋執意要30元的標準。

民國時期一般飯店一桌菜,5元也可以搞定,東興樓16元的標準已經算貴的了,至於30元可以算奢華的大餐了。開筵之時,菜肴豐盛,珍錯雜陳。其中,芙蓉雞片是筵席少不了的一道菜肴。芙蓉就是蛋白,取雞胸肉細切成泥,以蛋白攪和,入溫油鍋攤成片狀,片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東興樓的芙蓉雞片盛放在盤中,一片片白嫩的形狀,上面撒上數根嫩綠的豆苗,翠綠點綴雪白的芙蓉,煞是好看;吃進嘴裡,雞肉泥與蛋白交融,非常嫩滑。

最讓梁實秋滿意的是東興樓珍藏的十年花雕。「最滿意者,其酒特佳。」壇蓋一打開,一股醇香就飄溢出來,斟在大口淺底的細瓷酒碗里,酒香更濃,醇香撲鼻,「生平品酒此為第一」。

京城玩家王世襄年輕的時候,經常在京城尋吃,品嘗各級飯莊的美味。東興樓是他經常光顧的飯店。北平的美食很多,大飯莊、小吃店都有若干美食,為什麼王世襄特別喜歡來東興樓?因為烹飪口味和服務不一樣。他在《京華憶往》中,對此有過記載。

每到飯店,東興樓里堂倌忙得不可開交,吆喝聲此起彼落。客人進飯莊後,就有迎賓的堂倌跟上來問吃些什麼,然後安排進空席的座位,如果客人爆滿,會讓你稍等。無論是定包間,要筵席,還是只要三兩小炒,東興樓的堂倌都會一視同仁,店大不欺客,小吃也善待。這給人的印象非常好。

王世襄到東興樓,幾乎每次必點醬爆雞丁、芙蓉雞片、燴兩雞絲、扒三白、醋椒魚等菜肴。在他記憶中,醬爆雞丁,用的是甜麵醬,而不是白糖,雞丁很嫩,醬味滲入雞丁裡面,還有一絲絲淡淡的甜味。炒蝦仁,勾芡後味道醇厚,蝦仁鮮嫩,令王世襄回味無窮。每次吃過後,這些菜準會給王世襄留下想頭。

3 魯迅的「食堂」廣和居

魯迅喜歡「下館子」,在《魯迅日記》中有很多或獨自一人、或與三五朋友「下館子」的記錄。1912年5月5日晚七時,魯迅坐火車抵達北京,晚上就到宣武門外南半截衚衕的山會邑館(即紹興會館)拜訪許銘伯(許壽裳的長兄),或許是商談進駐會館事宜。

第二天上午魯迅搬進山會邑館,由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生活。到北京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7日,魯迅「夜飲廣和居」。

根據《魯迅日記》以及鄧雲鄉的《魯迅與北京風土》等相關資料記載,廣和居是魯迅最常去的一家餐廳,它靠紹興會館近,很方便。朋友來會館拜訪魯迅,到了吃飯時間,通常就去廣和居。魯迅一人獨居時,也常去廣和居,廣和居當成了他在紹興會館的「食堂」。

廣和居在當時是地地道道的老字號。餐館所建的具體年代不清楚,不過據《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廣和居在北半截衚衕路東,歷史最悠久,蓋自道光中即有此館,專為宣(武門)南士大夫設也。」道光在位三十年,為1821年至1850年,「道光中」就是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如此算來,到了民國初,也有八九十年的歷史。在清代,廣和居是高官名人云集之處,一般人難得一去。據《清代官場圖記》記載,廣和居的主顧主要是名流士大夫,「市儈熱客所不至,惟文人樂就之,朝貴耽風雅者,亦時蒞止」。

廣和居的多道名菜,是清代在此進餐的京官開創的。如「潘氏清蒸魚」又叫「潘魚」,是同治年間的進士、後入翰林院的潘炳年(一說為清代書法家潘祖蔭)發明的,「曾魚」則得名於曾國藩。

