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閩菜「黑得最慘」的一家餐廳:福州駐京辦

把閩菜「黑得最慘」的一家餐廳:福州駐京辦

GIF/1092K

這是星總的第14篇筆記

- 我 不 是 吃 貨 ,是「饞 人」 -

「駐京辦」即「駐京辦餐廳」的簡稱。以對內接待為主,駐京辦餐廳極大程度保留了地方飲食特色,食材和廚師烹飪水平也更講究、穩定,環境服務好,深受廣大美食愛好者追捧。不過,福州駐京辦可真砸招牌:掛著「正宗閩菜」的名頭,食材水準不過關、廚師烹飪手法不地道、味道不正宗......如果諸位想吃閩菜,千萬別被這家駐京辦「忽悠」了!

剛來北京上大學那會兒,外地學生間特流行「刷駐京辦」。

內蒙古駐京辦餐廳赫赫有名的羊肉

身為福建人,別地的美食再好,我也吃不出所以然,但是閩菜嘛,還是略能品出一二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根據地域分為福州菜、閩西菜、泉州菜、廈門菜、漳州菜幾種類型,後3種合稱閩南菜。

閩菜除了一般調味料外,還有蝦油、蝦醬、酸杏等;又較突出『糟』味,有紅糟、白糟、糟等之別,味道方面,注重清鮮、酸、甜、咸、香。

——摘自《維基百科·閩菜》

和其他駐京辦相比,福州駐京辦的餐廳太默默無名了——「福州會館」,地處在西直門一個衚衕小街里,位置不起眼,招牌不醒目,據說現在連冰心先生的題字都沒有了

開車鑽進狹窄擁擠的西直門半壁街,福州會館是一棟90年代末的辦公小樓,一樓大堂白天無燈黑黝黝的,但從裝飾和擺設上依然能看出很富麗的排場。大廳中央有一幅巨型華麗的榕樹壁畫,蠻具地方特色!

整體環境

乘電梯到達樓上餐廳,室內還算敞亮,大廳里寥寥數桌,都以玻璃板壓著白色桌布,服務員們穿著紅色制服,十足的國營氣派。用餐的人並不多,服務員也懶散走動,感覺服務團隊不專業、疏於管理。

菜品

本以為到了福州會館,就到了家鄉主場,點菜遊刃有餘,可惜還是高估了京城閩菜的食材水平以及福州口味北方化的變異。同行兩人,點了大概夠5人吃的分量,挑幾個「印象深刻」的菜和大家說說。

虎糾人心疼這個五星好評~

荔枝肉

荔枝肉應有的樣子。但通常不會真的放荔枝~

福州會館的荔枝肉,染色咕咾肉?圖雲海百合_lilyw

若要我推薦一道福州菜,絕不是名聲在外、食材珍貴的 「佛跳牆」,而是「上能大宴貴客,下能日常配餐」的家常菜——荔枝肉。這道菜極能代表閩菜系的特色和口味——咸中帶酸甜,用料和做法都很簡單,是我的心頭好。

傳統的荔枝肉以豬瘦肉為原料,炸過後豬肉捲縮成小球形狀,連著荸薺塊(現在多用土豆代替),淋上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調成的醬汁,外觀頗像荔枝而得名。賣相誘人、口感清爽,肉質嫩彈帶酥脆,味道咸中帶酸,十分開胃下飯。

炸肉是製作荔枝肉很重要的環節

GIF/1108K

荔枝大小的球狀

GIF/1389K

然而,如此可口的佳肴,在福州會館卻做得極敷衍:瘦肉肉質較硬,鬆散,肥肉比例略高,嚼起來要麼柴的,要麼是肥肥膩膩的;用以調味的醬汁味道單一偏甜,似乎是大廚失手打翻了番茄醬再調一勺勾芡似的,都淋在肉上,毫無酸甜可口的層次感,不地道!不好吃!這種水準好意思說是閩菜呢?

海蠣煎

海蠣煎應有的樣子

GIF/728K

福州會館的海蠣煎圖雲海百合_lilyw

海蠣即牡蠣,福州當地地道的海蠣煎做法是:牡蠣+地瓜粉混合均勻一同下鍋油煎,之後再加入攪勻的蛋液(家常做法有時也直接將牡蠣+蛋液下油煎)。出鍋後,牡蠣的腥咸和蛋液的鮮美交融,口感蓬鬆,有獨特的味覺體驗。個人感覺閩南地區的蚵仔煎所蘸的料汁更甜,而福州本地的海蠣煎更突出牡蠣本身的海味。

優質點評真無力吐槽......

