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下嗎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下嗎

中藥要趁熱喝下嗎

「葯熬好了,趕快趁熱喝吧!」這是許多人喝中藥的經驗,無論在漫畫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深有體會。但中醫專家說:雖然許多中藥要求溫服,但並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湯藥是要放涼了再喝的。

中藥服藥溫度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僅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葯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而解毒、清熱的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則「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經常服用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於中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

對於服中藥,一般來講,治療熱病的葯可涼服,而治療寒證宜熱服。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的溫度。患有「陽病」的患者多表現熱證,出現周身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口舌生瘡、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等;而「陰病」多表現為寒證,出現惡寒發熱、無汗、腹冷痛、肢冷神靡、下利清谷、水腫、舌淡、苔薄白等。

喝中藥的禁忌

喝中藥的禁忌,雖然在現今這個社會,西藥的種類繁多,但是還是不少疾病需要喝中藥來治療,中藥並不是西藥那麼普遍使用,那麼喝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呢?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千萬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如果與中藥同時服用的話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

1、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千萬別吃吃蘿蔔,因為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蔘等滋補類中藥時,吃蘿蔔不僅會降低補藥的效果,還有可能影響藥物的補益作用。

2、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腸炎病人,在服用健脾、溫胃和胃藥的時候,千萬別吃大蒜。因為大蒜裡面含有大蒜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所服的中藥不能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

3、服中藥煎劑及丸藥的時候,不宜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因為生、冷類食物不但刺激胃腸,而且還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4、此外,患有瘡、皮膚病人忌食魚、蝦、蟹及羊肉、豬肉等食物。水腫患者忌食食鹽。肝炎患者忌食辛、辣、油膩。

雖然現在好多人都不喝中藥,但是有的一些病情還是需要喝中藥治療的效果才最好。以上就是喝中藥的一些禁忌,在喝中藥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以上的禁忌。

此文轉載於網路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懂得愛自己)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台、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藥「鼻血草」:連名字都這麼直接?止鼻血效果也不含糊!
榮登央視,中藥rh2三招教你辨別真假
這四種中藥是脂肪肝的「剋星」,第三種還有降血糖的功效!
「醫不知葯」的中醫何去何從

TAG:中藥 |