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奇特的海洋生物獨角鯨,你應該沒有見過長著「角」的鯨魚

奇特的海洋生物獨角鯨,你應該沒有見過長著「角」的鯨魚

奇特的海洋生物獨角鯨

傳說故事

在生活在北極的因紐特人的傳說中,有一個關於獨角鯨的故事。

有一天,一頭北極熊來到了一間房子附近,裡面住著一個女人和她的親生女兒,以及一個有視力殘疾的繼子。女人讓半瞎的男孩去射殺那頭北極熊。在妹妹的幫助下,男孩彎弓搭箭,射穿了北極熊的心臟。可壞心腸的後母卻騙男孩說他沒射中那頭熊。到了晚上,她和女兒吃著新鮮的熊肉,可憐的男孩只能以狗食充饑。

第二天,家裡來了一位老人,他對男孩說:你將在湖邊遇到一頭巨鳥,你一定要爬到巨鳥的背上去。男孩依言而行。大鳥將男孩帶到水下,然後帶回岸上,往複三次。每次上岸後,男孩的視力就恢復一點。到第三次上岸時,男孩的視力完全恢復了正常。

那年夏天,一群白鯨游近岸邊。

男孩用魚叉扎中了其中最大的一頭。白鯨拚命掙扎,後母便過來幫忙。男孩將魚叉末端的繩子綁在她的手腕上,讓她幫著拽住被魚叉扎住的鯨魚。結果,後母被鯨魚拖進了水裡。她的身體膨脹起來,長長的頭髮旋轉著變成了一條螺旋狀的長牙——她變成了一頭獨角鯨。所以,當地人傳說,如果你在一群白鯨中看到一頭獨角鯨,它就是那個女人變的。

傳說終歸只是傳說,不過,在中世紀以前,商人與鍊金術士將獨角鯨視為一種神秘生物——獨角獸,

其長牙被當作「獨角獸的角」,價值非凡。獨角鯨的長牙被認為擁有神奇的力量,例如用長牙做成的杯子可以解去杯中飲料可能含有的任何毒素,可以治療憂鬱症等。海盜和生意人用它們可以換到比長牙本身重好幾倍的金子。

1555年,奧拉烏斯·馬格努斯畫了一種像魚的生物,腦袋上有一個長長的角,並標明它是「獨角鯨」。16世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得到了一根精心雕刻並鑲嵌了寶石的獨角鯨長牙,價值10000英鎊,相當於當時一座城堡的價值(當時的10000英磅可值如今的150萬至250萬英鎊)。獨角鯨的長牙還是一些收藏家喜愛的藏品。

隨著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冒險時代的到來,探險者和博物學家開始湧向北極地區探險,人們對於獨角鯨和它們的長牙逐漸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獨角鯨,學名Monodon monoceros,英文名arwhal,又稱一角鯨和長槍鯨,其雄性腦袋上長有一根龐大的長而直的螺旋狀長牙,很容易讓人將它們與傳說中的「獨角獸」聯繫起來。獨角鯨是博物學家林奈最早描述過的許多物種之一,其英文名字源自於古斯堪的納維亞語「nar」,意思是「屍體」——夏天,當它們棲息在海面上一動不動時,它們背部皮膚上的黑色斑點讓它們看上去就像溺斃的水手。而它們的正式學名則源自於希臘語「one-tooth one-horn」,意思是「獨齒獨角」。

如今,生活在遙遠而寒冷北極的獨角鯨,以其獨特的模樣,仍然是讓普通人和科學家十分感興趣的海洋生物。

外型特徵

獨角鯨和白鯨是一角鯨科家族中如今碩果僅存的兩個物種。獨角鯨是一種中等體形的鯨魚,無論雌雄,體長3.95~5.5米(雄性的長牙不包括在內),雄性略長於雌性。成年獨角鯨平均體重800~1600千克。雄性發育成熟年齡為11~13歲,雌性為5~8歲。獨角鯨沒有背鰭,它們的脖子和椎骨連接的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動物,與海豚和鯨魚反而不一樣。