我知道在北方很難吃上新鮮的牡蠣,但是你看福州會館,這蛋餅扁扁的,牡蠣都焦黑了,那紅彤彤的番茄醬是什麼鬼?(去新加坡倒是吃了一餐比較對的海蠣煎) 。福州會館自稱是正宗」閩菜「,良心不會痛嗎?

興化粉

興化粉應有的樣子

福州會館的注意粉的粗細

興化粉以福建莆田最為出名,用米製成,微黃、細如絲線,易碎易熟。福州人多以快炒和配高湯方法烹飪。

網圖,感受一下這粗細~

星總個人更喜歡高湯的吃法,高湯+興化粉在當地也叫「撈化」,literally興化粉過沸水撈出後放入棒骨熬制多時的撇去浮沫和油花的骨湯中。一般撈化里除了湯和粉,我們還會再燙幾片切得極薄的肉滑、豬心、大腸、青菜葉等新鮮易熟的小料——一碗撈化看上去雖清湯寡水的,但用料卻很豐富。

豬肝、魷魚圈、百葉、羅漢肉、花蛤......可放的小料很多

品嘗撈化的要義:喝的那口湯要清、要熱乎、要鮮,一口熱湯下肚,從喉嚨到腸胃都利落痛快。大鍋熬制幾小時的高湯毫不油膩,清新鮮爽;小料燙得脆生生的,咬著咯吱作響。還有吸足了湯汁的興化粉,細滑卻飽滿,散發獨特的米香,趕緊趁熱吃否則一會兒就會吸飽了湯汁,坨啦~

福州會館裡的高湯興化粉,粉質別提了,像是用陳米做的,散得很,口感發澀;所謂「高湯」,全靠味精;燙的小料,新鮮尚可、味同嚼蠟……這種水準真的不是在黑」閩菜「嗎?

肉燕魚丸湯

肉燕應有的樣子

福州會館注意大小和燕皮的區別。圖雲海百合_lilyw

福州的肉燕形似北方餛飩,但是燕皮可不是北方餛飩的麵皮,燕皮是師傅們把精肉和澱粉等混合,用特製的木槌一錘一錘打出來的。上好的燕皮表面潔白平整薄透,用清水單獨煮熟後還會散發淡淡肉香(煮燕皮也是一道福州小吃)。包肉燕時,老福州們也會在餡兒里加點荸薺,吃起來清爽乾脆。相比北方的餛飩餡的丁點兒肉,福州的肉燕可是會團一大勺肉餡哦——肉食愛好者別錯過正宗的福州大肉燕~

錘出來的燕皮

GIF/931K

然而,福州會館裡的肉燕湯,清湯寡水的不說,肉燕個頭小,肉餡吃起來是「死」的,打著駐京辦的招牌賣這種」閩菜「,虎糾人好心疼慕名而來的外地食客.....

除了以上這些頗具特(槽)色(點)的菜,我們還點了芋泥、春卷、海蠣餅等等,無一例外食不知味,此處省略500字~同行的小夥伴表示:「你們福州菜太難吃了!」......冤枉啊!!!福州會館,你真是坑了外地人的舌頭和期待,還黑了我們大福州,砸了閩菜的招牌!

駐京辦餐廳主做內事宴請,不care 對外宣傳可理解,但既然對外營業,每道菜價格也不太親民,請問做到食材和味道內外一致有那麼難嗎?這種水平的駐京辦,我懷疑:對外營業和對內接待,用的是一套餐飲標準嗎?

對了,最後啰嗦一句,在北京快十年了,星總依然沒有找到地道福州菜館子,有老鄉推薦閩菜館子嗎?求留言推薦,感謝也歡迎留言吐槽「坑爹」駐京辦~

以上所有文字都是我的原創內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抄襲/洗稿。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台留言,感謝。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未作商用,有問題請聯繫我。

關於|除草機|「美味」是「吃」出來的,而非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我以敏感挑剔的味覺告訴你「照騙」背後,一些「五星餐廳」或者網紅店的真相吧~

饞嘴、愛吃、長不胖的你記得關注我喲~

可能是全網最「合胃口」的美食記錄號

能吃到一起的都是真朋友

饞人筆記

微信號 : thehungrygirl

微博號 :@星總吃了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饞人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饞人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