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版書精讀教學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原版書精讀教學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作者簡介

田雪霏,河北省黃驊市冠亞英語學校專職英語教師。英語語言文學學士,本科學歷,英語專業八級。擅長幼少兒及中高級英語教學,主講國外原版故事精讀口語課程等。從教6年來培養了多名優秀的青少年英語學習者,學生中獲得「希望之星」等獎項無數。

教師心語:只要我們以誠相待,以愛相擁,就會在我們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心與心溝通的橋樑。

世界瞬息萬變,人的思想當然也要隨之改變。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思想、內容、方式當然都要隨之改變。何為進步?就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並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只有教師自己進步了,你的光芒才能夠越來越亮,照耀學生的路才能越來越遠。

初次接觸到91reading這個線上閱讀平台,我就被它個性化的閱讀評級體系吸引了,自己還立即去註冊了一個賬號測了下自己的閱讀水平。當時,我們用的教材還是牛津閱讀樹系列。無可否認,這樣一套教材對於孩子的語音語調培養很有好處,但是隨著教學時間的增長,我們發現僅僅會讀上教材上的那些故事體現不出孩子們的閱讀力,於是讓孩子們開始了線上閱讀。

認同了閱讀教學的理念,才能開始閱讀教學。真正的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並且兩者要互相配合。剛開始教精讀課程的時候,我的理解就是像大學英語精讀課程那樣,要非常細化,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我慢慢也總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時常抱有「學習」的初心,站在學生的立場備課請輸入文字

初次接觸「精讀」還是大學裡的一門重要課程,記得當時最難的部分就是paraphrase,即「釋義」,要求學生用容易理解的英文對詞或片語甚至句子進行解釋,這非常考驗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在我教到精讀課程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這個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

從「自己學」轉變成「讓學生學會」,難度無疑是增加的。怎樣才能讓教給學生的東西使學生有所悟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要讓教學對象有所理解,首先是讓自己對教學內容理解透徹。那上課前的備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

教師要做的不只是熟悉的是文章本身,也需要對故事的作者、背景、反映的文化做相關功課以便了解;更需要對每一個生詞或片語能夠熟練運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辭彙進行釋義。精讀課程是我所有課程中花費力氣最大的,但是我很享受這種過程,在忙碌的工作中還能夠學習提升自我我認為非常實惠。

精讀教學需要老師具備較大的辭彙量。我的教學對象是初一到初三的學生,他們經常會問我這個詞怎麼說,那個詞怎麼說,我當然也會有答不上來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尷尬時刻,自己要厚起臉皮來,隨手拿起手機查一查,立即告訴學生,也沒什麼丟臉的,學生也不會認為老師你怎麼都不會,這也算是人之常情,總比不懂裝懂教給學生錯誤的東西好。

教師的作用是「拋磚引玉」

精讀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釋義,但是這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在我看來,學生能夠通過我的描述說出中文意思,他就是理解了。當然,我是拒絕他們在我解釋後進行翻譯的,因為這樣還是漢語思維。但是他們能夠用中文說出意思也能側面證明我的解釋是有效的。

學生理解過後再進一步用英語去解釋,是我追求的目標。現階段我的標準是學生能夠說出基本接近的意思就可以了,哪怕不是特別符合語法規則的表達,也是沒問題的。我的方法是給到學生一些模板,讓他們先體會到釋義是一個怎樣的過程。例如,解釋名詞,可以以「an object which」來開頭;解釋動詞,可以用近義詞來代替;解釋形容詞,可以用近義詞或者例句。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都是漸漸摸索出來的。剛開始時我說的多,學生聽的多,後來覺得學生是懂了但是不會自己說,還是達不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所以我就讓自己說完後再讓學生說,哪怕冷場也要讓學生說。

冷場一般有這幾種情況,學生對你說的內容不理解,那就再變換方式或者多舉例,然後讓學生模仿;再就是學生壓根沒聽你講,那屬於注意力不集中,這種需要課後做思想工作;還有一種是怕說錯的,這種學生是最有潛力的,多給他機會,多鼓勵,他會做的越來越好。切忌把精讀課程上成了語法課和單詞課,語法不要講條條框框的規則,多用例句體現現象,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運用語法規則;單詞不要只停留在理解和解釋上,還要不離開句子和語篇,回歸到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

教師就是要根據課堂氣氛來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和策略,把自己的知識傳輸給學生,給予學生例子參考,給予學生時間思考,給予學生機會實踐,他們才敢邁出每一步,並且走得踏實,最後結出果實。

