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構圖進階技巧 取景時如何對圖像進行裁切

構圖進階技巧 取景時如何對圖像進行裁切

在拍攝中,對重要的主題元素進行有意捨棄,會令很多攝影者感到驚奇、困惑,甚至會相當排斥。然而如果誰不會使用這種構圖方式,那也就意味著他放棄了一種有效的手段——能讓觀賞者在觀賞照片時產生迫近感,並使其願意將視線長時間地停留在照片上。因為並不一定要將所有內容都必須反映到照片中—未完全呈現的內容也會對照片產生重要的影響。

完整映像

我們常常會說,對主題的生硬裁切會讓觀賞者感到困惑,其理由是,觀賞者在欣賞照片時期望看到的是這一主題的完整輪廓。這種期望並不會針對所有的圖像元素,而僅限於最重要的圖像元素,這是因為每張照片都反映了現實中的一個部分—它無法將一切圖像元素都完整呈現出來。

舉個例子:拍攝草地上一座單獨的房子,包括屋前的小路、周圍的樹木和灌木時,觀賞者並不期望看到草地或小路的全部,但期望看到房子和近處樹木的全貌。房子的全貌以簡單的方式構成了該照片的主要主題—尤其是當它通過某種構圖方式被進一步強調時。不作切割也是強調和突出圖像元素的一種方式。

人類的大腦可以在精神上將只看到部分的主題補充完整。你可以對圖像元素進行切割。這樣你就可以將主題的重點從壁虎的身體轉移到它的頭部。

降低視覺的主導性

如果現在攝影者只拍攝一所房子的局部,那麼房子在照片中佔據的圖像區域就會減小,其重要性也會隨之下降,這樣一來整個照片的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會發生變化—或許是房子的某一個細節,或許是房屋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或許是另一個圖像主題,如場景的色彩。拍攝時對圖像進行裁切,可以降低某些圖像元素的重要性,並突出圖像中本來不太重要的元素。

上部或下部的輕微裁切會賦予某個主題一種視覺上的支持,並防止其在較大的空間內顯得孤單、絕望。

許多人不敢對圖像進行大幅裁切,其實這樣的裁切不僅會給某個圖像元素帶來極高的集中度,也會賦予整張照片很高的關注價值。

圖像裁切的強度影響著圖像元素在照片中的地位和分量—與有意的裁切比起來,輕微的裁切(有時)幾乎不會被察覺。它可以在視覺上給予某個單調區域內的圖像元素以支持,並防止其被孤立甚至脫離主題。拍攝時對某個圖像元素進行較大幅度的裁切或者非常徹底的裁切,可以明顯降低某個元素在照片中的重要性,甚至使之完全脫離圖像所要表達的內容。

以裁切求接近

圖像裁切不僅能在視覺上凸顯圖像元素的重要性,也能以非常簡單的方式拉近觀賞者與主題之間的距離。某個主題被裁切得越厲害,其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就越近,圖像看起來就越詳細、越直接,這樣觀賞者也就更容易消除情感上的距離。當某人或某物直接出現在一個人面前時,他就不得不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同樣,這種照片的觀賞者也會感覺自己好像就站在主題面前。

以上內容基本上適用於所有主題,但其在人像攝影領域的效果尤為明顯:由於某種社會因素,兩個(陌生)人之間會有一定的距離感,想要使這兩個人都感覺舒服,他們之間需要保持約一臂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下,他們在談話時可以完全看到對方的頭部,因此我們在欣賞照片時也會有這樣的期望。只有面對那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人—伴侶、家人、朋友時,我們才會與之更加接近,這時我們無法完整地看到對方的頭部甚至臉部。

對於我們不熟悉的人,我們會本能地與之保持最短的社會距離—約一臂長,而不至於太「逼近對方」。這個距離使我們可以完整地看到對方的頭部,因此在觀賞照片時我們也期望如此。只有面對親密的朋友、家庭成員或自己的伴侶時,我們才會毫無顧忌地與之接近,這時我們只能看到對方的臉。通過所選的圖像區域,我們可以將觀賞者帶入這種情景中,並傳遞給他一種接近、親密以及認識照片中人物的感覺。

作為一名攝影者,你可以通過對照片中人物的頭部進行裁切,明確表達出這種親密感,並從視覺上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由此可以迫使觀賞者拉近自己與照片中人物之間的距離。這樣做的結果是,照片要麼很有魅力—因為觀賞者可以體會到這種感覺,要麼使觀賞者從內心抗拒並嘗試拉大與人物之間的距離—這取決於攝影者所塑造的人物是否能令人產生好感。

