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創意的創意園區,還有出路嗎?

沒有創意的創意園區,還有出路嗎?

文化創意產業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其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小覷。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載體的文創空間被認為是城市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文化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也是打造所在城市文化和精神地標的新媒介。

自 2005 年公布首批創意產業園區以來,上海的文創園區已走過了十多年的時間,在這十多年裡,上海官方公布的文創園區名單也在不斷增刪與更迭,有粉墨登場者,也有黯然退場者。當下,不少老創意園區都面臨著創新乏力的難題,甚至一些創意園區「創意不再」,淪為了「收租園區」,轉型或尋求新出路對這些園區更為緊迫。本期我們就以上海首批創意園區之一的 8 號橋為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上海老創意園區的再創新。

8 號橋:老創意園區開始謀求新出路

「 8 號橋」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共有四期,一期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盧灣區建國中路,由 20 世紀 70 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車制動器廠的老廠房改造而成,佔地 7000 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12000 平方米;二、三期拓展至局門路,分別由申貝辦公機械廠和上海電池匯明分廠改造而成,四期也位於局門路,目前已落成;四期項目總體量約 6 萬平方米,開發及運營商為啟客集團。

8號橋創意園區區位

更新曆程:由上海首批創意產業園區到創意產業集群

2003 年,香港商人、原新天地總經理黃瀚泓租下上海汽車制動器廠老廠房進行改造,建設設計由日本 HMA 建築設計事務所等擔綱;

8號橋改造前後對比

2004 年 12 月,一期開業,以建築設計、工業設計及廣告設計為主業;

一期實景圖

2005 年 4 月,「 8 號橋」被評為「上海首批創意產業園區」;

2008 年 8 月,「 8 號橋」二期、三期開工;

二期、三期實景圖

2010 年,「 8 號橋」二期、三期開業,以工業產品設計、辦公傢具、花藝等為主;

2014 年 8 月,「 8 號橋」與上海其他由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建立創意產業集群區域品牌「江南智造」,形成產業集聚區;

2015 年,「 8 號橋」四期開業,以「互聯網+」、3D 列印、可穿戴設備、網路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為主。

更新特點:以「橋」為特色,保留老廠房結構對空間進行重設

「 8 號橋」在改造上的最大特點是連接老廠房之間的橋,這也成了「 8 號橋」的一個特色標識。一期由 7 棟老廠房構成,在房子的二層,依託老廠房的原有設施以橋作為連接,將每一棟老廠房連在了一起。目前,一期園區共有四座橋,每座橋的造型均不同。除了建築設計上的創意,這些「橋」還有一個寓意:連接人與人、上海與世界的橋樑,這也沿襲了「 8 號橋」的 LOGO 設計與理念。

8號橋改造特色:橋

在結構上,「 8 號橋」沒有做過大的改造動作,基本上保持了原有老廠房的布局。舊有的老廠房多是上下雙層的挑空結構,「 8 號橋」通過夾層、半夾層的分割辟出了大而敞開的辦公區和接待區。譬如, 1 號樓原是熱處理車間,現今則作為展示場館; 2 號樓原始制動器廠房,在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共空間,只是對屋頂進行了隔熱與防水處理。

8號橋挑空結構

「 8 號橋」另一個富有特點的改造則是對公眾區域的打造。據了解,除作為演講區、表演區或貴賓區的1號樓功能大廳外,其他所有室外、半室外空間都可供租戶免費使用,可作為咖啡茶座、作品展示、時裝走秀、大型活動等場地,以便於相互之間的交流。

8號橋公共空間實景

在老廠房外牆的改造上,「 8 號橋」的處理也是一個亮點:摒棄了原廠房的白粉塗牆,通過對舊廠房上拆下的青磚重新組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凹凸相間的牆面紋理。

8號橋外牆實景

經營業態:創意產業占 80% ,以展覽場地租賃與主題活動增加營收與人氣

據了解,「 8 號橋」的招商有一個原則:堅持定位,不降低門檻,只接納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企業。這決定了「 8 號橋」的入駐企業主要為創意產業上下游的公司,包括建築、產品、室內、服裝、影視、廣告、動漫以及企業形象等十餘種設計行業,這些企業佔比超過 80% ,其餘則為配套的服務型業態。入駐(或曾入駐)「 8 號橋」較知名的企業或公司有加拿大 B+H 建築和室內設計事務所、日本 HMA 建築設計公司、法國 F-emotion 公關公司、SOM 建築設計事務所、全球辦公傢具製造商 Herman Miller 等。

