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納米機器人或將在20年內植入人體,人類擁有超能力還會遠嗎?
雷鋒網報道,近日,來自IBM Hursley創新中心一位高級發明家John McNamara表示:20年後,AI納米機器人將會植入人腦或其他身體器官,創造「半機械人」。屆時,人類將能有超能力,並能用意念控制小工具。
McNamara在向英國上議院人工智慧委員會(House of L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mittee)提交證據時表示:科技將會創造新一代的「半機械人類「,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人類意念的能力將會邁出很大一步。
他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的採訪時表示:
我們將會看到AI納米機器人植入到我們的身體,這就意味著我們能夠「用意念和手勢來控制環境」。同時,這將為醫學界帶來諸多益處,比如修復損壞細菌、肌肉和骨骼,甚至可以強化它們。
McNamara表示:這種科技將讓人類身體與機器融合,也就是說它能夠「直接增強人類意識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心理健康程度,並能利用增強計算能力來增強人類思維」。
但是,他表示因納米機器人高昂的費用,也許只有富人才能享有使用它的權利。這句意味著富人將會變強、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健康程度和生活方式,進一步拉開與窮人的差距。
其他專家教授也紛紛表示了對於這種科技應用的擔憂。
來自謝菲爾德大學AI和機器人方向的名譽教授Noel Sharkey也向英國上議院人工智慧委員會提供了此項科技實現的證據,但他也表示了植入人體的機器將帶來的風險:
我們將人類意識寫進機器代碼里,這樣人類可能會開始接受機器的決定是正確的或優於人類的,久而久之,人類將會被機器掌控。
哈佛大學的Miles Brundage和Allan Dafoe則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AI將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
將來,AI將會在大多數的認知領域中超越人類,這就會為人類帶來持續不斷的失業風險。
Thomson Reuters研究所負責人Jochen Leidner博士則擔心系統出現的語言問題:
老年人或是只會講地區方言的人也許會在使用系統語音識別時遇到困難,因為如果該公司在倫敦開發此系統,它應該是用英國倫敦口音進行訓練的。
在各方專家學者陳述了實現此項科技的證據,並表達了對於此項科技的擔憂之後,英國政府做了一個名為「發展英國AI產業」的報告。該報告指出:英國應該公開人民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基本信息,這樣才能方便此領域的AI研究取得長足進步。
該報告圍繞「英國如何成為AI世界領頭國」的議題,並提出了18種方案,包括通過開展AI行業支持的碩士項目來提高AI方面的研究能力、增加AI行業的多樣性等。同時,報告建議圖靈研究院(Alan Turing Institute)擔任AI國家研究中心,並表示政府應該加大對於AI行業的投資與支持。
行業專業建議政府建立數據分享的安全系統, 並表示最敏感的領域也許就是最能帶來益處的領域。其中一位專家提到一款名叫Your.MD的健康app,其旨在獲取用戶的個人健康數據,來提高健康服務質量。Your.MD公司CEO Matteo Berlucchi說到:
我們需要獲得每一位用戶的健康醫療數據,因此,如果政府能以匿名的方式開放國人的健康記錄數據,將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英國政府表示會加大AI產業的投資,在接下來的四年中,政府對於AI的投資將會增加63億美元。
英國文化部秘書Karen Bradley 表達了對AI產業的肯定,並表示:
從健康醫療到救援機器人,AI能實實在在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想讓英國成為AI產業的領航者。
Via:DailyMail本文由雷鋒網編譯,如果轉載請註明來源,更過業界資訊可關注雷鋒網公眾號。


※不再只為智能手機提供感測器,意法半導體打算髮力智能汽車了
※用 AR 逛人體博物館,和眼球對視是怎樣的體驗?
※滴滴每天完成2500萬單,AI 助力出行;長虹推全球首款聲紋識別人工智慧電視丨AI 掘金晚報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