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秦朝名將蒙恬發明毛筆?事實並非如此!

秦朝名將蒙恬發明毛筆?事實並非如此!

核心提示:蒙恬大受啟發,利用兔尾製作毛筆,經過多次試驗、改良,總結出制筆的108道工序,才有了後來被稱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

相傳「蒙恬造筆」故事

清明節期間,南充蒙氏宗親祭祖儀式在嘉陵區大興鄉碑埡口村蒙家山舉行,順慶、高坪、西充、南部以及重慶、遂寧、攀枝花等地200餘名蒙氏宗親圍在一座古墓前,向先祖鞠躬。

南充蒙氏從何地、何時遷來已無從考證,但有證據顯示,南充蒙氏很可能是秦朝大將蒙恬的後裔。「蒙氏最早在秦末漢初就入川了,另有一部分蒙氏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來的。」嘉陵區地方志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順慶、嘉陵、高坪、西充、南部等地如今均有蒙氏定居,而順慶區金台鎮當是南充境內蒙氏聚居人數最多的地方。」老家在金台鎮蒙承宮村的蒙彪介紹,金台鎮素有「毛筆之鄉」的美譽,當地人製作毛筆需經過108道工序,到上世紀80年代初,該鎮仍有數百人製作毛筆,集市上建有好幾個「筆市」。當地蒙氏普遍認為,蒙恬發明了毛筆,蒙氏祖上把制筆的工藝帶到了金台。

據傳,公元前223年,蒙恬帶兵在外作戰,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況,蒙恬定期寫戰報上奏秦王,但當時所用的書寫工具書寫速度很慢。一天,蒙恬打了幾隻野兔回營,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彎彎曲曲的痕迹。蒙恬大受啟發,利用兔尾製作毛筆,經過多次試驗、改良,總結出制筆的108道工序,才有了後來被稱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

「金台制筆工藝是否為蒙恬後人所授,已沒有真憑實據。」蒙彪介紹,但在金台鎮的蒙承宮村、土地埡村,至今約有90%以上的村民姓蒙。60多年前,蒙承宮村建有蒙氏家廟,家廟神龕上和嘉陵區大興鄉蒙家大院的神龕上一樣,寫著「造筆啟文人,輔秦稱大將」的楹聯。蒙氏後裔認為,神龕上供奉的祖先當是秦朝名將蒙恬。

故事歸故事,事實並非如此!

《太平御覽》引《博物志》日:「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說。「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唐代韓愈《毛穎傳》以筆擬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穎,秦始皇寵之,封毛穎為「管城子」。後世又以「毛穎」、「管城子」為筆的代稱。此事也與蒙恬有關。

有人對「蒙恬造筆」的說法提出質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先秦書籍中沒有「筆」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現了,而秦始皇只是統一了筆的叫法,可見筆是早於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大學者趙翼在《陔余叢考》中的「造筆不始蒙恬」條中寫道:「筆不始於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於前人,遂獨擅其名耳。」看來,這一評述還是有所根據的。

解放後的出土文物更證明了這一點。一九五四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長沙市友家公山的一座戰國墓群中,發掘出一支長約21厘米,直徑為0.4厘米的毛筆實物。該筆與現在使用的毛筆權相似,筆頭用優質的免箭毛製成,毛長2.5厘米,筆桿亦系竹管,所不同的是筆頭不是插在竹桿套內,而是用劈開的竹桿端部將筆頭夾在其中,外纏絲線,再塗上漆。這支埋入地下兩千多年的戰國毛筆,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它稱為「戰國筆」。又由於長沙古屬楚國,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毛筆,還被稱為「楚筆」。

戰國刻刀

是否「戰國筆」就是最早的毛筆呢?也是個問號。有人估計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炎帝、黃帝時期就出現了毛筆。張華《博物志》也有「舜造筆」的記載。另外在出土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許多彩繪陶器上,表面所繪的動物圖案及幾何紋飾;明顯地呈現出用毛筆畫寫出來的痕迹。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出現了毛筆的痕迹。據《田骨學商史編》記載,從殷墟出土的三塊牛胛骨板上,有幾個用毛筆寫成的文字,以及一些龜甲片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這些文字尚留有施朱塗墨的痕迹。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又具有相當多的「聿」字,由此可以這樣斷定,早在商代以前,我國就已有了用毛筆書字這個事實,現在文學界也大多持這個觀點。

相傳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據說蒙恬的夫人卜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制筆技藝傳授給村民,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繞村而過的小河易名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璉的別稱。相傳農曆3月16日與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蓮的生日,村民們就要舉行盛大敬神廟會,以紀念他們的筆祖。元代,湖筆取代了宣筆的地位,湖州成了全國的制筆中心,並出現了馮應科、張進中、吳升、姚愷、陸震、楊鼎、沈秀榮、潘又新等制筆名師。明末清初,善璉湖筆逐漸外傳,善璉人在各地開設了一批著名的筆店,如北京的古月軒、賀連清,上海的周虎臣、楊振華、李鼎和,蘇州的貝松泉、陸益堂等。

制筆用的毛也是千奇百怪的,什麼兔毛、山兔毛、獺毛、豬毛、鹿毛、馬鬃毛、羊毛、狼毛、雞毛、鼠毛等,甚至連人的鬍鬚也可制筆。據《嶺表錄異》里記述:嶺南無免,某郡守把一塊免皮給筆匠做筆。筆匠吃醉酒,將兔皮弄丟了,他怕受罰,就割下自己的鬍子來做筆。誰知做出來的筆非常好使,太守命令他再做一支。筆匠無奈,只好道出實情,太守便下令家家戶戶的老人把鬍子割下來作捐稅。另外還有用嬰兒的胎髮來制筆的:「內惟胎髮外秋毫,綠玉新栽管束牢。」這是唐朝一位待人讚美胎髮筆的詩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第一網 的精彩文章:

捐獻遺體的北大女博士,願她的靈魂不再被身體囚禁
宋版古籍,人間至美
以顏體寫小楷,竟然如此漂亮!
顏真卿的書法筆記,至今受用!
王羲之小楷《東方曼倩祠頌》

TAG:書法第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