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因為這項酷炫技術 中國又一次走在世界前列

因為這項酷炫技術 中國又一次走在世界前列

近期,「刷臉」成為了熱詞,人臉識別技術不斷進入大眾視野。蘋果新機iPhone X具備「刷臉」解鎖功能,並且可運用到Apple Pay以及各種需要身份驗證的App中;首個「刷臉」支付的商用試點也在杭州一家肯德基餐廳開啟;一些銀行正嘗試啟用自動取款機「刷臉」取款功能;高鐵檢票、賓館入住也在使用「刷臉」技術……

不知不覺,面部識別技術正從電影走進現實。顯然,中國又走在了世界前列。

面部掃描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刊文稱,中國的面部識別技術發展得如此之快,簡直令西方科技從業者「嫉妒」。從支付到公共安全,都可以看到這項技術的蹤影。

1

刷臉付款

一直以來,橫衝直撞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是一大交通頑疾。因為難以取證,他們可以肆意闖紅燈。而現在,「交警叔叔」們可以省下不少力氣。

德國之聲電台網站9月19日報道稱,在山東濟南,亂闖紅燈的行人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名人」。十字路口監控會自動對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拍照、錄視頻,然後與資料庫進行對比。不出幾分鐘,亂闖紅燈者的照片和部分身份信息就會出現在街邊的大屏幕上。

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攝像頭

如此聲勢浩大,任憑誰的自尊心都會受不了。

即使有人真的厚著臉皮不怕被「示眾」,也難逃現金處罰。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會被處以20元的罰款。另外,他們還得穿著背心,戴著黃帽,在路口義務執勤。如果屢教不改,其違反交通規則的事情會被公布在社交平台上。

2

治理亂闖紅燈還只是小打小鬧,面部識別技術在中國正被應用於更深更廣的安全領域。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人臉識別作為一種身份確認方式的認可程度在不斷提升,在剛剛結束的黃金周期間,這樣的技術對於疏通人流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假期中,中國國內的旅遊人次超過7億,許多城市利用這個機會來對火車站、酒店和機場的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壓力測試。

比如,濟南最大的火車站用紅外攝像頭和閘機取代了人工驗票,提高了旅客進站速度,也減少了人為的錯誤;中國的一些大銀行也在設置越來越多能夠進行人臉識別的自動取款機,這樣一來,客戶無需銀行卡就可以取款。在一些政府機構、學校和大型企業,學生和員工的身份也可以通過「刷臉」得到識別。

中國某企業的門禁系統應用了面部識別技術

香港《南華早報》注意到,今年,不少中國高校在新生入學時運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青澀的大一新生站在機器前,盯著屏幕,兩秒後,就完成了整個註冊過程。他們在踏進校門的頭一天,就接觸到了這些正處于飛速發展中的尖端科技。

專家表示,如果這項技術發展得好,還能在安檢、醫療、警務等各個方面得到更多的應用。

3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指出,中國城市擁有全球最密集的監控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彷彿一張大網,讓城市處於井井有條的管理之下。

國內專家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不可避免,這已經成為比指紋更準確的一種身份確認方式。

這種技術還可能成為終極追蹤器——通過與覆蓋範圍迅速擴大的監控攝像頭網路相結合,面部識別技術幫助一些城市抓住了長期逃避法律懲罰的通緝犯。

以今年8月的青島啤酒節為例,在歷時一個月的活動期間,警方對190名嫌疑人員的身份進行了識別,經過二次盤查核實了25名逃犯,其中包括已經通緝了10年之久的一個賣淫團伙的主謀。

4

如今,各國都已經意識到人臉識別技術對於安全的重要性,正在努力發展這項技術。

在今年的諾丁山狂歡節上,英國警方運用人臉識別軟體,對成千上萬名狂歡者進行面部掃描。這樣的狂歡活動一向是暴力滋生的溫床。去年的諾丁山狂歡節上,有45名警官被毆打,被捕人數達454人,創歷史新高。今年的諾丁山狂歡節吸引了近100萬參與者,英國警方不得不提高警惕。他們運用面部識別技術,將參與者與有案底的人的資料進行比對,並要求他們不得參與活動。

諾丁山狂歡節上的人群

今年3月,有消息曝出,近半數美國成年人的照片被存在面部識別資料庫中,美國聯邦調查局可隨時調用這些信息,用於搜捕嫌疑犯。

近年來,恐襲事件不斷擴散,令德國人心惶惶。今年7月,柏林南火車站開始進行為期6個月的模擬試驗。這項技術將幫助德國警方抓捕恐怖活動的製造者。

柏林南火車站的攝像頭

不過,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說,中國在這項技術的應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這與中國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的決心有著緊密關係。今年7月,中國當局表示,已確立到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的目標。

在中國,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正出現一個爆炸性增長。2014年,中國學界關於「深度學習」和「深度神經網路」的期刊文章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截至去年10月,中國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專利註冊數量達1.6萬份,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了矽谷。另外,中國有700家人工智慧相關的註冊公司,最大的幾家互聯網公司也設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有兩個優勢:中國人對新技術的接受和認可程度更高;大數據帶來的便利。

科技的發展改變著世界,而這一次,中國正抓住人工智慧時代的機遇,努力實現「彎道超車」。

參考:參考消息

分享到朋友圈,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 的精彩文章:

25年後,你將被禁止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大戰升級!阿里豪砸千億,李彥宏還那麼自信嗎?
人工智慧將革新人機交互新場景 科技青年大咖如何看待AI未來?
大幕已拉開,2018年人工智慧的八個發展趨勢看這裡
孫正義:1000億美元這樣花 人類的未來才能放心交給機器人

TAG:人工智慧機器人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