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紙幣到底有多臟?

紙幣到底有多臟?

在我們居住的世界中,不管我們去哪,身邊總有數不清的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就生活在我們的電話上,公交車的座椅上,以及公園的長椅上。通過日常活動,一次空中飛行,一次誠摯的握手,我們將這些微小的生命體傳播給其他人。現在,研究人員發現我們還通過紙幣傳遞著這些小小的微生物。

紙幣上的細菌多到難以想像

通過測試,科研人員發現紙幣上有來自寵物的DNA、藥物痕迹,以及各種各樣的致病細菌。研究結果證明細菌能默默地記錄人類的活動,留下所謂的「分子回聲」。

美國一項測試,選取了紐約流通的一張美元紙幣,發現了超過一百種不同的菌株。鈔票上最常見的細菌包括痤瘡丙酸桿菌(會引起皮膚粉刺)和口腔鏈球菌(口腔中的一種常見菌)。在中國,一張普通的一元人民幣通過細菌培養實驗,培養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毛黴菌、沙門氏菌、枯草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鏈球菌、蠟狀芽孢桿菌、綠膿桿菌、黃桿菌、痢疾桿菌、輪狀病毒、變形桿菌。除了細菌,紙幣上還可能存在輪狀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多種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等病毒。此外,蛔蟲、鉤蟲、絛蟲等寄生蟲蟲卵也可能會殘留在紙幣上,而這些蟲卵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十分可怕。

研究小組還發現了寵物留下的DNA和與某些特定食物相關的特殊細菌。從鈔票流通的領域可以看出,平均而言,紐約黑人住宅區的人愛吃雞肉,而唐人街的人喜歡食用硬骨動物與軟體動物。

我們在儘力避免接觸細菌,但是其實它們一直藏在我們的錢包里、口袋裡,跟著我們走。儘管致病微生物可以在ATM機等地方存活,但是大多數這樣的接觸不會讓我們生病。

通過紙幣追蹤流行病

疾病傳播與金錢之間的聯繫是罕見的,重大疾病的爆發不會通過自動取款機傳播。許多附著在紙幣上的細菌能夠存活兩周至三個月不等,如果身體存在創口,要特別注意遠離危險的錢幣,因為細菌大多是通過創面傳播,而非通過消化道傳播。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紙幣上廣泛存在的細菌可能會通過創口進入,引起化膿和毛囊炎,甚至發展為肺部感染和血液感染。

儘管錢沒有直接導致疾病的傳播,可我們還是能通過貨幣的流通以另一種方式探尋我們疾病的傳播是如何發展的。1998年創立的WheresGeorge.com網站允許用戶通過序列號追蹤錢幣的流通歷史。在網站創立的近20年中,該網站找到了總共超過10億美元的紙幣的地理位置痕迹。科學家試圖利用這樣的系統來追蹤流行病的傳播路線。根據人口的流動信息和WheresGeorge網站的貨幣痕迹信息,科學家甚至提前預測到了2009年豬流感的爆發。

對抗紙幣細菌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觸過現金後記得好好洗手,還有,別把錢塞到嘴裡。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9期雜誌文章 歡迎您關注大科技公眾號:hdkj199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現金被邊緣化的背後
群體思維助長假新聞
為何男性比女性短命
生長激素的小秘密
消痕除疤的神奇寶「貝」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