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一生蠢事干盡,卻說了一句最精闢的至理名言

呂布一生蠢事干盡,卻說了一句最精闢的至理名言


歷史回顧


點擊右上方藍字免費

關注「

歷史奇聞趣事

」回復「

文章標題前對應數字

」即可查看


01

此人本該是狀元,但慈禧嫌他名字難聽不要,誰料最後成為主席



02

中國外交部傅瑩身份背景曝光,轟動全國,驚艷世界


03

擊斃日本鬼子3.3萬,卻被囚禁了33年,今天不能不說的「中國軍神」


04

朱毛合作幾十年後 毛澤東第一次不客氣地批評朱德是為何事


05

150年來中國失去的8塊土地,現在至少有7個永遠別想收回來了


06

600年前朱元璋曾告誡子孫說:「此國若不除,日後必成大患」,500年後此國果真讓中國吃盡苦頭


呂布一生蠢事干盡,卻說了一句最精闢的至理名言!




1、

呂布其人比較複雜,其在三國時代有著十分響亮的名聲。一方面因為呂布之勇武,無論是演義還是史載,都堪稱一流猛將。加上後來演義根據史載的情況進一步虛構,便有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譽。一方面因為呂布一生的事迹,此人反覆無常,有勇無謀,導致他的一生荒唐而傳奇。






2、

呂布的具體出生時間沒有史載。其一生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呂布出生,少而勇武,尤其膂力十分強大。第二階段,呂布年輕的時候被一方諸侯丁原瞧上,可惜丁原只看到呂布過人的武力,卻沒有看到呂布變化無常的性情。後來董卓來京,想搞點事情,但是看見丁原的隨將呂布之勇武,便不敢對丁原動手。這時候,董卓的手下便獻計以金銀和赤兔馬收買呂布,呂布果然是一個有價的人,很快便被收買,斬殺了自己的乾爹丁原。






3、

呂布人生第三階段。呂布斬殺第一個乾爹丁原之後,就跟董卓發展了。董卓勢大,呂布以為跟著董卓應該能有個好前程。後來董卓也看著呂布勇武過人,放在身邊可以保護自己,別人便不敢近身。為了讓呂布對自己更忠誠,董卓也認呂布當乾兒子。但是董卓沒有想到的事又發生了,董卓沒想到自己會栽在女人手裡。呂布和董卓的一個侍女好上了,發生了苟且之事。呂布就很擔心事情敗露,恰在此時司徒王允正在籌劃斬殺董卓。呂布為了自保,便參與其中,又一次親手乾死了第二個乾爹。






4、

董卓死後,呂布在長安的蜜月期很快結束。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攻入長安,王允被殺,呂布敗走。偷襲曹操濮陽不成,流落徐州,被劉備收留。但是不久,呂布為了安全起見,就乾脆趁著劉備出去迎戰袁術的時候,打敗張飛,佔了徐州。從此,總算當了一回老大。






5、

但是呂布的好日子並不長,曹操率軍來攻,呂布又節節敗退。和親袁術,卻求救不成。被圍困下邳,兵敗被俘。當時,呂布被抓到曹操面前時,看到劉備在側。呂布貪生,乃向劉備求情。劉備不僅沒有向曹操求情,反而落井下石說:「曹公,你難道忘了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死的嗎?」呂布看見無望,說了最後一句遺言:「這世上,唯有大耳賊最不可信!」事實證明,呂布用死的教訓總結的話是正確的,劉備是三國第一大偽君子。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如果你看不清當下,就讀讀歷史,因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如果你看不懂歷史,請看看當下,因為歷史正在重演。這裡是歷史愛好者的天堂,每個號文章都不重複,請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小夥伴兒們都等著你呢!我知道,您一定會來。






洞見派



ID:dongjp365


長按二維碼「識

」關注


推薦理由:

解讀大國博弈背後內幕,縱覽全球局勢戰略縱橫,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傳播正能量!長按下面二維碼識別後關注「洞見派」!







歷史潮



微信號:

lishic36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推薦理由:

為您提供一手新鮮重要時事資訊,國內國際突發熱點,真相揭秘,深刻獨到,犀利理性!!







歷史俠




ID:lishix365




長按二維碼「識

」關注


推薦理由:

有見識的人都在讀,與一百萬讀者一起了解更真實的中國。微信公眾號上最火爆的社會、經濟參考讀物之一,由資深作者、媒體精英、商業智囊精心打造,視野敏銳廣闊,有獨到的消息源!






精英讀書




ID:jyds36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推薦理由:

全球華人的內部參考,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深度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奇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古代歷代帝王為何不用美貌宮女伺候,而非要用太監呢
毛澤東時代的10大「土豪」專用品,你當年穿過就牛逼了
雍正是怎麼死的,乾隆在雍正死後做了一件事,暴露了雍正死亡真相

TAG:歷史奇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