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大手機AI晶元對決:高通將加大投入 不懈華為硬體先上馬

兩大手機AI晶元對決:高通將加大投入 不懈華為硬體先上馬

文/騰訊科技 郭曉峰

搭載了業界首個人工智慧(簡稱AI)移動晶元的Mate 10最近讓華為出盡了風頭,這讓身為移動晶元霸主的高通多少有些尷尬。不過,高通很快作出了反應,稱下一步將加大在AI領域的投資。

正在香港舉行的高通4G/5G峰會上,高通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Keith kressin在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表示,「加大AI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提升CPU、GPU和DSP性能這三大方面,從而更好的支持AI。」

他舉例稱,「幾年前,我們在DSP上加了一個Hexagon的矢量圖像,它裡面是一個巨大的庫,1024位的,通過這個庫,可以建立一些面向AI的矩陣拓展以及收集背後相關數據,而這些數據都是AI的重要特性,所以我們要加大這個三個領域的投資。」

為了加快AI應用在智能型手機上的執行速度、相關企業正嘗試各種的可能性。顯然。與華為硬體化的AI晶元麒麟970不同,高通側重於AI在軟體化能力。

事實上,不久前。高通宣布其神經處理引擎(Neural Processing Engine,簡稱NPE)的軟體開發工具包(SDK)已經面向開發者推出。該SDK是高通在去年宣布的產品,當時僅面向部分合作夥伴開放,現在所有開發者都能使用。

高通表示,Facebook將會成為率先整合該SDK的廠商之一,他們目前正在用它來加速自己手機應用中的增強現實濾鏡。通過使用神經處理引擎,Facebook的濾鏡載入速度提高了5倍。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在開發一款使用AI(比如圖像識別)的應用程序,你可以整合高通的SDK來讓它在相兼容的處理器上更快速地運行。

對於高通來說,NPE的下一步自然是硬體化,即推出專用AI移動晶元。至於高通何時發布,目前還是未知數,但對於華為的AI晶元,高通並不擔心。

作為全球首款AI移動晶元,華為的麒麟970內置NPU(神經網路處理器)實現晶元自主深度學習,這不同於高通的NPE。

內置NPU使麒麟970的處理圖像速度比單獨CPU(中央處理器)快20倍。華為給出的內部測試數據顯示,用於圖像識別時,麒麟970每分鐘處理的圖像可達2005張,這個處理速度遠高於三星S8CPU的95張/分鐘,也高於iPhone 7 Plus的487張/分鐘。

但在高通看來AI發展變化很快,現階段硬體話並不是時候。對此,Keith kressin稱,把AI的單元模塊內置到晶元上並不是難事,高通之前就可以做。關鍵還是在軟體開發、編程模塊的優化。

「AI發展變化很快,所以更要求硬體靈活可再提升,而不是固化,所以眼下更需要AI軟體的優化提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AI,當然,未來軟硬都需要協同,但高通現在還是專註軟體層面。」他說。

而不管哪種方式,用戶對於AI的認知還是在應用的體驗上,這是關鍵。若從競爭的層面來看,華為在AI硬體的搶先一步,讓AI在手機端開始由軟到硬地落地,對高通晶元地位多少有些影響,長遠看,則是希望儘早擺脫對高通晶元的依賴。

與此同時,三星、蘋果、微軟、谷歌等巨頭也都在不停的以自身方式加強對AI的部署。很顯然,未來需要一些移動參考標準,這也是各家為何爭相為AI深度學習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根本原因。

當然,還有未來巨大的商機。對AI晶元的產業前景,有機構預測,到2025年,全球AI晶元組市場規模將超過122億美元;而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計算晶元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綠色和平組織:國產手機的環保工作做得最差
PC市場明年勢必重回增長 中國和俄羅斯是主要推動力
搜狐周二開盤下跌1% 迅雷大漲8%
一點資訊完成E輪融資 估值達70億元
投行Rosenblatt給予奈飛買入評級 目標價225美元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