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離「上帝造人」還有多遠?

我們離「上帝造人」還有多遠?

作者: 劉燁

授權轉自:原理

哲學園鳴謝

圖一: 科學家可以人造大腦嗎?可以有多逼真?|圖片來源:A. L. Bredenoord et al.

撰文:劉燁(劍橋大學)

上帝是如何創造出人體這件複雜精妙的儀器的?

站在生物學的角度,從胚胎到成熟個體,人體器官是如何發育成熟的?

科學家能複製出器官發育的全過程、培育人造器官嗎?

這些人造器官可以實現私人訂製、用於器官移植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類器官(organoid)可能是近年來最為時髦、最有前景的一個答案。作為一隻熱愛生物的工科狗,我的博士課題有幸涉及到這個領域(沒錯,本人就是一位工科女博)。可以說,整個類器官的發現、發展史,就是一個大寫的「偶然」。

類器官的發現:我只是個意外

2009年,在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療中心、生物學家 Hans Clevers 的實驗室中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實驗室中的一名日本科學家 Toshiro Sato 發現,在特定生長因子組合的培養環境下,LGR5+ 腸幹細胞可以自行組裝成具有隱窩(crypt)和手指狀突起(即腸絨毛,villi)的立體微球。這些微球不僅在形態上非常接近小腸上皮,而且在細胞種類上也與小腸上皮完全相同!Toshiro意識到:這可能是人類在實驗室里培育出的第一批迷你腸(mini-gut)。

這項偶然的發現像划過天空的流星,極大地振奮了Hans 和 Toshiro 兩位科學家。然而,根據 Hans Clevers 回憶,報道該結果的學術論文卻在投稿過程多次被拒,原因是「沒有人願意相信它」。所幸的是,幾經周折,迷你腸這篇論文終於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成為類器官領域的開山之作。

圖二:由單個 LGR5 腸幹細胞發育而來的迷你腸。不同顏色代表了迷你腸薄壁上由 LGR5 腸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各種細胞類型。|圖片來源:Intestinal Crypt Organoids as Experimental Models

不久以後,在奧地利分子生物科技研究所,女科學家 Madeline Lancaster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在她培育神經玫瑰環(neural rosette)的培養皿中,一些神經幹細胞並沒有像經驗預期的那樣,沉在培養皿底部;而是變成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珍珠一樣的細胞團,懸浮在培養液中。面對如此意外的陰性結果(negative result),很多人可能隨手就把「失敗」丟進了垃圾桶。而 Madeline 卻覺得這個「意外」意外地很有意思。她把這些「細胞珍珠」包裹在matrigel水凝膠里,繼續觀察研究,由此發明了後來的迷你腦

圖三:培養皿中的迷你腦。|圖片來源:Regina Huegli

說到這裡,女博也忍不住要感慨啦。很多時候,科學發現就像蘋果砸向牛頓:誰也預測不了啥時候會有蘋果,而誰又會成為牛頓。如果真的要說牛頓們有什麼潛質的話,那大概就是不做「想當然」吧。本質上牛頓們都是一群好奇寶寶。讓我們也做一個用赤子之心看世界,從偶然中深挖價值的人吧。

何為類器官?

類器官,如果要給個科普的定義,是指單個幹細胞在一種名為matrigel的特定基質膜(basement membrane)水凝膠中,自行組裝成的具有立體空腔(lumen)結構的薄壁細胞球。例如,從病人小腸樣品中純化出的腸幹細胞,具有分化成相應的完整器官——小腸的潛能。在特定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的誘導下,腸幹細胞可以經過多次細胞分裂,形成含有多個子細胞的微小球體。這樣的多細胞球再經過一系列細胞分化,並在三維空間內自行組裝,就形成了一個類似小腸器官的薄壁空腔結構。與此類似,從肺部提取出的肺幹細胞也可以在體外發育成迷你肺。在matrigel水凝膠中,類器官就像一個個美麗的氣泡,它的外層薄壁是迷你版的器官上皮,中央空腔則充滿了薄壁細胞所分泌的特定的器官粘液,同時也是凋謝、死亡細胞的容身之所。

圖四:由單個LGR5+ 腸幹細胞發育而成的迷你腸。粉色和紫色代表由腸幹細胞分化而來的不同種類的子細胞。|圖片來源:A. L. Bredenoord et al.

