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vs三星的專利對決與無效證據獲取的AI時代
10月16日華為的人工智慧初代旗艦機就要在慕尼黑髮布了,這是手機全面進入人工智慧的紀元(果粉們的X畢竟在商業上還處於N/A狀態)。
與此同時,廣大專利人們肯定也都難忘國慶節前夕有關華為的另一個大新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在9月最後一天一口氣發布了八份與三星專利相關的專利無效宣告複審決定。其中,共計5件被宣告全部無效,1件部分無效,僅有2件維持有效,可以說是三星在對華為專利戰上的大潰敗。不過這次大戰卻無意間間接佐證了又一個領域在人工智慧落地應用方面的長足進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人工智慧在專利訴訟證據中的真實表現。
相信很多專利人,尤其是審查員們都使用過Patentics,並且充分的感受過其語義演算法的精準與可信。但是訴訟不是審查,無效一個專利所需要的證據強度要比實審階段來的更苛刻,更嚴格,堪稱證據檢驗的終極試金石。那麼,人工智慧提供的證據能否通過訴訟環節的檢驗呢,我們將科學公正的介紹給各位。
在這裡介紹華為無效三星2個案子,一個無效成功,另一個無效不成功。Patentics藉助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理解全文(不是自動理解短語),除了提供高度與無效專家提供的對比文件相匹配的排序結果,還通過新開發的文本智能價值(知識)評估系統的計算,對無效請求的2個專利分別進行了知識價值評估的預測。
通過計算獲得的知識譜線的小圖片給出的預測結果,非常...
針對華為無效三星的案例,作為示例,成功與不成功的案件各選一個。無效成功的案件以複審委決定號32090為例。
沒有任何檢索策略,用請求無效的申請號200410057592.7為排序基準,
rdi/cn200410057592.7
通過計算機自動理解該申請的「意思」,分別從中國申請庫和美國申請庫中進行自動排序,排序的基準就是該申請公開的發明內容的「意思」。
輸出最相關400條,看無效專家提供的這些對比文件在演算法自動排序出來的結果中的位置如何?
先對比中國申請的無效對比文件在前400個排序結果中的位置,分別是
第2對比文件 CN1692631A 第14位,
第10對比文件 CN1373602A 第97位,
第13對比文件CN1397888A 第150位,
就是說,除了第1對比文件CN1638432A,被無效專家引用的全部出自中國申請的無效對比文件,都可以用一個申請號(公開號),一次搜盡。
第1對比文件CN1638432A,由於優先權考慮,
如果直接用rdi命令,第1對比文件是在排序範圍之外。我們請教審查員,具體了解了抵觸申請和新穎性的區別後,調整了檢索式,第1對比文件也出現在第89位。
再檢查一下在無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第3對比文件US2002/0093571A1在美國專利庫中的排序結果。
什麼都不用改變,選擇相應的美國授權、申請庫,第3對比文件出現在第17位。其它非中文對比文件,都可以通過添加一個限制條件獲取。
同樣方法,第2個無效請求的對比文件。
第1對比文件CN1322424A在第4位;
第3對比文件CN1221548A在第76位;
第2對比文件TW513642B,選用中國台灣申請、授權庫,在第339位。
2個無效請求,一個成功,一個沒有成功,從相應申請的知識譜上就可以預測對應結果。
無效成功的專利申請CN1652592,在申請日前就有許多相關的先知文獻存在(注意一段紅色包絡線),反之,與該申請相同時段,相似發明內容的申請(CN1525746)的知識譜,明顯優於本申請。


TAG:Patentics智能語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