裁切而非切斷

圖像裁切除了具有情感力量外,還能從另一方面促使觀賞者長時間地研究照片:如果觀賞者沒有完整地看到某個特定的圖像元素,那麼他會對照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到失望。然而這種失望同時能非常強烈地激發他的幻想,因為觀賞者知道這一元素在現實中是完整的,他會不自覺地開始想像照片中沒呈現的那部分元素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圖像元素的線條會無限延長,其圖案或結構也會向無限延伸(不改變其方向或外觀)。因此在塑造人物時,裁切人體最寬的部位是很不恰當的,你很快就能感覺到那樣做是不好的。

根據所裁切元素的不同形狀、外觀及其在圖像區域中的位置,觀賞者將被裁切的主題部分補充完整的過程也有難有易。但無論難易,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會這樣做,也就是說,觀賞者會長時間地研究圖像,如同照片主題沒被裁切一樣。因此,圖像裁切可以吸引觀賞者的注意。

對照片的裁切不能總通過照片的邊緣,也可以在照片範圍內部通過某個圖像元素與另一元素的重疊來實現。在這個例子里,帽子切割了小孩的臉部並使其真實身份無法被辨認。

常用位置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對圖像元素進行裁切:一種是通過與另一元素重疊,另一種是通過照片的外邊緣。後者的作用更強烈、效果更清楚。然而,裁切並不是對照片的四條邊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如果某一元素被照片的下邊緣裁切,觀賞者幾乎覺察不到—除非採用將重要圖像區域切斷的極端裁切方式,比如在鼻子和嘴巴之間對人物的臉部肖像進行裁切。但是,如果圖像元素是有內容的,而且可以從內容上分開的部分被照片的下邊緣裁切掉,它仍然能帶給觀賞者完整的感覺。比如在人腹部的高度進行裁切,觀賞者在欣賞從全身人像中截取的人物上半身部分的照片時仍然會有完整的感覺。

圖像元素被照片不同的邊切割,所造成的效果也有強有弱。右部和上部切割可以給照片帶來強烈的效果,並能極大地降低圖像元素在視覺上的主導性。

對圖像的上邊緣進行裁切在很多時候都會被觀賞者無意識地接受,尤其是當這種裁切可以產生更密切的迫近感,或者是可以讓一個原本無依無靠的圖像元素產生穩固感時。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對關鍵性圖像元素的極端裁切也很容易被觀賞者察覺到。

一般來說,圖像側邊的切割更加引人注意,並能更持久地強調某些圖像元素,從而使照片的另一側更加突出。如果觀賞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將被裁切的圖像補充完整,那麼這一過程在照片的右側會完成得更直觀、更迅速—因為我們習慣從左至右的閱讀方向。總之,幾何形狀與自然形狀相比、規則的圖案或結構與不規則的相比,更容易超出圖像邊緣向外延伸。無論在圖像的哪條邊上,這種規律都同樣適用。

如果某個圖像元素不僅在一條邊上,而是在多條邊上被裁切,那麼未被裁切的一邊就會尤其突出,而且被裁切的邊越多,觀賞者的熟悉感和親近感就越強。

背景分割

當然,圖像元素的裁切不僅對其本身有影響,還會影響到它的背景和周圍的環境。尤其當背景內容為統一的、單色的或者相同紋理的區域時,圖像元素的裁切有助於降低背景的主導作用。因為一旦前景中的某個元素超出了照片的邊緣,照片背景就會被分為兩個部分,當一片大區域被分成兩部分小區域時,其視覺分量就會減少。如果在照片的很多邊上都有裁切,就會導致背景的多重分割,這樣背景的作用就更加弱化了。

為了實現這一效果,裁切本身也不能非常明顯,僅僅是讓圖像元素輕微地碰觸到照片的邊緣就足以弱化背景的作用了。

通過對圖像元素的裁切不僅能減少圖像元素的視覺分量,也能降低背景的重要性。在單色調的背景中,單一的、相連的區域被分為兩個較小的、不太重要的孤立區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手機攝影作品欣賞-166
實例講解 線條引導和光線引導的重要性
關於攝影光線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捕捉街頭美景 8個技巧教你拍攝城市風光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