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新出爐,酒店與餐飲的所有經營計算公式

最新出爐,酒店與餐飲的所有經營計算公式

酒店與餐飲各種核算公式

餐飲產品價格:

價格=材料成本+利潤+稅金+生產經營費用

生產銷售過程中的各種費用包括利潤,稅金等合併一起稱為毛利價格可以簡化公式為:

價格=成本+毛利

生料單位成本:

生料單位成本=【毛料總值-下腳料總值】÷生料重量

半成品單位成本:

半成品單位成本=【毛料總值-下腳料總值+調料總值】÷半制品重量

凈料率:

凈料率=凈料數量÷毛料數量×100﹪

凈料數量:

凈料數量=毛料數量×凈料率

毛料數量:

毛料數量=凈料數量÷凈料率

單位產品成本;

單位產品成本=本批產品所耗用原材料總成本÷產品數量

菜品成本:

菜品成本=主料成本+配料成本+調料成本

綜合毛利率核算:

綜合毛利率=【銷售總額-原材料成本總額】÷銷售總額×100﹪

分類毛利率核算:

分類毛利率=【本類產品銷售額-本類產品原材料成本】÷本類產品銷售額×100﹪

銷售價格核算:

銷售價格=原材料成本÷【1-銷售毛利率】

成本毛利率核演算法:

銷售價格=原材料陳本×【1+成本毛利率】

銷售毛利換算為成本毛利:

成本毛利率=銷售毛利率÷【1-銷售毛利率】×100﹪

成本毛利率換算為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1+成本毛利率】×100﹪

新調價格成本比例法:

新調價格根據新增成本和毛利率來調整:

新調價格=【原產品成本+新增成本】÷【1-銷售毛利】

新調價格綜合比例法:

新調價格=原定價格+原定價格×調價百分比

1. 飯店經營利潤計劃

(1) 直接計演算法。其計算公式為:

飯店計劃期經營利潤=∑(某營業項目計劃收入-某營業項目計劃營業成本-某營業項目計劃營業費用-某營業項目計劃稅金)

(2) 因素測演算法。一般可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確定基期經營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基期經營利潤=基期1~3季度實際經營利潤+基期第4季度預計經營利潤

第二步,測定各項因素變化對經營利潤的影響。其計算公式為:

接待量變化增減經營利潤=∑[(計劃期接待量按基期價格計算的某項營業收入-基期某項營業收入)×基期經營利潤率]

價格變化增減經營利潤=∑(基期接待量按計劃期價格計算的某項營業收入-基期某項營業收入)×(1-稅率)]

第三步:

成本費用變化增減經營利潤=計劃期飯店營業收入總額×(計劃期成本費用率-基期成本費用率)

稅率變化增減經營利潤=∑[計劃期某項營業收入×(計劃期稅率-基期稅率)]

計劃期經營利潤總額=基期經營利潤+或-計劃期上述各項經營利潤增減額

2. 飯店信用期限

增量利潤=(新增收入-新增變動成本)-(增加應收帳款的信貸費用-壞帳損失)

=(新增收入×邊際利潤率)-(增量投資×利率)-(營業收入×壞帳損失率)

產生應收帳款所需增加的資金即增量投資=原先營業收入由於收款期變化成為應收帳款所需增加資金+新增營業收入部分應收帳款所需增加的資金

=(平均收款期的變化×原先日均收入)+(新的平均收款期×日均增量收入×變動成本率)

3. 飯店營業成本

飯店營業成本=餐飲部成本 +商品進價成本+商品進價成本+車隊的營業成本 +洗滌部成本+其他成本

商品進價成本=商品進價+進口稅金+購進外匯差價+支付委託外貿部門代理進口的手續費

4. 飯店營業收入

飯店營業收入=基本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客房收入+餐飲收入+洗衣收入+商品銷售收入+長途電話服務費收入