魯迅剛到北京時,薪水一部分要寄回老家,同時還要購買書籍、小古玩、文具等,因此在廣和居幾乎不點「潘魚」這樣的名貴菜肴,而是隨便炒幾個菜。如果不點那些名菜,廣和居的花費並不高,三人吃一桌豐盛的酒席,花費3元。《魯迅日記》1912年8月22日記載,魯迅被教育部任命為僉事,晚上錢稻孫、許壽裳來祝賀,魯迅和兩位好友去廣和居,本來魯迅要做東,兩位朋友不允許,說:「我們為你祝賀,怎麼能讓你破費?」魯迅說:「我被任命為僉事,是喜事,應該我請二位。」最後,僵持不下,採取了AA制,大家出資,每人花費1元錢,快樂地喝了一頓酒,吃了一頓佳肴。酒到半酣,他們喝得酣暢淋漓,不覺時間已晚,他們相互攙扶著走出廣和居,在街頭要了三匹騾子,騎在騾子上逛街。

後來,魯迅約飯由廣和居逐漸擴大至其他飯店,因為客人口味不同,宴請的目的不一樣,會選擇不同的飯店。根據《魯迅日記》的記載,魯迅在北京宴請的飯店有六十多家,有前門外肉市的便宜坊、前門外陝西巷的醉瓊林、五道廟的京華春、西四牌樓的同和居、西河沿勸業場的小有天、東四牌樓隆福寺街的福全館、東安門大街的東興樓、西長安街的龍海軒、東長安街的東安飯店、中山公園的四宜軒等。

1912年7月28日是個休息日,早上錢稻孫到紹興會館拜訪魯迅,交談了一上午,午飯魯迅與錢稻孫、許壽裳就近解決,去了廣和居。剛招待完朋友,魯迅還有個飯局,又匆匆趕去吳興館,參加第二場。晚上又與朋友在便宜坊吃飯,一天中三次「下館子」。

除了與朋友時常在飯店吃飯,魯迅也經常參加同事聚餐。1914年正月初二,晚上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同仁在勸業場小有天聚餐,這是單位的公幹,出席者十人,魯迅、錢稻孫都到場了,許壽裳和鬍子方因為有事沒來。1914年12月31日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同仁晚上在西珠市口金谷春聚餐,也是因為公事。在《魯迅日記》中記錄的因公事吃喝並不多,早年魯迅在教育部任職,有機會參加,後來兼職高校教授,就更少了。再後來魯迅遷居上海,自己放棄了公職,以自由撰稿人身份賺稿酬維持生活,更是遠離了「公款吃喝」。

魯迅對素食並不感冒。魯迅下飯店,幾乎不選素菜館。他常去的館子都是葷腥菜肴。魯迅還多次去吃西餐。吃西餐基本就去位於西單大街的益錩。1913年11月4日的午飯,魯迅與錢稻孫是在益錩吃的,點了牛肉、麵包,還喝了少許酒。大概西餐的味道還不錯,此後,魯迅多次去益錩吃西餐。

魯迅的口味以浙江菜、山東菜、河南菜為主,廣和居屬於山東菜館;南味齋是淮揚菜,名菜有糖醋黃魚、蝦子蹄筋;厚德福做河南菜,以燒魚著稱,獨門絕技蘿蔔魚、糖醋瓦塊。魯迅居住在北京,品嘗各地菜肴,唯獨紹興菜肴吃得最少,因為紹興菜館特別少。在《魯迅日記》中有幾次品嘗紹興菜的記錄。1912年12月31日許銘伯招待魯迅,就選了紹興菜,「餚質而旨,有鄉味也」,紹興菜中燒肉、冷豬肉是有名的。許銘伯以紹興菜來招待魯迅,自然讓他大飽口福,感受到濃濃的家鄉味。

魯迅偶爾也去粵菜館、閩菜館,對於廣東菜倒是可以接受,唯獨對福建菜不習慣。1912年9月29日日記記載:「晚飲於勸業場之小西天,董恂士(教育部次長)、錢稻孫、許季茀(許壽裳)在座,餚皆閩式,不甚適口,有所謂紅糟者亦不美也。」小西天經營福建菜,在當年也是一家名菜館,食客不少,只是魯迅個人的口味不喜歡閩菜而已。

4 大教授發明特色美食

民國時期的文人喜歡下館子,泡茶館。那時候十人規模的大飯店,不過一二十塊錢;小酒家,三五塊錢就可以吃上一桌像樣的菜肴。所以不管是知名教授,還是當時不算出名的文人,都在大大小小的餐廳里,留下了流連的身影。

據金受申的《老北京的生活》記載:王府井大街的安福樓,前身是承華園。當其鼎盛時,許多文人常去那裡,其中就有胡適。他曾在這裡發明了一道菜,用鯉魚肉切成丁,加一些三鮮細丁,稀汁清魚成羹,後來「胡適之魚」成為安福樓的一道名菜。