獨角鯨的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許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點。獨角鯨出生時皮膚顏色很深,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變得越來越白,至性成熟時,腹部出現許多白色斑塊,有的老年雄性獨角鯨全身幾乎是純白色的。獨角鯨沒有背鰭,這可能是一種適應性進化,方便它們在冰下潛水活動。

雄性獨角鯨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它們嘴上伸出的呈螺旋狀的長牙,那是它們的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犬齒。獨角鯨的長牙在其一生中都在生長,長度可達1.5~3.1米,中空的長牙重可達10千克。每500頭雄性獨角鯨中有一頭長有兩根長牙,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右邊的犬齒也會突出唇外。大約15%的雌性獨角鯨也長有長牙,但沒有雄性的長,螺旋紋也不太明顯。此外,甚至還有長出第二根長牙的雌性獨角鯨,但極為罕見,迄今為止只發現過一例。在長牙的後面,有幾個或垂直或水平生長的小牙齒,這些牙齒在形態學和組織學上都有變形,發育不全,有時從顎骨擠壓出來,使得獨角鯨的嘴看起來似乎是沒有牙齒的。

雄性獨角鯨為什麼長有如此長的長牙?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問題一直讓人迷惑不解。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是雄性獨角鯨在群體中顯示其社會地位和求偶競爭力的一種特徵,就像獅子的鬃毛、孔雀的尾羽,以及牡鹿頭上的鹿角一樣,可幫助確定和維持其在群體中的社會地位,還可幫助幼年雄鯨學習日後擔當成年獨角鯨性角色所需的技能。很少看到獨角鯨用它們的長牙破冰或者打架(有據可查的獨角鯨用長牙對付其他海洋動物的唯一例子是:在一頭白鯨的腦袋上,嵌著獨角鯨的被折斷的長牙。這表明,在一頭獨角鯨和一頭白鯨之間曾經發生過一場殊死搏鬥)。但也有科學家認為,獨角鯨的長牙是一種受神經支配的感覺器官,上面有著數以百萬計的與大腦相連接的神經末梢,起著感測器的作用,可以探測到與獵物、冰層和海水鹽度相關的一些化學信息。

分布和生活習性

獨角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數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西部的海灣和水灣。在哈德孫灣北部、哈德孫海峽、巴芬灣、格陵蘭島東海岸等地,偶爾也有獨角鯨出現。

獨角鯨能夠生存在低于海平面1500米的海洋深處。在越冬水域中,獨角鯨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最深潛水記錄的創造者,它們每天可以15次潛入至少800米深處,最深可達1800米,每次持續時間25分鐘左右,包括在底部停留的時間和從海面到海底,再從海底上來的時間在內。

獨角鯨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它們能夠準確地找到無冰的度夏地,通常是在淺水區。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它們在海岸附近游弋。冬天,它們遷移到有著厚厚浮冰和更深海水的遠海,穿行在海冰中狹窄的裂縫和孔隙間。春天到來時,海冰開始融化,形成更大的裂縫和孔隙,獨角鯨通過這些裂縫和孔隙回到沿海海灣。

獨角鯨通常5~10頭聚集在一起,有時可達20頭。

這樣的集群可能只是由雌性和幼鯨組成的「託兒所」,或者是由失散的幼鯨和成年雄性組成的群體。在一年裡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這種小群體。而在夏天,多個小群體有可能形成更大的群體,群體成員多達500~1000頭。

獨角鯨是一種北極捕食動物,它們的「食譜」範圍很小,也比較特別。冬天,它們以底棲生物為食,主要是生活在厚厚冰層下的比目魚;夏天,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北極鱈魚和比目魚,以及其他一些魚類,如極地鱈魚、墨魚和魷魚等。在獨角鯨的胃中發現的食物還包括狼魚、毛鱗魚、鰩魚卵,有時甚至還有岩石碎屑,這是它們在海底覓食時偶然攝入的。據認為,由於缺乏發育成熟的齒列,獨角鯨在獵食時通常會游到距離獵物足夠近處,然後大力將獵物吸入嘴裡。同樣齒列退化的突吻鯨也被認為以這種方式吸食獵物。

