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打破受制於國外的窘境 國產控制器將迎飛速發展

打破受制於國外的窘境 國產控制器將迎飛速發展

機器人控制器是機器人產品中與國外產品差距最小的關鍵零部件。目前國外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控制器均為在通用的多軸運動控制器平台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各品牌機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統與之匹配。9月16日,一款名為「銳智控制器」的新型國產機器人控制器在寧波餘姚亮相,性能可與國外機器人控制器相媲美。

近些年,我國對於高科技和新科技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互聯網、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在中國發展迅速,並且保持著很高的行業熱度。這些行業都關聯著另一個行業術語:中國智造。中國製造是世界第一生產力,但是伴隨著人工成本的走高,製造業急需轉變成為智造業,這中間離不開機器人。

但是,中國雖然是最大的機器人控制器市場,國內卻沒有一個該行業的巨頭。目前國內機器人控制器行業被四巨頭控制,他們分別是ABB、庫卡、發那科和安川。

不過,經過多年的沉澱,再加上國家政策紅利,國內機器人控制器所採用的硬體平台和國外產品相比並沒有太大差距,差距主要體現在控制演算法和二次開發平台的易用性方面。一直以來,性能和品質上的落後,成為制約國產機器人控制器發展的最大瓶頸。9月16日,一款比肩國際水平的國產機器人控制器亮相全國,打破了國產機器人控制器受制於國外的窘境。

這款名為「銳智控制器」的新型國產機器人控制器在寧波餘姚亮相,是由浙江智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昌集團」)自主研發,面向6軸和7軸機械臂的專用機器人,性能可與國外機器人控制器相媲美。該控制器的研發打破了國外機器人控制器長期壟斷市場的現狀。

控制器是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應用最多的以機器人「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國外品牌為主。性能上的落後,成為制約國產機器人控制器發展的最大瓶頸。

據智昌集團首席科學家、執行總裁遲永琳博士介紹,此次亮相的「銳智控制器」與日本川崎工業機械臂相結合,在重複定位精度、路徑精度、工作節拍等方面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控制器還擁有先進的人機交互、專業的控制櫃設計等多項優越性能,支持川崎的多款機械臂。

除此之外,由智昌集團自主研發的七軸雙臂機器人和國內體型最小的伺服控制器也首次對外發布。此七軸雙臂機器人是由兩個7自由度的冗餘機械臂組成的雙臂協同機器人,是中國首次上市的七軸雙臂機器人,其核心零部件包括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器、中空的一體化機器人關節等都由智昌集團自主研發。它能實現以手代臂的智能路徑規劃,像人的雙臂一樣進行精密作業,是一款能夠與人交互的新型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控制器是機器人產品中與國外產品差距最小的關鍵零部件。相關數據顯示,智能控制器產品毛利率由2012年的18%提升到了2017年一季度的23%,提升了約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智能控制器產品毛利率也有2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上游廠商將獲益。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未來幾年內智能控制器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會保持在20%左右的複合增長率。

在這種因素的推動下,我國智能控制器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會全面展開。但是對於廠商來說,想要把握這一波市場機遇,還要從細分業務方向入手。

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行業的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對於廠商來說,要把握專業化分工這樣的發展邏輯,從細分領域入手,提高產品的可操控性與適用性,才能迅速佔領市場。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也將會是一個重要趨勢。下一階段,同類之間的併購整合將會成為提升智能控制器全領域技術能力的開端,也是產業走向規模化經營,優化供應鏈體系、樹立技術壁壘的起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外骨骼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安全與價格成關鍵挑戰
量子科技廣施援手,助多項智能製造技術攻堅克難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