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哭了,媽媽說I love you,孩子卻沒有反應

孩子哭了,媽媽說I love you,孩子卻沒有反應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4歲多的女孩和她的媽媽。有一天,媽媽帶著女兒到我工作的地方,因為彼此熟悉,打了個招呼,我就去做別的事情了。過了一會兒,我聽到嗚嗚的哭聲,一看,是小女孩在廁所里哭呢,媽媽大聲地呵斥她:「叫你上廁所你不去,這玩起來就忘了吧,你都多大了?還尿褲子!你自己好好反省吧!」

女孩又著急又害羞,躲在廁所角落裡。媽媽氣呼呼地說,真討厭,我還得回家給你拿褲子去。你就等著吧,別出來了!

考慮到女孩此刻一定是羞到極點,我假裝不知情忙別的去,讓她躲在廁所里安靜地等待。

所幸家離得不遠,媽媽大約十幾分鐘可以回來。我猜在孩子的心中,那十幾分鐘就如同十幾個小時那麼長。在快十分鐘時,她終於忍不住又哭了,哭聲很小,但是能聽出到其中的羞愧,隱忍和害怕。她甚至可能以為媽媽在斥責了自己之後,拋棄她走了。

幾分鐘後媽媽匆匆回來,我小聲告訴媽媽,孩子哭了,見到孩子之後,一定要給她一個擁抱,告訴她,媽媽愛你!

很可惜,我沒有看到第一時間的那個擁抱,也沒有聽到「我愛你」。媽媽只是簡單地幫孩子換了衣服,然後陪在孩子身邊。玩了一會兒玩具,孩子情緒慢慢好了。這時,我聽到媽媽小聲說:「I love you!」 我看到孩子沒有什麼反應地繼續玩。接著,媽媽又補充了一句,你應該說:「I love you too.」 孩子小聲機械地重複I love you. 目睹整個過程,我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媽媽犯的幾個錯誤。首先是斥責孩子尿褲子。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已經可以控制大小便,但因為精神專註別的事情時,還是有可能會尿褲子。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孩子也已經懂得自己的錯誤,只需要溫和地提醒即可,沒有必要嚴厲批評。這種當眾斥責,會給孩子造成強烈內疚和羞恥的心態。

其次,在離開的時候,應該告訴孩子,媽媽回家給你取褲子,大概多久能回來。如果你有事情,外面的老師可以幫助你。讓孩子可以安心等待。媽媽斥責後離開,容易讓孩子以為媽媽是不要自己了,從而影響安全感的建立。

最後,在回來時,孩子已經害怕地哭泣,應該及時給孩子擁抱,肯定地告訴孩子媽媽的愛。也許是中國人不習慣直白地表達我愛你,所以這位媽媽用英語來表達,殊不知對孩子來說,非母語的表達愛,只是一句英語,而沒有內在的情感,她並沒有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更不必說,媽媽還添油加醋地讓孩子用英語回應。這讓孩子不明白,媽媽到底是愛我,還是讓我學英語呢?

愛孩子,請用孩子最懂的語言告訴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