教學必須嚴謹,師生共進

課上經常會出現學生對單詞發音拿捏不準的狀況,他們會說和學校里老師教的不一樣,我們也不能武斷地說別人就是錯,自己就是對,所有的結論一定要有依據。有了分歧就立刻查閱資料,如果不能當時確定的就不要下結論,給學生說明下次課再給予解釋,教師自己一定要做好筆記隨後確定好。有時候課上也會出現教學範圍外的問題,例如涉及到地理、歷史、科學等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的問題,學生們因此會爭論不休,教師自己也不明白怎麼辦?課後和學生一起查閱資料,或者給學生布置任務回去查閱資料下次課再分享,既化解了尷尬又創造了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在我看來,教師不能總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認為自己教給學生的就一定是正確的,要有和學生共同學習、互相學習的心態,再把自己的嚴謹態度傳達給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與」學」。

對學生定目標、嚴要求

1

1.閱讀量要有要求

我所教的學生雖然年齡跨度不大,但閱讀註冊級別在1-3級不等。為了能夠較公平的比較他們的閱讀力、閱讀量等可衡量因素,我規定

註冊級別為1.0的月閱讀量要達到8000字,

註冊級別是2.0的月閱讀量要達到9000字,

註冊級別是3.0的月閱讀量要達到10000字。

這個目標相對於91reading網站上規定的註冊級別在2-3級的閱讀量是10000這一目標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是我想緩慢過渡循序漸進比較好,以前是所有學生都要月讀8000,後來我發現其實大部分人都能夠超過10000。這學期開始分級別定要求,不低於8000,這樣他們也無話可說,能力好的就多讀點,不知不覺大家的閱讀量就提升上去了。對於那些遠超過規定閱讀量的同學,我還會給予實物獎勵,為此學生都你追我趕,興趣不減。

2

對作業嚴要求

精讀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是多方位的,作業當然要體現出這一點。我布置的作業一般有聽寫單詞、用自己的話釋義單詞、活動單詞造句、抄寫並背誦美句、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回答問題、寫作等。

聽寫背誦的作業一定要家長簽字,朗讀的要麼簽字要麼給老師發錄音,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是認真完成每項作業的。對於沒有完成作業的,老師一定要有原則,懲罰是一定要有的。以往我總擔心懲罰會給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影響,但是面對花費金錢和時間來我這裡想提高自己的學生,對他們嚴厲負責更重要。懲罰之前要與家長溝通好,作業簽字要怎麼簽(以防學生模仿家長字跡),未按要求的如何懲罰。家長們都會積極配合與支持。

3

作業或活動內容多元化

精讀課程高級別重在對學生英語表達的理解和思維培養,我們的學生閱讀級別已經比較高了,但是由於他們並不是從低級別精讀課開始學起的,所以流利性閱讀方面,當初訓練是不夠的。所以我就在課後加大了語音語調的訓練。有的教學內容有國外老師的錄音,但對於學生來說語速較快,可以當做聽力培養的材料,語調模仿不太適宜。為了填補語音語調教學上的空缺,我讓學生從「配音朗讀類的」的APP上進行學習,找到他們喜歡的片段,每月評比模仿量最多的和發音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有的教學內容跟生活相關的話,我會給學生布置相關的活動來做。比如學Trains這一課,我讓每個小組辦一張關於火車的海報,你負責插圖,他負責排版,她負責文字編輯,大家負責歸納內容;學到Pancake這一課,讓學生帶上相關的食材,一起在課上體驗做pancake的樂趣,他們往往很興奮。除了教學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非語言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

總之,作業和活動的內容既要與課程內容相關,又要能夠填補課上的空白,我認為這樣豐富的內容才是全方位適合學生的。

教學成果

經過一年的磨合,我漸漸摸清了精讀教學的步驟、要求,當然還需要不斷完善。這一年,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註冊級別在3.0的學生現在到達了5.45,這是我校很多同學都難以企及的。何為精讀教學的成果?在這個數據說話的年代,學生的閱讀量、閱讀力就是強有力的事實。

另外,有一部分學生會寫書評。這部分學生往往是喜歡思考的,這些人可以成為課堂上帶頭髮言、拋磚引玉的人。在教學中,精讀班的孩子都可以聽懂全英文的授課,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對新詞進行較為準確的釋義,這些能力也在逐漸提高。

很感動現在上初三的孩子還能夠在繁忙的學業任務中堅持學英語,從這個班孩子和家長的身上我也感受到了他們的堅毅。他們的精神感染著我,也提醒著我自身要不斷的進步,才能夠做一名稱職的精讀課教師。這周我將任教另外一個級別低一點的精讀班,很期待能夠看著這些優秀的花骨朵兒漸漸含苞待放,我願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給他們溫暖,讓他們茁壯成長,長出甜美的果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1reading 的精彩文章:

TAG:91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