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寇騎兵,他拿大刀一路滾著去砍馬蹄,犧牲後遺體被搶遭鞭屍
2014年9月,他被評為抗日英烈榮譽稱號時,烈士的兒子說:「這次父親被追認為抗日英烈,比起1987年被追認為烈士更讓人激動。這是在家屬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國家認可了父親在抗日戰爭中的功勛。」
烈士雖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但歷史對烈士的記載並不多,而他的「烈士證」更是四個兒女花了整整20多年才為父親拿到了的。
這位烈士就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4軍85師546旅旅長朱炎暉。
記住英雄,傳承歷史。抗日英雄故事之朱炎暉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蔡廷鍇與朱炎暉是英雄惜英雄,他們相識於淞滬會戰。
對朱炎暉烈士有研究的學者樂加楠說,他是在1987年後得知朱炎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之後才開始研究他的,他去了南京檔案館進行資料收集,才了解了朱炎暉這個人的大致生平,並將他編進了《瑞安英烈》一書中。
「朱炎暉這個人打起日寇來不要命的。」樂加楠介紹道,在1932年淞滬會戰中,蔡廷鍇率部與日寇騎兵部隊戰鬥時,犧牲了不少士兵。朱炎暉就躺在地上拿著大刀一路滾著去砍馬蹄,這招十分有效,受驚的馬紛紛把日寇摔下來,其他士兵也就有樣學樣。
樂加楠說,朱炎暉的機智、勇敢以及三天不眠不休戰鬥不息讓蔡廷鍇注意到了他,結下了緣分。
「在研究朱炎暉的時候,我一次次被他的事迹所感動,抗日英烈他名副其實。」樂加楠說,「武漢保衛戰」朱炎暉就是抱著會犧牲的心態去的。
1938年夏天,朱炎暉升任為546旅少將旅長,奉命駐守金牛地區,擔任阻擊日軍的作戰任務。在戰鬥打響之前,他將一路跟隨的妻兒都送回了瑞安老家。到了秋季,原本身體不好的他還患上瘧疾,便讓士兵抬著擔架到前線指揮作戰一周。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朱炎暉所帶的546旅傷亡慘重,最後被敵軍包圍。同年11月3日,朱炎暉指揮士兵突圍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38歲。
「更讓人痛恨的是,日寇居然還不放過他的遺體。」樂加楠說,突圍出去的300名士兵將朱炎暉遺體寄放到了湖北省石首縣籍池口的山下,由一位法師看管。日軍在侵佔了武漢後,將那位法師殺害,對朱炎暉的遺體進行鞭屍。
「到現在朱炎暉的遺體都未尋獲,在瑞安林嶴有朱炎暉的墳墓其實只是個衣冠冢。」樂加楠說。
朱炎暉烈士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每天一位英雄。昨天:他是抗戰鐵血戰士,為阻部隊投敵被叛徒割下舌頭,用刀子割肉犧牲 劉曙華烈士 明天:朱家麟烈士


※單刀赴會與張學良談判逼蔣抗日,20年後成為唯一沒打過仗的上將
※他幫曹操統一了北方,卻為懷念舊主一生拒絕的封賞,甚至以死威脅
※日寇屠城,年輕母親逃跑不成,被用刺刀從小腹挑到胸口
※他是林彪同學,資格比徐帥還老,1955授銜為何只得中將
※日寇強征民伕修堡壘,將逃跑的60歲老漢殺死人頭插路旁示眾
TAG:交山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