5. 計劃期客房總接待能力

計劃期可供出租客房總間天數=客房數×計劃期天數

6.年度客房營業收入

年度客房營業收入=可供出租客房總間天數×預計客房平均出租率×預計平均房價

7. 計劃期餐廳總接待能力

餐廳餐位總數=餐位數×餐次×計劃期天數

8. 收入費用率

收入費用率=(餐飲費用/餐飲銷售收入)×100%

9. 餐廳實際接待量

餐位利用率=(就餐人次/餐位數量)×100%

10. 餐廳收入

餐廳收入=餐位數量×報告期天數×餐位利用率×人均消費額

人均消費額=餐廳營業收入/就餐人次

11. 餐飲經營利潤

餐飲經營利潤=餐飲營業收入-餐飲營業成本-餐飲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餐飲利潤=餐飲營業收入×(毛利率-稅率)-餐飲營業費用

=(餐位數量×報告期天數×餐位利用率×人均消費額)×(毛利率-稅率)-餐飲營業費用

12. 客房用品儲備額

額房用品儲備額=∑(某種用品日均消耗量×單價×儲備日數)

一次性用品日均消耗量=客房間數×平均出租率×單間配備量

多次性使用日均消耗量=(客房間數×平均出租率×單間配備量)/單件用品平均使用日數]]

儲備日數=在途日數+驗收日數+整理準備日數+供應間隔日數+保險日數

某種用品供應間隔日數=最合理的加工生產批量/該種用品日均消耗量

13. 客房出租率

客房出租率=計算期客房實際出租間天數/(可出租客房數量×計算期天數)×100%

14. 客房每天平均成本

客房每天平均成本=(旅店每月總成本/全部可供出租房間總面積(平方米)×30)×客房面積(平方米)

15. 客房出租價格

客房出租價格=客房成本 /(1-毛利率)

16. 客房周轉率

客房周轉率(客房出租率)=計算期內客房出租間次/(全部可供出租間數×計算期天數)×100%

=計算期內客房營業收入/(全部可供出租客房收入×計算期天數)×100%

17. 床位周轉率

床位周轉率(次數)=計算期內接待旅客人次/實有床位數

床位周轉率(天數)=(實有床位數×計算期天數)/計算期內接待旅客人次

18. 旅遊飯店房價的計算

平均房價=客房營業收入/客房計划出租間天數

客房計划出租間天數=可供出租的客房數×客房出租率×365天

19. 客房經營利潤

客房經營利潤=客房租金收入-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某類客房可出租數量×計算期天數×出租率×間天可變費用)-客房不變費用總額

20. 客房變動費用總額

客房變動費用總額=客房數×報告期天數×出租率×間天變動費用

間天變動費用=報告期客房變動費用總額/(客房數×報告期天數×出租率)

21. 客房出租成本

每間客房每天平均出租成本=[平均成本×(1-客房閑置率×變動成本率)]/客房出租率

客房閑置率=1-客房出租率

22. 客房租金收入率

客房租金收入率=(報告期客房租金實際收入總額/報告期應收客房租金總額)×100%

=報告期客房租金實際收入總額/∑(某類客房數量×某類客房日租金×報告期天數)

23. 旅行社組團業務成本費用總額

組團業務成本費用總額=∑[(某旅遊路線旅遊者人數×每人日綜合服務旨撥付標準×行程日數)+(某旅遊線旅遊者人數×人均交通費金額)]+營業費用總額

24. 旅行社組團收入

旅行社組團收入=∑(某等級旅行團人數×日平均收費標準×境內停留天數+城市間交通費)

25. 旅行社組團經營利潤

旅行社組團經營利潤=(入境人次×平均日收費標準×平均停留天數)+入境人數×人均交通費-(入境人次×平均日撥款標準×平均實際停留天數)-交通費支出-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1、餐廳定員=座位數×餐次×計劃期天數 含義:反映餐廳接待能力

