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為什麼無法借鑒元朝秘葬制?

朱元璋為什麼無法借鑒元朝秘葬制?

中國歷代皇陵或據史書記載或依考古發現都知其大概的情形,唯獨六百多年前統治中國近百年曾把中國版圖擴展到空前廣大的元朝帝王陵墓至今無從查考。考古工作者從來沒有發現過元代皇帝的墓葬之地,歷史工作者遍查史書資料(不論正史,野史或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論著、各種文獻資料),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一代天驕」元太祖成吉思汗於公元1227年7月病死在進攻西夏的行軍途中,終年六十五歲。成吉思汗一生事業已書之竹帛,可是關於他死後的葬地卻成為難解之謎。

據《元史·太祖紀》記載,太祖死後「葬起輦谷」。又《元史》所記元代其他帝王死後均葬「起輦谷」。關鍵是這「起輦谷」倒底在什麼地方,歷來各說不一。明朝龔之鑰說起輦谷在「京西房山縣」。清代張穆《蒙古游牧記》考證說,起輦谷不在「京西房山縣」,而在「河套外騰格泊西北,塞因諾顏左翼右旗與鄂爾多斯右翼中旗兩界之交處」。徐霆在《黑闥事略》中說,起輦谷在「克魯倫河之側」。中國近代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認為以上「諸說皆非,以伊金霍洛為成吉斯汗陵;陵基三十里,四周皆沙砣,近旁為游泥河,蒙人名曰忽兒爾閣溝,即起輦谷也」(見《成吉思汗陵寢辯證書》)。

多桑《蒙古史》上說,起輦谷在「斡難、怯綠連、禿刺三水發源之不兒合勒敦諸山(今肯特山)之一山中」。據此,沈曾植在《蒙古源流箋證》中認為,起輦谷必在漠北創業之地,起輦亦怯綠連之合音,並主張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梁甫在《蒙古喪葬習俗種種》中則認為起輦谷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中旗的察罕額爾格」。

朱元璋為什麼無法借鑒元朝秘葬制?

(圖)蒙古帝國版圖

地點的爭議,是因為找不到成吉思汗「陵」在何處,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又和蒙古早期的葬俗有關,當時蒙古族盛行「密葬」,葬地不僅外人不知,連其後代也無從查找。因而元代也不像歷代王朝那樣有墓祭的習俗。

據梁甫《蒙古喪葬習俗種種》上說,早期的蒙古人流行「天葬」。人死之後,死者親屬將其屍體安置在山頂上或山谷中,三日後族人前去查看,如屍體己被鳥獸食盡,則認為死者已經得福升天,皆大歡喜。反之,則認為死者生前罪孽深重,需另外舉行宗教儀式超度。

蒙古人也有土葬的習俗,一般有兩種葬法,一種是深葬,「墓而不墳」,填土以坑平為限,然後再放馬踏平;另一種是起墳頭,墳前立一門式木架,墳頭上安置木板,板上放一鹿頭作為祭品,蒙古貴族和酋長多採用這種葬法。

帝後們葬法又不同,一般用一整段香楠木縱向剖開,就中挖鑿人形槽,槽的大小深淺以僅能容屍為限,然後將屍體裝入槽內,二木合一,外用黃金箍四道緊束固定。墓穴甚深,而且挖出的土要求成方塊不散,並按先後次序排放,待棺木下葬後,再依次回填,余土遠棄,不起墳頭,久難尋覓。

成吉思汗死後,諸將按照他「密不發喪」的遺囑「奉柩歸蒙古,不欲汗之死訊為人所知。護柩之士卒在此長途中遇人盡殺之。……舉行葬禮後,葬於斡難,怯綠連、禿判三水發源之不兒合勒敦諸山(今肯特山)之一山中。葬後周圍樹木叢生,成為密林,不能復辨墓在樹之下。其後裔數人亦葬於同一林中。」(多桑《蒙古史》)

關於蒙古族葬俗,徐霆在《黑闥事略》一書中有「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平如平地。」的記載。

朱元璋為什麼無法借鑒元朝秘葬制?

明初學者葉子奇曾著《草木子》四卷,詳細記載了元末紅巾軍起義的事迹,其中涉及到元代葬俗頗詳:「國制不起墳壠,葬畢,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之。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期躑躅悲嗚之處,則知葬所矣。」

正由於蒙古族有「密葬」的習俗,所以至今成吉思汗葬何處仍然是個謎。成吉思汗的後代把成吉思汗生前使用的八座白色氈帳(稱為「八白室」)作為成吉思汗象徵性的陵寢。

因蒙古族過去是一個流動的民族,作為成吉思汗陵墓象徵的「八白室」也就經常轉移,並無定處。今天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是解放以後人民政府撥款重建的,也是「八白室」長期流動的終結。

元朝帝後一不建規模宏大的陵園以炫世,二不隨葬金銀珍寶給盜墓者以誘惑,故而他們死後可以說是最安全不過了。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是個主張厚葬的皇帝,他在元朝找不到仿照的藍本,可以參照的只有宋陵和金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車輪滾滾 的精彩文章:

我到過最美的地方是軍營
西施的好閨蜜比西施還漂亮,為何卻沒有西施出名?
誰是《水滸傳》中最可愛的人?沒想到竟然是他!
這個國家和我國的關係堪比親兄弟,邊境幾乎不設防!
萬萬沒想到:日本人是這樣看待抗日神劇的

TAG:歷史的車輪滾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