在很多關於老北京美食的記載中,都會提到一道湯:馬先生湯。何謂馬先生湯,就是以現代知名學者馬敘倫先生命名的湯。這湯怎麼來的呢?它是馬敘倫在中山公園長美軒茶館烹制出來的。

馬敘倫是長美軒茶館的常客,除了喝茶,也請朋友在此就餐。但他對於茶館的湯羹總是不滿意,嫌廚子的廚藝不行,其實茶館以喝茶為主,吃飯多半是便餐(簡餐),原本就不以菜肴取勝。有一次,在長美軒請客,他說要自己動手做湯,於是選擇了三白(雪裡蕻、竹筍、豆腐)為原料,上灶台親自烹飪。此湯以三白為原料,因此稱之為三白湯。

客人品嘗後,覺得口味極佳,長美軒也因是馬敘倫親自烹制,故打出「馬先生湯」為旗號,招攬食客。久而久之,來就餐的客人,十個有九個會點上一碗「馬先生湯」。此湯原料雖然很普通,但是馬敘倫對原料的挑選非常嚴格,豆腐最好選擇杭州的天竺豆腐,上海、無錫的豆腐,都屬於中等食材;竹筍也以杭州的為上品;最為重要的是雪裡蕻,以上海產的為上。

不過,後來馬敘倫也聲明,此湯當初的確是由他親自掌勺,但是後來的「馬先生湯」,絕不是他烹飪的,口感也遠不如他親自烹制的。當然,此時此湯已經名聲遠揚,客人喝的是「馬先生」的名,至於是不是馬敘倫親手做的已經不重要了。

作家許地山也創造了一道美食。當時,燕京大學東門外有常三小館,是燕大師生常去的飯店。它是一座小院,四周有房,院內還帶住家。掌柜排行老三,姓常,人們就稱呼他常三,小館也因此被稱為常三小館。1927年許地山在燕京大學文學院任教,是常三小館的常客,而常三小館招牌菜品叫「許地山餅」,來小館就餐,許地山餅非點不可。

它是許地山烹制的嗎?還真是如此。這種麵餅本名叫「印度餅」,是許地山留學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學、梵文期間學來的。在燕京大學任教時,許地山是常三小館的常客,與掌柜關係很好,於是就傳授了製作印度餅的方法,就餐的燕大師生都知道是許地山傳授的,就稱之為「許地山餅」,「印度餅」之名反而不為人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戰爭之前,教授的工資非常高,所以有這種閑情雅緻,到了抗戰勝利之後,教授的工資就遠不如民國初年,再加上當時通貨膨脹嚴重,當時教授們的生活就遠不如當年。季羨林在《我眼中的張中行》一文中,就回憶了當時在北京的生活情況。1946年深秋,季羨林海外歸來,在北京大學任教,手頭並不寬裕的他,常去北大紅樓對面的一個小飯鋪里吃飯。飯鋪極為狹窄,只有四五張桌子。不過,老闆手藝極高,待客又特別和氣,好多北大的教員都到那裡去吃飯。

季羨林有時還會坐到紅樓前馬路旁的長條板凳上,同「引車賣漿者流」擠在一起,在小攤子上喝一碗豆腐腦,吃兩個火燒。季羨林自嘲是天生的「土包子」,雖留洋十餘年,而「土」性難改。季羨林說道,「以大學教授之『尊』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端坐在街頭飯攤的長板凳上卻又怡然自得,旁人謂之斯文掃地,我則稱之源於天性。是是非非,由別人去鑽研討論吧。」

當年馬神廟有兩個極小的飯鋪,門臉不大,卻是名聲在外。一個叫「菜根香」,只有一味主菜:清燉雞。然而一到飯點,賓客盈門,川流不息,其中頗有些知名人物,不僅僅是北大的教授們,連馬連良、杜近芳等京劇名家,也會擠進這小小的飯鋪。另一個是四川飯館,門面更小,名聲更大,季羨林常見外交官的汽車停在門口。這兩個飯鋪,對季羨林來說是「山川信美非吾土」,再加上當時通貨膨脹厲害,季羨林只能偶爾去一次。(黃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突尼西亞發生偷渡船撞船事故34人遇難
穿越胡楊林國際馬拉松賽鳴金
喬丹噴超級球隊引蕭華微微一笑:別忘了當年公牛
相隔七年歷史重現!外籍女選手為中國斷臂跑者遞水
炫女狂魔陳冠希曬女兒側面照 也是睫毛精一枚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