與大多數有齒鯨一樣,獨角鯨利用聲音導航和尋找食物。有研究認為,獨角鯨發出的「卡嗒聲」可產生回聲用以定位獵物,在短距離內還可以定位障礙物,甚至讓獵物迷惑或失去反應能力。獨角鯨還能發出「口哨聲」,但很少被人聽到。獨角鯨發出的聲音還包括類似喇叭的聲音和開門的「嘎吱」聲等。它們利用這些聲音進行互相之間的溝通交流。

繁殖和生存現狀

每年4~5月,成年獨角鯨在遠海冰層中進行交配。雌性獨角鯨的妊娠期長達14個月,小獨角鯨通常在6~8月出生。

與大多數海洋哺乳動物一樣,獨角鯨一胎只生一頭幼鯨。新生幼鯨平均長度1.6米,身體呈深灰色。幼鯨初生時,身體只有薄薄一層脂肪,在母親富含脂肪奶水的滋養下漸漸變厚。幼鯨哺乳期長達20個月,漫長的哺乳期給予幼鯨充分的時間學習生存所需的技能。母親和幼鯨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在海中游弋時幼鯨通常一直伏在母親的背上。

獨角鯨至少可活25歲,一般可活到50歲,它們的天敵是一些其他海洋動物捕食者,比如北極熊(其主要目標是幼鯨)和虎鯨,它們往往成群結隊、「以多欺少」地對付落單的獨角鯨。格陵蘭鯊魚和海象有時也會獵取幼鯨或受傷的成年獨角鯨,但這種情況比較罕見。為逃避虎鯨等大型食肉動物,獨角鯨的對策通常是長時間躲在冰層下面,而不是在危險來臨時依靠速度快速逃離。

雖然獨角鯨的壽命較長,但在嚴酷的北極環境中,它們常會死於許多意外,如被困海冰中窒息而死。冬天來臨,在強風作用下,水面會形成一些開闊無冰的區域。但是,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水面會迅速結冰。如果獨角鯨在此之前沒有離開,它們就很可能被困冰海之中。獨角鯨是哺乳動物,它們需要呼吸空氣。能保障一頭成年獨角鯨呼吸的冰洞的直徑不能小於0.5米,而在兩個可供呼吸的冰洞之間的最大距離不能超過1450米。因此,當冰層中的裂縫和孔隙被封住,冰層又太厚以至無法打破時,獨角鯨就會被溺斃。除此之外,獨角鯨也可能死於飢餓,尤其是生存能力較弱的幼鯨。

大多數被困事件發生在獨角鯨越冬的迪斯科灣等海域。1915年,在西格陵蘭島發生的獨角鯨被困事件中,有超過1000頭獨角鯨被困冰下。2008年至2010年冬,儘管海冰減少,在靠近獨角鯨度夏地的海域中,仍然發生了幾起大規模獨角鯨被困海冰事件。

瀕危與保護

目前全世界的獨角鯨僅剩75000頭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下降。獨角鯨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事實上,獨角鯨最大的天敵是人類。和海豹和鯨魚等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一樣,獨角鯨遭到了人類的大規模獵殺。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的因紐特人為獲取鯨肉和長牙而捕獵獨角鯨的行為已進行了一千年,這種狩獵活動直到今天還在繼續。獨角鯨身上的幾乎所有東西,包括鯨肉、鯨皮、脂肪和器官等都是人類獵取的目標。獨角鯨身體中大量的脂肪是北極當地人最重要的資源之一,獨角鯨的肉是人類口中的美味,獨角鯨的骨骼被人類用於製作工具和藝術品,鯨皮則是維生素C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格陵蘭的一些地方,如今人們還在使用傳統的狩獵方法,如皮艇和魚叉等,而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北部其他地方,人們則用上了現代化的高速船隻和獵槍。為了保護獨角鯨,歐盟頒布了禁止進口獨角鯨長牙的禁令,許多國家還設立了捕撈配額。

