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前面那根針是做什麼用的?外行想不到,內行都知道
空速管是飛機重要的大氣數據感測器
空速管是飛機重要的大氣數據感測器,空速管是一種測量壓強的儀器,可用來測量流體運動速度。皮託管由法國工程師亨利·皮托於十八世紀初發明,並在十九世紀中葉由法國科學家亨利·達西改進為現在的樣子。皮託管通常用於測量飛行器的空速和工業設施中的氣體的流動速度。
最基本的皮託管具有一個直接處於氣流中的管道。可在此管充有流體後測量其壓差;由於管道中並無出口,流體便在管中停滯。此時測量的壓強為流體的滯壓,也稱為總壓。
滯壓/總壓 = 靜壓 + 動壓,數據計算機再通過伯努利全靜壓方程等計算式來換算得飛行控制所需的飛行速度、升降速度和大氣壓力等數據。
戰鬥機,在試飛階段中是必須少不了機頭空速管的。
空速管在使用中要受到氣流干擾,空速管的長度越大,前端測壓口與機體的距離越遠,所測量的靜壓就越接近大氣真實靜壓。因此,為提高測量精度,準確測量總壓、靜壓,空速管軸嚮應盡量與氣流方向平行,空速管的最佳安裝位置就是在與機身軸線相同的機頭前方,數據計算機的誤差修正精度、換算得的數據更容易保證。
F-117機頭的紅布條,即為空速管。
空速管並非是我國戰鬥機上所獨有的,只是你看到了我國戰鬥機的空速管多是布置在機頭位置。從70年代開始,國外的戰鬥機轉而採用機身空速管設計。雖然在數據採集的精度上,機身空速管要差於最佳位置上的機頭空速管,但通過對稱設置多個L型空速管,利用大氣數據計算機更強的數據處理和修正程序的誤差補償,也可保證測量的精度。機身空速管的更為輕便,安裝位置更為靈活。
JF-17「梟龍」和F-22,機頭沒有空速管,是布置在了機身上。
而目前空速管,不論是機頭空速管還是機身空速管,都以開始取消,轉像了大氣數據感測器技術,對隱身、對高超音速飛行都更為有利。所以,正如我國最新的殲-20等,已經取消了機頭空速管,採用與機身融為一體的大氣數據感測器。
空速管,不論是機頭空速管還是機身空速管,都以開始取消


※中國坦克究竟有多可怕?百發百中,讓敵人無處可躲
※中國陸軍又一項技術領先世界,一路艱辛常人難以想像
※中國用坦克改出來的重型步戰車究竟怎麼樣?
※誰說俄羅斯工業傻大黑粗?叫你看看什麼是蘇聯實力
TAG:劉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