8號橋生態

在承租率方面,據公開資料,「 8 號橋」一期當年預租率達 70% ,開業後 3 個月基本滿租;隨著四期項目的落成,更大的體量也將會帶來更多租金收入。

8號橋主題活動

活動場地租賃是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的一個主流營收方式。「 8 號橋」利用原廠房的高空間以及多層次布局來開展時尚展覽活動,曾舉辦了法國文化周、澳大利亞旅遊節、上海國際時裝文化節等活動。另外,「 8 號橋」主辦或合作的一些特色主題活動主要有「 Evolution&Revolution 」設計師沙龍、「創意發聲」、「 8 號市集」等,以增加園區人氣。

8 號橋出路:聯合其他老廠房創意園區,走產業集群路線

2014 年 8 月,上海成立「江南智造創意產業促進中心」,「 8 號橋」將聯合上海其他 11 個由老廠房改造的創意產業園,打造一個共同的創意產業集群區域品牌:江南智造。

據了解,「江南智造」是上海首個「一區多園」模式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促進中心是由園區經營方、入駐的領軍企業發起成立的民辦非企業組織,實行市場化運作,非盈利運營,其定位是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特色產業集群。「江南智造」產業集群區的未來目標是,將若干個園區有機結合起來發揮規模效應,並進行「園區、街區、校區」三區聯動融合,形成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製造業產業融合、產城融合。與此同時,「 8 號橋」也在打造線上流程,以此助推產業集聚。

上海創意產業園區如何進行「再創新」?

據《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6-2018 年)》顯示,上海將打造結構更優化、特色更鮮明、布局更合理、優勢更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於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速 2 至 3 個百分點,2018 年末,文化創意產業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 12.6% ,為「十三五」末佔比超過 13.0% 奠定堅實基礎。

另據上海市經委的官方文件,截止 2015 年底,由上海市經委批准掛牌的創意產業園區有 88 個。在土地資源有限、創新模式乏力的瓶頸下,曾經引領上海創新風潮的這些創意園區該如何進行「再創新」呢?

官方藥方:按「四新」標準打造文創園區

2015 年,《上海「四新」經濟發展綠皮書》發布,對經濟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了指導思想。所謂「四新」指的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

在上海市經信委、發改委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本市「四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創意設計要與「四新」經濟相銜接,從專業設計師主導轉向市場需求主導,更加註重產品與服務使用價值的最大化以及客戶體驗與交付價值的重塑,把「四新」一體化體現在創意設計之中,力求改變行業規則、業態與商業模式。這可以說是上海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一個指導思想。

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是品牌化與規模化

目前,上海的文創園區數量並不少,但空間卻相對分散,受制於單個園區的體量,園區與園區、園區與街區、園區與校區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並未形成產業集聚氛圍,這直接限制了文創產業發展的聯動與集群效應。因此,通過園區與園區,乃至與街區、校區之間的「三區」聯合,打造統一品牌,進行組團式布局和產業投資式運營,是現有文創園區進行品牌化與規模化的一個可選之路。

在品牌化與規模化的過程中,創意產業園區需要對集聚帶內的單體園區以及沿街建築進行整體規劃與再設計,並對配套業態進行調整,在引入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行業與企業的同時,亦可進行相關創意產品或周邊的銷售,打造產業生態圈。

文化不能丟,尋求文化與經濟平衡點

創意產業說到底仍是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園區需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基因,通過園區文化豐富城市的文化內容與文化特色。根據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文創園區的成功經驗,凡是可持續發展的園區無不以文化立身。國內的文創園區目前多存在過度經濟化、商業化的弊病,以獲取租金為目的的所謂創意產業園區泛濫,最終只能淪為「收租」園區。因此,國內的文創園區在進行再創新時,應尋求文化和經濟之間的新的平衡點,在作為經濟增長動力的文化和作為公共認同、遺產及社會(尤其城市)凝聚力的文化之間搭建新的嫁接點。

丨 地產創新研究之「城市更新」系列 丨

模式研究

企業聚焦

微信公眾號克而瑞諮詢| 微信號criczixu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克而瑞諮詢 的精彩文章:

納什空間發布單曲,這是要搶頭條的節奏!
特色小鎮與長租公寓成8月份房企布局熱點
國內租賃市場痛點眾多,長租公寓面臨更大機遇
上海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實施意見公布
由幸福里看上海老廠房改造

TAG:克而瑞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