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架神秘的殲10飛機在北京的秋天悄然轉場。然而,然而,它竟然被我們發現了

一架神秘的殲10飛機在北京的秋天悄然轉場。然而,然而,它竟然被我們發現了

從2004 年服役至今,國產第三代殲擊機殲10 參軍已近13 年。隨著型號的不斷升級換代,當殲10 系列發展到殲10C 時,不僅原本輕巧靈活、格鬥性能突出的優點得以保留,其融合了部分殲20 技術的機載設備和武器更使其如虎添翼。

除了空戰能力逐步提升之外,殲10 系列的多用途能力也在不斷拓展,作為一種中型戰機,這十分難能可貴。在最近院線上映的中國第一部空戰大片《空天獵》中我們看到,除參與爭奪制空權任務之外,殲10C還成功使用「鷹擊」91 反輻射導彈擊毀了對手「薩姆」6 地空導彈的雷達,而且直接充當「手術刀」,以大無畏的硬漢風格切掉了敵人飛機的腦袋。

多用途能力帶來的豐富作戰彈性,正是一支致力於攻防兼備的空軍所需的特點。即使在這個逐漸向著四代機過渡的時代,多用途化的改進型第三代殲擊機也仍將是主要國家空軍的裝備基本盤。

話說20世紀80年代,中國隨著改革開放,視野逐步拓寬。中國空軍那時的主力裝備基本盤還是殲6,殲7都很少。面對北方強鄰蘇聯的壓力,並考慮世界強國空軍的發展趨勢,這兩種戰鬥機都已經落伍。我們急需立項一種新的戰鬥機。

最終拍板的,是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鄧小平在聽取時任國防工委副主任鄒家華彙報後,拍板決定用5億人民幣,研製一種新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殲擊機。1982年初,國防工委在北京開會,新機空戰指標要接近美國的F-16戰鬥機,優於蘇聯的米格-23戰鬥機。後者正屯集於中蒙、中蘇邊境,對中國特別是華北地區威脅極大。

1984年4月。當時的航空工業部討論了新型殲擊機的三種方案。其中,瀋陽所(代號601)牽頭提出的方案是帶邊條的正常布局,成都所(代號611)提出的方案是鴨翼布局。此外,洪都廠(代號320)提出的方案是變後掠翼。

最後勝出的是成都611所的方案。611所獲勝的原因不是偶然的。實際早在殲10出現之前,611就已經在殲9項目上積累了大量經驗,特別是鴨式布局的經驗。有所區別的是,殲9的鴨翼在早期方案上主要是起到氣動配平的作用。而殲10方案的鴨翼是全動的,這將在實戰中顯著提高飛機的機動能力。

尤為值得指出的是,殲9的研發時間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到了70年代殲9鴨式單發方案成為主流方案的時候,以色列的「獅」(希伯來語發音LAVI)還沒影呢。1977年,殲9已經做好了生產發圖的準備,到了兩年之後,以色列才宣布要研製「獅」式戰機。說殲10抄襲了以色列「獅」式戰鬥機設計的說法,當然就站不住腳了。

殲10沒有抄襲以色列的設計。如果非要說抄襲,那也只能說611自己抄襲了自己,抄襲了自己多年辛苦的付出。

殲9中途下馬,但是所獲得的經驗使得611可以極快地推出殲10方案。傳說,宋文驄老爺子(那會兒還不算太老)星夜趕到北京,用熬夜趕出來的一個木頭模型參會。

拿下!

什麼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人們看到今日殲10的成功,可曾知道當年那些科技人員、工程師在混亂年代的艱辛付出和作為?

扯遠了。歷經風雨,最終,殲10的10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制發動機的殲10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中國官方公布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

2005年1月9日,殲10依靠新型雷達,用新型中程空空導彈成功進行實彈打靶,實戰能力全面形成。這一年,人們首次通過媒體,在殲10上看到了空中加油管。

2008年11月5日,殲10首次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公開亮相。如今這種飛機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標準裝備。殲10單座早期型號的最高飛行馬赫數超過2.0,實用升限可以達到18000米。強大的武器裝備包括機身下的一門23-3機炮。翼下掛點6個,可以掛載霹靂8系列近距格鬥導彈、霹靂11/12中距攔截彈。此外機身還有5個掛點。可以掛載多種武器。

殲10作戰半徑能夠達到1100公里,轉場半徑達到2500公里。轉場航程是檢驗戰機作戰能力的重要指標。轉場一般都是軍事機密。

但是儘管轉場中的殲10戰機非常神秘,還是被我們發現了。

幾個月之前,確切說是在7月底,我們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為了迎接一位神秘的客人,曾閉館重裝。在帷幕重新打開之前,我們真誠邀請大家來遊玩,並特邀《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老師傾情講解!

這位神秘的客人,噹噹當擋!

就是殲10

就是殲10

就是殲10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今,殲10戰機已經落戶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北航校園院內!觀賞方便!傳奇多多!

沉穩如山、不善言辭的爸爸們,又是展示你們卓越的工科思維的時候了!

廣闊的視野胸懷,工業改變生活,航空航天技術突破人類極限——歡迎來到天空遊樂場,聽航知怪咖「奇異博士」王亞男為小小的TA講述一個不老的新世界!

王亞男,中國航空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進入航空知識雜誌工作,現任《航空知識》主編。作為國內知名航空科普專家,王亞男曾出版過多部科普專著,發表過數百篇航空科普文章。近年來王亞男在全國各院校和單位舉辦多場形式新穎的航空科普講座,以豐富的史料和科學辯證思維贏得了廣泛好評。

《航空知識》推出「天空遊樂場」活動,盡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驚鴻一瞥,一起暢遊天空遊樂場!

殲10改變你我!看看殲10,拯救地球!

我們等你來!

活動時間:2017年10月21日(周六) 9:00-11:30

活動地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

招募對象:6-14歲親子家庭(限15個家庭)

課程費用:一大一小:298元(增加一名兒童增加150元,增加一名成人免費)

費用包含:專家費、飛機模型費、耗材費等

環節一:飛機獵人

同學們集合時,自由分成4組(每組3-5位小朋友),每組拿到自己的任務書,進入機庫後的30分鐘內,根據任務書內容搜集飛機的線索,並做出簡單的彙報!

(彙報環節,提供全程視頻哦!)

環節二:飛機的故事

這些線索背後,有著怎樣或浪漫迷人,或驚心動魄的故事?再聽王亞男老師娓娓道來……

環節三:放飛!

同學們將來到北航創享空間——製作屬於自己的小飛機模型,進行距離賽,獲勝者獲得驚喜獎品!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一眼識破飛機機型
鯤鵬控必看,超酷艦載機群閃亮登場!
奇蹟的開始——以色列空軍的第一次空戰勝利
張開帙走了:52年前,他組織改裝中國空軍第一批具備核打擊能力的飛機。說中國核力量「有彈無槍」的洋人都被打臉了
十大「造飛機」的車企你知道幾個?本田、奇瑞、勞斯萊斯……

TAG:航空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