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玩藝術收藏市場發展迅猛,孤品會越發精貴!

古玩藝術收藏市場發展迅猛,孤品會越發精貴!

中國藝術收藏市場發展迅猛

近日,英國知名藝術公司「裝飾倫敦」總監維多利亞·希達爾在此間舉行的一場藝術品論壇上表示,隨著中國年輕一代收藏家陸續走出國門,目前中國在世界藝術與奢侈品市場的份額已躍居第三。

她在論壇上說,近年來中國藝術收藏市場發展迅猛,目前已佔據全球藝術與奢飾品市場總額的18%,僅次於佔有30%份額的美國和24%份額的英國。

希達爾表示,中國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影響力的日益擴大得益於年輕一代收藏家隊伍不斷壯大,他們接觸和購買藝術品的範圍已經遠遠超越了其父輩,作品形式也從傳統油畫、水墨畫擴展為各式各樣的現代藝術品。

「那些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最高的藝術品正在被中國人包攬。」她說,「一些藏品豐富的收藏家已經在中國辦起了私人博物館和藝術展。」

「奢華倫敦」主席馬克·亨得森在論壇上說,來自中國的買家已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上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崛起也給世界及英國的藝術收藏圈帶來了諸多益處。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兩級分化 孤品會愈發精貴

上海匡時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陶珂6日在「匡時秋拍全國巡展」南京站活動中表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正呈現兩級分化態勢。

在今年10月3日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焦點拍品「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超過2.94億港元的價格拍出。該價大幅超越此前逾1億港元的估值,刷新了中國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

「這很正常」,在陶珂看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分化,恰恰體現了「理性之光」而非「瘋狂再現」:獨一無二的孤品會愈發精貴;而一般藝術品、哪怕是名家的普通作品,再「上演」被盲目追捧、價格高到離譜的狀況的可能性小,市場日趨發展成熟。

在中國拍賣市場火爆的2010年,「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是不少人對拍品的印象,然而近幾年拍賣市場跌宕起伏。陶珂的體會是,自2011年市場回調6年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完成了一輪淘汰,各方參與者更加務實理性。「擠泡沫」「祛虛火」「提質量」「走國際」成為市場變化的關鍵詞。

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發布的《2016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7年展望》,2016年,在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健背景下,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穩步發展,全國共舉行文物藝術品拍賣1857場,成交額317.33億元,較2015年增長13.33%。「穩中提質」是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的主旋律。

從業多年的陶珂感覺到,伴隨市場分化,行業整合步伐也在加快,集中度越來越高。「中國拍賣公司太多了,光北京市大小拍賣行就有幾百家,全國每年拍賣會不勝枚舉;而國內標杆看嘉德、保利,國際標杆看蘇富比、佳士得等行業慣例,也就是這十年才形成的。」

陶珂認為,未來行業格局將出現「兩端」分化。高端文物藝術精品仍將牢牢「攢」在龍頭拍賣公司「手中」,大量中低端藝術品、美術品的拍賣交易,將以「網拍」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藝術品交易網路化尚處於初期階段,但為大勢所趨。

推薦閱讀

本文來源

—— 中華古玩——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曬寶交易:周元通寶
這些黃花梨傢具,每件都過千萬
精品展示:時大彬款 貔貅招財紫砂壺
[香港秋拍部分精品網上預展]雜項部分精品|10月28日及10月31日
[香港秋拍部分精品網上預展]錢幣部分精品|10月28日及10月31日

TAG:中華古玩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