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Daisy啊,今晚的party,你去social一下,穿那件one-piece哦

Daisy啊,今晚的party,你去social一下,穿那件one-piece哦







大家都知道,現在在很多企業,都流行起英文名。什麼Vivian,Tony啦,一叫一大堆。



員工起英文名,只是公司

 

international 

路線的一環。

在中國職場,語言上也出現了分層。




甚至,從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就能判斷出到底是在民企,還是外企上班;是月薪3k的職場 「平民」 還是月薪3w的職場「中產」。



話不多數,今天我們就用幾個生動形象的例子,說說「語言分層

(鄙視鏈)

」是咋回事!





# 1 

擼串

 VS 

Barbecue





烤串這樣一種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吃,可以說是全民的心頭愛。




但是呢,平民和中產卻在叫法上划了一條「三八線」,為這種全民美食貼上了符合自己身份的標籤。





小王,今天下班後,我們去隔壁 「好味道」 擼串吧。




Tiffany,周末我們去公園barbecue吧,記得帶上你的boyfriend一起哦。




沒錯,在我等職場平民的世界裡,吃烤串就是擼串,圖的是簡單爽快。夜晚路邊攤,昏黃路燈下,配上一瓶啤酒,看著燒烤煙塵和馬路飛塵齊舞,真是一天最佳的犒勞。




而職場中產呢,擼串可是有違他們優雅的身段,聽著特粗魯。



他們管這個叫BBQ,


再高端點的叫

Barbecue

 

[?bɑ:b?kju:]



對,一定要念出全稱,逼格才更上一層樓。








並且呢,職場中產是不會晚上出去吃的,一定要等到風和日麗的周末,帶上漂亮的格子桌布去公園barbecue,一邊曬太陽,一邊談人生。










# 2 

 名額

 VS 

headcount





不懂啥意思?來看一個對比。





小李啊,最近廠里招技術員,有兩個名額,我覺得你挺合適的,來試試吧。




Tony啊,最近公司招工程師,有兩個headcount,你去試試吧。




職場 「平民」 口中的「名額」在外企那兒,叫

headcount

,就是所謂的

「人員編製」

,也簡稱為

HC。




像實力杠杠的大外企,比如IBM,西門子啦,因為留用機會難,每年不知道多少實習生為了爭取一個轉正headcount,廢寢忘食,苦活臟活全包攬。







# 3 

拉關係

 VS 

social, network





都說中國人做生意喜歡拉關係,但其實國外要成大買賣,同樣很看重人脈。




不過呢,外國人拉關係,拉得比較含蓄,一般都是男男女女去一個大party上,

穿著小禮服或西裝,

拿著香檳,矜持地抿一小口,眉飛色舞地找共同點。




看到校友,

一定要表現得非常驚喜,眼帶星光的那種。

一般一杯酒喝完,關係也拉得差不多了。




而拉關係這件事,職場3K新人和3w大佬之間差別也很大,比如:





主任:小劉啊,你要多和XX拉拉關係啊,這單子就靠你了。




總監:Daisy,今晚香格里拉酒店中美商會,好多大客戶都去,你也去social下,

記得穿那件新買的one-piece...




沒錯,外企白領特喜歡用social來表示拉關係,而且還是形容詞當動詞用的那種。而對於公關小能手們來說,拉關係就是

networking,

編織關係網就KPI。




哦,對了,現在老外和中國人做生意的時候,都學會了入鄉隨俗,直接用Guanxi來說拉關係這件事。




當然啦,老外自己玩的時候更多用networking 或者connection;但像川普那樣讓女兒、女婿去白宮擔任公職的,老外叫nepotism

(裙帶關係)










# 4 

盯著點、關注

 VS 

follow






Follow也是外企白領們的口頭禪,比如:





職場3k平民:最近,我在微博上剛剛關注了谷大白話,他好有意思哦。




職場3w中產:哎,Jennifer,你微博上follow谷大白話了嗎?他好funny哦。




沒錯,中產特別喜歡用散裝英語follow這個詞,

而且一定要美式發音,念成

「發嘍」

才顯洋氣。




再比如:





小王啊,你這幾天盯緊XX項目啊,最近他們一直拖著,沒動靜。




Kevin,你這幾天重點 follow下 XX case,一直拖著,我們損失很大啊。




記住哦,一定要

「發嘍」才是那個意境,自行體會下!




