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是湘軍將領,曾提出一大膽計劃,若慈禧採納則日本必敗無疑

此人本是湘軍將領,曾提出一大膽計劃,若慈禧採納則日本必敗無疑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過「中興名臣」李鴻章的傳奇人生,引起讀者的強雷興趣。今天咱們再來聊聊一位頗具國際戰略眼光的湘軍將領——劉長佑。

劉長佑劇照

甲午一役清廷大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但割地賠款還通商開放,使晚清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然而,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本來是可以改寫的。湘軍名將劉長佑在此之前就曾提出一個大膽計劃,若清政府採納他的計劃,那麼日本在甲午戰前就可能遭到重大打擊。

見證風雲變幻的故宮紅牆

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劉長佑生於湖南新寧,自幼便熟讀兵書、習武好鬥,而鎮壓太平天國則給了他迅速崛起的機會。毫不諱言地說,劉長佑正是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封疆大吏。一開始,他隨江忠源赴廣西鎮壓太平天國,連戰皆捷。隨後他又與其他湘軍將領合力圍攻天京,剿滅太平天國,陸續升任廣西巡撫、閩浙總督、直隸總督等職。

金田起義油畫

劉長佑為官期間,心繫百姓,治理貪污、發展經濟、對於民眾糾紛也總能秉公處理,老百姓都視他為父母官。而劉長佑不僅管理有方,他對國際軍事局勢的把握也十分精準。日本明治維新後,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可狹小的國土面積卻滿足不了日本人的野心,於是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日本通過武力強行吞併本為清朝藩屬的琉球王國。

中日甲午海戰沿海局勢

在清廷看來,琉球王國不是十分重要的領土,因此對日本的行徑自然也就麻木不覺。然而劉長佑卻敏銳地嗅到了日本人的敵意。他大膽預言日本正在醞釀一場戰爭,意欲征服朝鮮、侵略中國,最後稱霸世界。於是劉長佑主動上書,建議清政府趁日本羽翼未豐時予以打擊。此時恰逢「洋務運動」如火如荼,清朝大力建設海軍力量,若傾北洋、南洋、福建的三支海軍之力,完全有能力擊敗日本。

清末海軍艦艇舊照

值得指出的是,劉長佑上書的時間是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此時距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還有十二年之久,時間上也完全來得及。可惜當時的統治者並沒有如此長遠的軍事眼光,認為日本只是蕞爾小國,沒必要興師動眾,最終便沒採納他的建議,劉長佑遂辭官回鄉。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憂國憂民的老將劉長佑在老家湖南新寧去世,終年69歲,結束了壯志未酬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稱大帝,僅用12年便建立超級帝國,做一事比西方早兩千年
朱元璋在世時定下奇葩規定,令子孫後代頭疼無比,卻無意促成一事
此人本是大宋王妃,卻慘遭敵人俘虜12年,被俘期間宋朝封其為皇后
此人被稱歐洲武則天,諸多方面與慈禧相似,後世評價卻極其完美
蔣介石命此人撤退,結果他自創戰法殲敵11萬,毫無爭議成一代戰神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