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10月14日晚,在好友的接濟下,本窮鬼終於在國慶長假結束一周後,將國慶檔想看的最後一部電影補足,它就是《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如今回顧起來,國慶檔小爺一共看了三部電影,觀影次序剛好跟知道它們的次序相顛倒,這實在不知道該歸因於人性中固有的糾結,還是貧困,還是冥冥中那位全能上帝開的小玩笑,總之就是發生了。

《縫紉機樂隊》,首次知道還是因為它獨特的預告宣傳方式——暑期檔電影《悟空傳》上映前,主演們以片中縫紉機樂隊的形式像模像樣地做出了一個《悟空傳》的預告MV,而且MV的完成度很高,如果用的另一套說明文案,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就是一個現實中存在的樂隊。

這是一個很成功的預告MV,它一下子激起了小爺對兩部影片的興趣。

這又是一個讓小爺倍感汗顏的MV,因為看《悟空傳》前小爺看了《蜘蛛俠》,處在回味期時並不想馬上看另外的電影,而隨後《悟空傳》便差評頻出,觀影計劃隨之擱淺;《縫紉機樂隊》,若不是好友接濟,儘管持續看好,只怕也要等到下映之後電視上相見了。

看《縫紉機樂隊》,說不忐忑,那也是假的。

看之前,小爺就做好了看完之後為它吶喊、反擊差評的準備。

大鵬的第一部電影《煎餅俠》,也是小爺認識他的開始。在此之前,小爺對大鵬的成名作《屌絲男士》所知甚少,偶爾看到雖然忍俊不禁,但還是視為低俗之物。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煎餅俠》的片名是另一種俗——惡俗。

正常來說,這樣的片名小爺是拒絕觀看的,然而那次觀影是一次小型的團建活動,所以小爺是帶著忍受兩小時無聊時光的準備開看《煎餅俠》的。

所以,當發現《煎餅俠》在搞笑橋段之中,竟也能藏起一段有關理想的迷離得失故事時,不禁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

《煎餅俠》的同名主題曲和插曲《恐高的鳥》,同樣無論詞曲俱佳,這也是電影帶來的驚喜,並隨後加入小爺來回翻聽的歌單里。

有著對《煎餅俠》的滿意,由大鵬主導的新作小爺當然有著基本的信心,更何況擁有那樣富有創意與行業善意的預告形式,而且品質頗佳。

然而,數個信任的影評號的差評又一度摧毀掉小爺對大鵬新作的信心,直到搜羅起有關《煎餅俠》的記憶,搜羅起有關那支預告MV的記憶,對這部新作的信心才逐步回歸,並培養起了一絲不平的反擊之氣。

然而,未看即未知。面對未知,焉能不忐忑?萬一真的是個讓人失望的玩意呢?

很快,這份擔心就放了下來。

大鵬從片頭字幕就開始玩起了花樣。交代電影攝製信息的片首字幕,被放到大鵬手裡提的包裹上,放到馬路上的路標上,放到大鵬腳踩的電梯上,等等。

這種展示方式未必就是首創,然而敢玩花樣,從一開始就展示了導演對全片的信心,影片的輕鬆包容氛圍也得以初步確立——一個保守的導演玩不出這些花樣;一個敢玩卻沒有想法的人也玩不出這種花樣。

放鬆下來的小爺,在一個個或者逗逼或者惡搞的情節里,欣賞著這樣一個故事:

被現實改造的前理想青年,在物質的誘惑下又與理想發生碰撞。

儘管自以為成熟理智,理想還是在尚有餘溫的灰燼上再度萌芽,儘管這種萌芽很快又再度被成熟理智的現實所碾壓、燒毀。

然而,燒掉的是初露的青苗,燒不掉的是心裡的深根。當合適的春風再臨,現實的草原上,理想的稈子再度繁茂生長。

或者是這樣一個故事:

滿腔熱血的理想青年,用充滿赤忱的單純保衛著自己理想的象徵物,為此不惜任何代價:無論金錢,還是精力,甚至健康。

終究,那理想的象徵物在彷彿看到成功保衛曙光的前夜倒下,他的保衛行動彷彿全告白費;

然而,理想的象徵物倒下了,卻讓他得到了更能代表理想本質的夥伴。

在廢墟上,當他的理想燃放:我們知道,理想真的來了,理想不需要象徵物,理想就是一股燎原的熱情。

此外,縫紉機樂隊其他的四位成員自也各有理想,只不過作為配角就相對無厘頭一些,更多起活躍氛圍作用,所以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所以,讓我們來談談,這部電影是否差勁?

從故事上看,某些人說的「牽強」貌似成立。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比如怎麼可能存在胡亮這麼人傻錢多的傻子?關鍵是錢也僅夠忽悠程宮,除此便又不多。

大美女富二代怎麼會沒有太強動機就跑來這破樂隊,又怎麼跟程宮這渣人就快速對上火花?

此外老人小孩各有家庭阻力,怎麼那阻力又會瞬間消失?