這些薄壁中空細胞球之所以被稱為類器官,是因為它們無論在形態、細胞空間排布還是在生物學功能上,都極大程度地模擬了活體器官,可以說是人類器官的微縮版本。由於是從幹細胞發育而來,類器官的那層薄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器官上皮含有的多個細胞種類。以迷你腸為例,其薄壁包含了由腸幹細胞分化來的腸吸收細胞(enterocyte)、杯狀細胞(goblet cell),潘氏細胞(paneth cell)和分泌細胞(enteroendocrine cell),完整地還原了小腸上皮的所有細胞成分。

圖五:顯微鏡下我培育的肺類器官。透明球泡就像宇宙中的浩瀚星辰一樣非常美麗。|圖片來源:作者本人

類器官的成功培育首先需要有高質量、純凈的生物學材料——幹細胞,其次離不開合適的微環境,包括富含層粘連蛋白(laminin)的三維水凝膠和一系列特定的生長因子組合。類器官是精緻小巧的,經過2周的精心培育,其直徑可達0.5毫米。隨著培育時間的延長和養分的持續供應,類器官可以長到肉眼可見的幾毫米大小。

類器官的能與不能

除了迷你腸和迷你腦,其他一系列迷你器官也陸陸續續被科學家培育成功,包括迷你心臟、胃、前列腺和肺等等。可以說,這些迷你器官是目前人類創造出的非常寶貴的高模擬器官材料,應用前景非常誘人。

由於類器官在微觀尺度上高度還原了器官壁及其腔囊,可以作為優秀的疾病模型,用於藥物篩選和病理研究。例如,Hans Clevers 實驗室從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病人體內提取出幹細胞,培育成迷你腸,並編入生物樣品庫。這樣,針對囊性纖維化的藥物試驗就可以在病人量身定做的迷你腸上開展。比起在小白鼠等動物身上觀測藥效,迷你腸能更精準的預測藥物在特定病人體內即將發揮的功效。與此類似,科學家也從癌細胞培育出癌症類器官,作為研究癌症的微觀模型,篩選抗癌藥物。科學家還可以把微生物注入類器官,模擬病原體感染下人體器官的病變過程。

圖六:除了不能複製靈魂,科學家已在實驗室培育出各種迷你器官。|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當然,類器官最激動人心、最具挑戰性的應用還在於通過移植,實現受損器官的再生和修復。由於目前的器官移植技術是在病人(受者)體內植入另一個體(供者)的器官,很容易引起病人(受者)的排異反應。如果未來的醫療技術能夠成功移植來自病人本體、私人訂製的類器官,對病變組織進行修護,那將是再生醫學領域一項造福全人類的重大突破。

圖七:類器官可以幫助人類做什麼。|圖片來源:Schweiger PJ & Jensen KB

類器官小而精妙,是活體器官的微觀縮影。然而,作為一項新興的生物科技,類器官也難免有不成熟之處。一些科學家擔心,類器官目前只是模擬了器官上皮和腔囊,而真實的器官還包含了更加複雜的血管、免疫、肌肉和神經等結構。所以,類器官還要在細胞種類和生理結構上增加複雜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逼近真實器官的形貌和功能。從大規模應用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類器官仍然存在很大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即使同一批幹細胞培育出的類器官,在尺寸上也是有大有小、各不相同,單只類器官的發育階段也難以同步。這種異質性給類器官在進一步的標準化、產業化應用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另外,由於缺少血管的滋養,類器官在目前的培養條件下很難得到長期、充足的營養供給,其尺寸尚難以突破毫米級別,而人類器官的實際大小是在厘米級。所以,從發明類器官,到利用它真正造福人類、實現個性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和器官再生,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圖八:把各種迷你器官組裝成迷你人。|圖片來源:https://www.slideshare.net/samiyeasadian/organoid-culture-in-cancer

儘管如此,女博對類器官這個領域還是很有信心的。和任何新興技術一樣,類器官有其激動人心的一面,也存在尚待完善的空間。未來的類器官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方向值得嘗試和研究。例如,如果科學家能夠把迷你腸、迷你心臟、迷你胃等一系列類器官通過體液循環連接起來,就能在實驗室組裝成「迷你人」。這種包含多個微觀器官的人造生命系統可以較完整、逼真地模擬人體器官之間的協同作用和動態代謝,是藥物研發和病理研究的寶貴模型。也許,說不定哪天,實驗室真的會出現超小版的你和我呢。

參考文獻:

[1] Sato, Toshiro, et al. "Single Lgr5 stem cells build crypt-villus structures in vitro without a mesenchymal niche." Nature 459.7244 (2009): 262.

[2] Bredenoord, Annelien L., Hans Clevers, and Juergen A. Knoblich. "Human tissues in a dish: The research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organoid technology." Science 355.6322 (2017): eaaf9414. Lukovac, Sabina, and Guus Roeselers. "Intestinal crypt organoids as experimental models." The Impact of Food Bioactives on Health.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245-253.

[3] Schweiger, Pawel J., and Kim B. Jensen. "Modeling human disease using organotypic cultures."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43 (2016): 22-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識學院 的精彩文章:

鳥沒有牙齒?是我瞎了嗎?
桃子為什麼愛穿「毛茸衣」呢?
沒精神、懶得動,是你的大腦在求救!
關於動物的冷知識 你知道的多不多?
在森林裡放鏡子,看看動物們啥反應!

TAG:漲知識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