還有呢:





小周啊,YY項目後續情況你跟進下,隨時跟我彙報。




Monica,你做好YY case的 follow-up,隨時跟我彙報。




的確,對於外企中產來說

, 「後續進展」 早被取代了,follow-up 才是上道的洋氣說法。










# 5  

早午飯

 vs

 brunch





我們很多人都習慣周末睡到自然醒,10點多慢悠悠爬起來,吃點小米粥、包子,俗稱 「早午飯」。




但是呢,外企中產可不吃這些,

他們吃的東東叫

brunch

,是帶果汁、西紅柿、煎烤麵包、煎培根、溏心蛋的西式「早午餐」。








#6 

下午茶 

vs 

low tea




一般到了下午,

我等職場平民盼的是CoCo,一點點那樣的下午茶吧




而職場中產呢,人家是約著去喝

 

low tea 

哦,要有三明治、絲康餅、果醬、奶油、甜點,英式茶的那種。





據說,人家這種才是正宗的英式貴族下午茶吃法。相傳,過去英國貴族下午3、4點鐘的時候邀請客人喝下午茶,一般都坐在低矮的沙發上,茶點也擺在較低的茶几上,於是下午茶稱之為low tea。




所以哦

low tea 並不 low,而是藏著一股低調奢華的貴氣。







#7 

 時髦、潮

 

vs 

in, chic






 

老李:小婷啊,你今天穿得真

時髦。






老李和小婷約著在必勝客吃飯,一見到小婷,老李就忙不迭地稱讚小婷的那條黑色小禮服。




哪知,這段話被隔壁桌外企中產Jessie聽在了耳里。Jessie翻了翻白眼,心裡diss道:這人誇女孩的招數還真是太老掉牙。




放在他們那兒,時髦可是老阿姨說的詞,要是在他們辦公室,一般會這麼說:





 

Tina,你今天這一身打扮可真 IN,氣質全出來了。






沒錯,在外企中產看來,IN才是弄潮兒口中高檔奢侈品的代稱。




但Jessie可能不知道的是,她口中時髦的說法「in」,在服裝設計界來說,也是老掉牙了。




現在時尚圈大咖都流行說chic,所以

在語言鄙視鏈上,是這樣排列的:

fashion < in < chic







好了,今天就先舉幾個例子,大家稍微感受下職場中產是如何用「散裝」 英語裝逼格的。




但是你要問小編,真正的散裝英語大師是什麼境界,小編就不多說了,

丟你們一個龍霄的視頻,感受下↓








你還知道哪些 「散裝」 英語?半洋半中,讓人聽了想打人的那種……




本文轉自滬江商務英語







  • 英國人最想知道的秘訣:如何與「世仇」法國人絕交……



  • 「鹿鹿那麼可愛,怎麼可以頂我?」華人設計師在倫敦慘遭襲擊…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梅姨用中文向全球華人拜年!這口音是跟四川師傅學的嗎?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個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十四年終於等來《真愛至上》續集!為了「紅鼻頭節」,那些浪漫的、素昧平生的愛,一直都在…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英國 的精彩文章:

2017HR最有影響力人物榜單揭曉,英國商學院教授扎堆上榜!
雖然只是一組動圖,但也相當嚇人了(慎入)
18世紀英國女性的華服原來是這樣穿的,就問這麼費勁你還想變小公舉嗎?
英國精算師:雖然我們入行難,但是我們薪資高啊
「鹿鹿那麼可愛,怎麼可以頂我?」華人設計師在倫敦慘遭襲擊…

TAG:最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