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這個話題是有前題的,那就是7天以上的野外行軍,而且,規模上萬的大軍,配備有步兵、騎兵、隨軍文官以及輜重車隊...的混合軍隊。無論是元征南宋,還是後金打打明,都是這樣的混合部隊(當然這是不包括在草原環境下的游牧民族軍隊)。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步兵+騎兵實際上也就幾百人,可是上圖看起來是不是人很多的感覺?

古代道路的條件大多只能夠滿足二三人並排走。所以,無論軍隊多少人,大多都為2列或4列。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這個道路的條件就算是不錯的了。如果是2列行進的軍隊,按每人一米的道路長度算得話,10萬人軍隊就會佔50000米!

但是因為軍隊牲口會吃沿途的東西,路上鋪的東西也會被踩壞,,軍隊也不可能像上面所說那麼大密度行軍,所以,10萬的軍隊也會分批次、分道路前行。日常最常說的就是「兵分五路」了。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非戰鬥人員以及後勤在隊伍後面,在最前面的是步兵,中間的是指揮中樞極其衛隊。騎兵以及輕裝部隊機動性強,前後照應,一般會在側翼小路行進。

在天氣很好、道路很棒、沿途河流沒有乾的前提下,你是一位麾下有五百人(晚清一營士兵編製)的指揮官,你們最先出發。三更造飯」(半夜12點),五更出發(早上5點)。路上還能搶劫一下沒逃走的村子補充下士氣。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作為前鋒,到了午後時分就得停下了,接下來你就得選擇空地為後面軍隊安營紮寨。

不是搭個帳篷就完事的,電視里我們也常看到,望樓、鹿角、拒馬、壕溝都得有,畢竟你得防著晚上被偷襲。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你還得準備飲水、燃料、挖好糞坑...當然,這些你不是全部都得搞定,搭好框架就可以。這一天下來,除去休息,一天前進距離不到40公里!

這只是第一天,以後可能會有受傷的、生病的人或牲口,車子也會壞。你的大軍行進速度只會越來越慢。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前進速度完全取決於最慢的隊伍,一天不會超過40公里。

可以快速前進的就是純騎兵部隊。三國的夏侯淵三天207公里,六天416公里。差不多一天前進了70公里。

如果全軍都騎馬,一人一馬肯定是滿足不了的,馬能被累壞了。而且又沒有那麼多馬匹,大多還是馬慢慢跟行,人步行。也就早期蒙古軍隊馬多,能夠一人三馬甚至更多。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這麼說有什麼證據嗎?

李自成在崇禎去世後出師山海關,共六萬馬步兵從北京出發,通過地圖,距離有330公里,行軍9天,算下來一天36.6公里!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在古代,為什麼大軍行軍很少超過每天40公里?

對手多爾袞從瀋陽到山海關,耗時12天,大約417公里。算下來一天差不多34.8公里!

他們的速度如此接近,是為何?行軍方式等方面差不多,雖然戰鬥有差別,可是一旦撒開蹄子前進,自然差距小,也都沒超過40公里/天。



關注一下,不會迷路

(青梅煮酒,閑話古今——阿密特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密特考古 的精彩文章:

水滸里超一流高手,當屬這四人最有資格,武松林沖都只能靠邊站!
《揚州十日記》真的是後人編造的偽書嗎?不合理處實則合理!
朝鮮同樣被滿清征服,為何他們不用剃髮易服?
中國最難被盜的帝王墓之一,40萬人一起出動也沒挖開!

TAG:阿密特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