2、職工人數=(期初人數+期末人數)/2 含義:反映計劃期人員數量

3、季節指數=月(季)完成數/全年完成數×100% 含義:反映季節經營程度

4、座位利用率=日就餐人次/餐廳座位數×100% 含義:反映日均座位周轉次數

5、餐廳上座率=計劃期接待人次/同期餐廳定員×100% 含義:反映接待能力每餐利用程度

6、食品人均消費=食品銷售收入/接待人次 含義:客人食品消費水平

7、飲料比率=飲料銷售額/食品銷售額×100% 含義:飲料經營程度

8、飲料計劃收入=食物收入×飲料比率+服務費 含義:反映飲料營業水平

9、餐飲計劃收入=接待人次×食物人均消費+飲料收入+服務費 含義:反映餐廳營業水平

10、日均營業額=計劃期銷售收入/營業天數 含義:反映每日營業量大小

11、座位日均銷售額=計劃期銷售收入/(餐廳座位數×營業天) 含義:餐廳座位日營業水平

12、月度分解指標=全年計劃數×季節指數 含義:反映月度計划水平

13、餐飲毛利率=(營業收入-原材料成本)/營業收入×100% 含義:反映價格水平

14、餐飲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反映餐飲成本水平

15、喜愛程度=某種菜肴銷售份數/就餐客人人次×100% 含義:不同菜點銷售程度

16、餐廳銷售份額=某餐廳銷售額/各餐廳銷售總額×100% 含義:餐廳經營程度

17、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額/銷售收入×100% 含義:反映餐飲銷售利潤水平

18、餐飲流通費用=∑各項費用額 含義:反映餐飲費用大小

19、餐飲費用率=計劃期流通費用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餐飲流通費用水平

20、餐飲利潤額=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含義:反映營業利潤大小=營業收入×(1-成本率-費用率-營業稅率)

21、餐飲利潤率=計劃期利潤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餐飲利潤水平

22、職工接客量=客人就餐人次/餐廳(廚房)職工人數 含義:職工勞動程度

23、職工勞效=計劃期收入(創匯、利潤)/職工平均人數 含義:職工貢獻大小

24、職工出勤率=出勤工時數/定額工時數×100% 含義:工時利用程度

25、工資總額=平均工資×職工人數 含義:人事成本大小

26、計劃期庫存量=期初庫存+本期進貨-本期出庫 含義:反映庫存水平

27、平均庫存=(期初庫存+期末庫存)/2 含義:月度在庫規模

28、期初庫存=年預計銷售額/資金周轉次數×0.5×(1+月度銷售額/各月平均銷售額)

通過以上的20多個餐飲經營數據對開店老闆很重要滴,如果你想把店鋪經營好,要時常注意店裡的生意怎樣,就要通過具體的數字來檢驗計算!

1.餐廳定員=座位數×餐次×計劃期天數 含義:反映餐廳接待能力

2.職工人數=(期初人數+期末人數)/2 含義:反映計劃期人員數量

3.季節指數=月(季)完成數/全年完成數×100% 含義:反映季節經營程度

4.座位利用率=日就餐人次/餐廳座位數×100% 含義:反映日均座位周轉次數

5.餐廳上座率=計劃期接待人次/同期餐廳定員×100% 含義:反映接待能力每餐利用程度

6.食品人均消費=食品銷售收入/接待人次 含義:客人食品消費水平

7.飲料比率=飲料銷售額/食品銷售額×100% 含義:飲料經營程度

8.飲料計劃收入=食物收入×飲料比率+服務費 含義:反映飲料營業水平

9.餐飲計劃收入=接待人次×食物人均消費+飲料收入+服務費

含義:反映餐廳營業水平

10.日均營業額=計劃期銷售收入/營業天數 含義:反映每日營業量大小

11.座位日均銷售額=計劃期銷售收入/(餐廳座位數×營業天)

含義:餐廳座位日營業水平

12.月度分解指標=全年計劃數×季節指數 含義:反映月度計划水平

13.餐飲毛利率=(營業收入-原材料成本)/營業收入×100%

含義:反映價格水平

14.餐飲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反映餐飲成本水平

15.喜愛程度=某種菜肴銷售份數/就餐客人人次×100% 含義:不同菜點銷售程度

16.餐廳銷售份額=某餐廳銷售額/各餐廳銷售總額×100% 含義:餐廳經營程度

17.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額/銷售收入×100% 含義:反映餐飲銷售利潤水平

18.餐飲流通費用=∑各項費用額 含義:反映餐飲費用大小

19.餐飲費用率=計劃期流通費用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餐飲流通費用水平

20.餐飲利潤額=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含義:反映營業利潤大小

=營業收入×(1-成本率-費用率-營業稅率)