海洋污染對獨角鯨的生存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一些重金屬成分在獨角鯨生長的過程中漸漸地在其內部器官中積累起來。一項研究發現,獨角鯨脂肪中的金屬含量較低,而肝臟和腎臟中的金屬含量則很高。

獨角鯨是對北極氣候變化、海冰減少最為敏感的北極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尤其是在它們的北方越冬地,如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海域。衛星收集到的數據顯示,這些地區海冰的數量在明顯下降。為了提高它們在冬季尋找食物的能力,獨角鯨在生命早期就形成了某種戀地性,也叫棲地忠誠性。因此,獨角鯨在度夏地和度冬地之間有著嚴格的遷徙路線,它們在冬天的生存策略更多地倚仗於其強烈的棲地忠誠性,而不是對當地獵物分布變化的適應性。因此,哪怕覓食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獨角鯨仍然會繼續遵循既定的路線,回到原來的地區。

海冰融化,開放水域增加,意味著獨角鯨更容易被人類捕獲。因此,海冰融化也間接地威脅到了獨角鯨的生存。科學家敦促對獨角鯨的數量進行評估,實施限額捕獵,以保證獨角鯨群體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勘探與石油勘探也會擾亂獨角鯨的正常遷移模式,增加它們被海冰困住的危險。

即使是在盛夏8月,位於加拿大極地的巴芬島依然是嚴寒之地。當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的專家傑克·奧爾乘坐的小型飛機在巴芬島降落時,這裡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偏僻荒涼,人跡罕見。這裡的地貌環境大多由一堆堆的岩石,以及小片小片的低矮灌木叢構成。巴芬島是加拿大第一大島,世界第五大島,是加拿大北極群島的組成部分。

獨角鯨的危機與希望

北極正在迅速變化之中。自1979年開始,每年北極融化的海冰達到約200萬平方千米。有科學家預測,如果以這種速度發展下去,到2050年的夏天,北極的海冰將完全消失。在一個無冰的世界裡,獨角鯨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北極的前景看來不妙。科學家在對北極哺乳動物對氣候變化反應的敏感程度進行比較分析後認為,有限的棲息地,對海冰的依賴程度,以及特殊的捕食行為,獨角鯨將是氣候變化中受影響最大的物種,它們將成為無冰的北極環境中最大的受害者。

首先,科學家擔心無冰的夏天將為獨角鯨的天敵逆戟鯨開闢新的狩獵場:有著巨大背鰭的逆戟鯨在海冰覆蓋的水域里很難暢遊,但隨著海冰融化,曾經是它們禁地的加拿大極地東部海域將天塹變通途,獨角鯨成為逆戟鯨盤中餐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其次,科學家尚不清楚氣候變暖、海冰消失對作為獨角鯨食物的魚類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科學家發現,在過去30年里,哈德孫灣里的小海魚增多了,而北極釣鱈魚的數量則減少了。科學家擔心以包括北極釣鱈魚在內的少數幾種魚類為食的獨角鯨,是否能夠改變捕食習性來應對這種巨變。

海冰消失對於當地的工業和商業航運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但科學家對人類活動,以及獨角鯨、白鯨和逆鰭鯨這三種鯨類之間的交替活動表示了很大的擔憂。例如,最近在巴芬島北部發現了鐵礦,這可能導致更多船隻進入獨角鯨的一些主要度夏海域。最令科學家擔心的是石油污染、船隻撞擊和雜訊干擾對獨角鯨的影響。這些都很有可能對獨角鯨的棲息地造成破壞,最終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暢想解讀末來「航天港」近百年內人類在行天領域會有什麼發展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恐龍成為主要物種為何花了這麼長時間?
盤點10種科學上非常難以實現的技術,比如地心漫遊難於登月
9種動物界的「超級大胃王」比如有些動物10分鐘就要進食一次
在天文學家來看,太陽和地球的搭配其實不是很完美甚至有「瑕疵」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