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筆記》這些都是在歷史上有名的「摸金校尉」(上)

《盜墓筆記》這些都是在歷史上有名的「摸金校尉」(上)

在我國歷史上,盜墓這件事可以說屢見不鮮,但是,在古代,盜墓有時候也是被官方所允許的。故而盜墓活動由發起者做區分,分為「官盜「和」民盜」。顧名思義,所謂官盜就是經過官方允許,有計劃,有規模,有各式各樣當時最先進的工具進行發掘古墓,官盜最主要的目的是為自己的軍隊提供大量的財力支持。

那麼今天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光明正大「的盜墓賊吧~

歷史上的盜墓「名人」(上)

大仇得報——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吳國大夫,對於盜墓歷史來說,他也算是重量級的人物。掘開了人家的陵墓,還要鞭屍,可謂是狠毒至極。

伍子胥與楚平王結仇,因為遭到楚太子少傅費無忌的陷害,父親和兄長都被楚平王沙海。伍子胥被迫逃出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報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楚國城池被孫武公婆後,伍子胥和得到了報仇的機會。入楚後的伍子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然後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停止,這就是著名的「鞭屍三百「的典故。

司馬遷也覺得伍子胥的行為過分了,點評道 「怨毒之於人甚哉。」

國恨當頭——項羽

項羽的盜墓動機相當正義。如果說伍子胥報「家仇」是出於私心,項羽則是位了「國恨」,掘開秦始皇陵,為天下所願。

秦始皇陵修筑前後共用了37年時間,在秦始皇病死後,因為江山不穩,秦陵是虎頭蛇尾。如果說秦始皇陵是歷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其實也不為過。項羽掘開秦始皇陵,在班固的《漢書》中有記載,說「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大師至其下矣。項籍焚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覺,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秦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緊閉之禍,豈不哀哉。」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記載得更具體,「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河日運作物不能竄,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但是,現代考古探測發現,秦始皇陵似乎「完好無損」。項羽當年到底是否挖開了秦陵,在秦陵被充分考古挖掘之前,仍是一個迷。

專業摸金——曹操

史上大規模的盜墓基本都有官方性質,但設了官職,設立「盜墓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賊。

打天下之初,為籌備軍餉,曹操就想到了陪藏品豐富的王陵,於是就組織了專業的盜墓團隊,打到哪盜到哪,哪座墓陪葬品多就盜哪座。

(摸金符)

曹操盜的最著名的墓應該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皇后的陵墓。此陵墓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被稱為「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