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處理器今年終於開始大踏步前進了,各條戰線規格都有突飛猛進,不過頗有爭議的一點就是無論主流產品還是旗艦產品,內部散熱材質都是普通硅脂而非高級釺焊,自然會影響溫度和性能發揮。

於是很多發燒友都延續傳統,直接給Intel處理器開蓋,將散熱材質換成高級的液態金屬等,你別說還真有效。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日本著名硬體網站PCWatch近日也對一顆Intel Core i7-7800X進行了開蓋實測,對比原裝硅脂和液態金屬的不同效果,數據令人大吃一驚。

i7-7800X屬於Skylake-X發燒家族的最低端成員,6核心12線程,基準頻率3.5GHz,睿頻加速最高4.0GHz,三級緩存8.25MB,熱設計功耗140W。

這次開蓋使用了日本商家為Intel X299平台特製的一個開蓋工具,操作方便,還能大大提高開蓋成功率。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當然,無論如何開蓋都是高危險行為,一般不推薦這麼玩。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開蓋成功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散熱頂蓋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抹掉硅脂的內核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大小還不到1毫米,一碰就壞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更換液態金屬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重新上蓋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放入主板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測試用主板為技嘉X299 AORUS GAMING 3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散熱器是水冷的CRYORIG A40 Ultimate,風扇轉速與CPU核心溫度對應關係為:20℃

話不多說,直接看對比測試結果吧,使用Prime95 29.3進行高負載測試看核心溫度變化: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在默認的4.0GHz頻率下,i7-7800X原裝硅脂溫度為61℃,更換液金後略微降至58℃,差別不是很明顯。

1.046V默認電壓下,i7-7800X可以一路超到4.4GHz,溫度也越來越高,原裝硅脂63-63℃,液金可降至59-63℃,差別在4℃左右。

加壓再超頻就不一樣了,1.112V/4.5GHz狀態下原裝硅脂溫度暴增至85℃,液金則能壓制在74℃,差別達到了11℃。

續超至1.188V/4.6GHz,一個98℃,一個80℃,溫差高達18℃。

1.233V/4.7GHz的時候,硅脂已經崩潰了,而液金則能控制在98℃。

簡言之,如果你打算一般超頻而不加電壓,根本用不著開蓋,有個好的散熱器就行了,而如果打算追求極限,那就必須扔掉硅脂。

4.8GHz其實也可以達成,但極限拷機無法通過,一般日常使用倒是很穩定。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性能嘛,默認狀態下CineBench R15多線程成績為1287分。

Intel發燒六核i7開蓋:換液態金屬後溫度驟降18℃

4.8GHz下能夠跑到1523分,提升幅度高達18.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