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絕密工程留下「死亡」之坑,周圍寸草不生,人們生活悲慘
這個世界上最大坑的寬度達62英里,被一度稱為「死亡之坑」,洞入口直徑達1200米,深約525米,相當於161層樓高,位於東西伯利亞一個名為波皮蓋的偏僻地區,,靠近北極圈,冬長夏短,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40℃,最低溫能達到零下60℃。在這裡即使是短暫的夏季無霜期,這裡的氣候也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周圍可以稱為是不毛之地了。
這個巨大的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錢坑,裡面都是鑽石,在米爾內鑽石礦場上空俯瞰,巨大的漩渦狀洞穴鑽進大地。
前蘇聯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知道這裡驚人的鑽石儲備。可是當時的蘇聯及以後的俄羅斯政府為了避免給其已有的金剛石礦和手工採礦者造成損失,且由於當時已從控制著全球鑽石市場的鑽石開採工程中收穫了大量利潤,這個秘密被保守至今,沒想到這一捂就是30多年。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坑被一瞞就是30年,不過最後還是重見天日了。這麼大的礦石坑實在是令人震驚,現在估計也是沒有什麼更大的礦石坑可以比擬了。
科學家估計,「數萬億克拉」鑽石就躺在位於西伯利亞這個有3500萬年曆史的小行星火山坑中,其鑽石儲藏量超過全球儲備10倍。
居住在米爾內市的人們多是鑽石礦工及其家屬。幾十年來,幾乎天天能看到鑽石的米爾內人最稀罕的是日常生活用品,交通不便加上沒有農作物,水果、蔬菜成了當地最緊俏的東西。
米爾內距離最近的鐵路車站有1193公里,惟一的公路是通往連斯克的,且不與公路幹線連網。米爾內人與外界的聯繫幾乎全靠空中交通。這裡建有一個大型機場,年吞吐旅客20多萬人次,貨物2.5萬噸左右。
2004年,政府決定關閉鑽石洞穴,運行了46年的世界最大鑽石坑洞正式熄火。大坑卻讓當地政府傷透腦筋。他們都不差錢,仍然過得比較悲慘,有人曾提議把它填平,但天文數字的「埋坑費」讓政府徹底放棄了這個建議。要知道,從礦場建立至今,盛產鑽石的米爾內一直是世界上最被人羨慕的地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