21.餐飲利潤率=計劃期利潤額/營業收入×100% 含義:餐飲利潤水平

22.職工接客量=客人就餐人次/餐廳(廚房)職工人數 含義:職工勞動程度

23.職工勞效=計劃期收入(創匯、利潤)/職工平均人數 含義:職工貢獻大小

24.職工出勤率=出勤工時數/定額工時數×100% 含義:工時利用程度

25.工資總額=平均工資×職工人數 含義:人事成本大小

26.計劃期庫存量=期初庫存+本期進貨-本期出庫 含義:反映庫存水平

27.平均庫存=(期初庫存+期末庫存)/2 含義:月度在庫規模

28.期初庫存=年預計銷售額/資金周轉次數×0.5×(1+月度銷售額/各月平均銷售額

含義:計劃期初庫存安排

29.期末庫存=平均庫存×2-期初庫存 含義:年末預計庫存額

30.月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期初佔用+期末佔用)/2

季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季度各月佔用/3 含義:年、季、月流動資金占用

年度流動資金平均佔用=∑各季度佔用/4 水平

31.流動資金周轉天數=計劃期營業收入/同期流動資金平均佔用

含義:流動資金管理效果

32.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流動資金平均佔用×計劃天數)/營業收入

=流動資金平均佔用/日均營業收入 含義:流動資金管理效果

33.餐飲成本額=營業收入×(1-毛利率) 含義:反映成本大小

34.邊際利潤率=毛利率-變動費用率

=(營業收入-變動費用)/營業收入×100%

=(銷售份額-變動費用)/銷售份額×100% 含義:反映邊際貢獻大小

35.餐飲保本收入=固定費用/邊際利潤率 含義:反映餐飲盈利點高低

36.目標營業額=(固定費用+目標利潤)/邊際利潤率 含義:計劃利潤下的收入水平

37.餐飲利潤額=計劃收入×邊際利潤率-固定費用 含義:反映利潤大小

38.成本利潤率=計劃期利潤額/營業成本×100% 含義:成本利用效果

39.資金利潤率=計劃期利潤額/平均資金占用×100% 含義:資金利用效果

40.流動資金利潤率=計劃期利潤額/流動資金平均佔用×100% 含義:流動資金利用效果41.投資利潤率=年度利潤/總投資×100% 含義:反映投資效果

42.投資償還期=(總投資+利息)/(年利潤+年折舊)+建造周期 含義:反映投資回收效果

43.庫存周轉率=出庫貨物總額/平均庫存×100% 含義:反映庫存周轉快慢

44.客單平均消費=餐廳銷售收入/客單總數 含義:就餐客人狀況

45.餐廳服務費=餐廳銷售收入×服務費比率 含義:服務費收入大小

46.食品原材料凈料率=凈料重量/毛料重量×100% 含義:反映原材料利用程度

47.凈料價格=毛料價/(1-損耗率) 含義:凈料單位成本

48.某種菜生產份數=就餐總人次×喜愛程度 含義:產品生產份數安排

49.附加價值=人事成本+利潤+稅金 含義:勞動力所創造的新增價值

50.附加價值率=附加價值/總收入×100% 含義:勞動力對新增價值創造程度,考核總經理和餐飲部經理工作能力

51.勞動分配率=人事成本/附加價值×100% 含義:人事成本開支的合理程度

52.利潤分配率=實現利潤/附加價值×100% 含義:利潤分配使用的合理程度

53.門麵價值計算公式:保本點 = 每天固定開支(房租 + 水電 + 稅收 + 人工工資 + 雜項) -

保本點 X ( 1÷ 預定毛利率) = 保本營業額 -

保本營業額÷平均每客消費÷平均每桌餐位數 = 每天的保本上座率

《新連鎖新零售》之創新商業模式

【主要內容】:連鎖企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工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供應鏈、產業鏈升級;單店盈利的提升,標準化打造,督導體系,連鎖六大系統建設;連鎖招商資源盤點,招商策劃,連鎖擴張模式設計,招商運營等;連鎖股權合夥,人才激勵,股權激勵,企業融資,企業估值,門店眾籌等;如何快速實現規模收益,連鎖體系規劃建設,連鎖企業爆品打造方法等;連鎖人才複製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招商運營實操,經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連鎖CP 的精彩文章:

經營企業到底是商業模式重要,還是戰略規劃重要?
特許與連鎖的區別,請看完!
便利店的特許經營制度:加盟總部應具備「12大」條件
銷售實戰,15招輕鬆發現客戶的性格模式!
人心八招,你知道是什麼嗎?

TAG:連鎖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