程宮這渣人回了北京,怎麼就偏巧遇上那兩個騎著摩托車替他們破樂隊打廣告的?

然而,這只不過是為黑而黑。

關於講故事,古人早就總結出一句成語:「無巧不成書」。

之所以它是故事,而不是嚴格忠於現實的紀錄片,正是因為它是誇張化的現實,它濃縮了現實里可能少有的跌宕起伏。這便是故事裡的主角儘管可能出身平凡,卻總能經歷驚心動魄大事的原因——

如果只是現實里的你我他,平庸平常,又有什麼好呈現的?

人傻錢多而錢又真不多的傻子,現實中也確實不少。看一看新聞,僅有幾十萬存款卻執著地要給騙子打款的傻子,又豈止一兩個?為了理想亂花錢的傻子當然也不會少。

而說到第二個例子,就更不奇怪了。「越有錢越蛋疼」是一個經過歷史多次驗證的規律。

在古代,皇帝可以說是最有錢的人吧?

皇帝中愛到處瞎逛不顧安危的蛋疼人本就不少。三國的孫權,最喜歡到處打老虎;南北朝的諸多荒淫皇帝,喜歡到民間偶遇民女、喜歡搞商販cosplay秀……丁建國作為一個富二代,蛋疼地到處找刺激,並不難理解。

至於感情?男女間的感情本來便是莫名其妙,文藝青年之間的尤其如此。丁建國因為一首歌、一個故事就對人渣性趣盎然,很難理解嗎?

而說到家庭阻力,它的消失有很多可能,理解自然可以是劇烈衝突後的溫情擁抱,但為什麼不能是受到感觸後自然發生呢?

俗套的中國式倫理劇里,那些歇斯底里的衝突我們還沒看膩嗎?

難道文明世界裡溫和感性的立場轉變就不值得歡迎?

在兩千萬人的北京,恰巧就遇上在老家花錢打廣告的摩托車手,這似乎牽強,但也僅僅是小概率而已。

幾年前,小爺有事從北京南下廣州,在地鐵站偶遇某個曾經的密友——我們相識於網路,她住武漢,未曾相約卻在廣州的某個地鐵站偶遇,這樣的概率也很低,但就是發生了。

高考前,小爺聽說了某個幾年未曾聯繫的好友車禍病危,在聽說了醫院地址之後就直接過去。小爺沒有她的聯繫方式,小爺差不多記不清她的樣子,記不得她的全名,但就這樣過去了,做好了無功而返的準備——

本來此次探訪也只是對自己的一種情感慰藉:真有什麼事發生,小爺來過了。

奇妙的事就那樣發生了:在醫院門口小爺遠遠地看到一個提著保溫飯盒的中年男子,有些眼熟,小爺大膽地假設他就是她的爸爸,隨後一路尾隨找到病房,果然就是她。

這是現實中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事件,也許在平行世界裡小爺守一整天醫院門口都不會發生,但就是發生了。

再小概率的事件,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發生。這牽強嗎?不,這是電影敘事允許的誇張。

著名作家衛斯理曾經這樣子評論小說:世上只有兩種小說,一種是好看的,一種是不好看的。

電影的評價,小爺相信也是一樣。

《縫紉機樂隊》不好看嗎?

即使去除引人發笑的惡搞橋段,這部以理想為主題的電影,從理想的壓抑,到揚起,到毀滅,到重生的整個過程,不令人動容嗎?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要說深刻,那小爺就說一下深刻的道理:

只要理想在你心中存在,哪怕它的象徵物被砸成廢墟,它也會在上面再度重生,理想的火焰還會燃得更高。

有人說它不夠搖滾。那麼請問何謂搖滾?

搖滾的理解當然不止於那一個手勢,但也不局限於暴烈的打擊樂和瘋狂的吶喊。

關於搖滾精神,小爺做這樣的理解:

它是自由,以及對壓迫自由的抗爭。從開場東北F4的《不可抗拒》,到《都選C》、《塑料袋》,乃至BEYOND的《不再猶豫》,背離過這種精神嗎?小爺認為沒有。

詮釋出這種精神嗎?有!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該誇的誇完了,該挺的挺完了,那就輪到損的時候了。

電影中,接近尾聲的萬人大搖滾,氛圍非常好。事實上,在《縫紉機樂隊》迎來鋪天蓋地的惡意影評後,在網上重新建立觀眾信心的也正是這個流出的片段。

其實,影片到這裡結束,便也可以了。理想,已經不再受到毀掉的象徵物的束縛,它已經重生。

然而,又接了一個程宮回北京,丁建國跟隨的結尾,這就有點狗尾續貂。

理想成型之後,為何又解散呢?北漂的意義又何在呢?當然,再續接的希希朗誦,倒是與開頭前後呼應。

縫紉機樂隊:除了吻戲,別的我都挺

丁建國與程宮的戀情,在劇情轉折中有承接作用,但是……大鵬太卑鄙了。戀愛歸戀愛,接吻是必要的嗎?完全沒有必要。

古力娜扎妹妹,小爺也有部新片要拍。

看到這篇影評,記得聯繫小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